第三百五十八章 造橋衙門(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道路中間的黃線,自然就是分割線,是為了避免相向而行的車輛,生迎面相撞而設計的,據說後世自從有了道路中間的黃線之後,交通事故率降低了很多,並很快被大規模普及。

雖說大唐的車輛都是馬車,行駛的度比較低,生迎面相撞的機率是比較低的,但進行道路規範的工作仍然要提前做好,畢竟,蒸汽貨運車已經開始投入使用,日後,蒸汽客運車輛也會出現,如此,度肯定比馬車要快,一旦生碰撞就是比較大的事故。

另外,在沒有中間線規則的時候,權貴出行往往會將整個路面佔滿,迎面而來的車輛和行人,則必須退到路邊,甚至退入路旁的田地之中,對田地裡的莊稼造成了很大的損害,這種情況必須制止。

“陛下,這道路中間的黃線,是行人分割線,出城的行人和車輛走黃線右邊,進城的行人和車馬走左邊,雙方人車都不能越過黃線,如此,可以避免很多事故,也可避免權貴與百姓爭道,體現朝廷的愛民之心。”

李安開口解釋道。

“恩,李侍郎這個黃線設的好,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爭道事情的生了,傳朕旨意,日後,官員與貴族不得與百姓爭道,所有人出行都要靠右行,只要道路足夠寬,就不得過中線。”

李隆基開口下了聖旨,眾大臣連忙開口應和。

這種中間線和靠右行的規則,也只有大都市附近才能很好的執行,畢竟,在很多偏遠的地區,道路只能勉強容納一輛馬車,若是靠右行,馬車就很難行走了,當然,這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而隨著水泥和混凝土的逐漸普及,日後,大唐的很多主要道路都會鋪設混凝土路面,而且,只要是縣級以上的道路,都必須有三輛馬車以上的寬度,以滿足兩輛馬車相向而行。

混凝土路面鋪的非常結實,以大唐目前的馬車和行人馬匹,就算日夜不停的在上面行走,也不會對混凝土路面造成絲毫的傷害,這樣的硬質路面可以維持幾百年不損壞,小的裂紋和下沉隆起則可以很快進行修復。

而隨著後續蒸汽貨運車輛駛上路面,路面受到的損害可能就比較大一些了,但大唐的製造能力非常有限,少量的貨運車輛,不會對混凝土路面造成太大的傷害,況且,只要時機成熟,李安是會明輪胎的,而輪胎的研製需要橡膠材料,也就是原產於南美洲的植物,前往南美洲並帶回橡膠樹苗,這需要很多年時間,也就是說,若要明橡膠,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暫時也就只能用鐵輪子了。

在走了幾百步之後,李隆基與眾大臣登上了寬闊的混凝土大橋。

這個大橋加入了很多鋼鐵材料充當骨架,堅固程度遠一般的石橋,而且設計的也比較大氣和豪華,橋面除了必要的預防熱脹冷縮的條紋之外,還雕刻了大量的龍鳳圖案,看上去頗為壯觀,其中,大部分在中間的位置,可以用來隔開行人。

大橋兩側是混凝土護欄,護欄的側面同樣雕刻了數量可觀的各種圖案,在護欄頂部的各個柱頭上,還雕刻了獅子和各種神獸,看上去非常的霸氣。

當然,最讓李隆基和眾大臣感到驚訝的,是如此規模宏大的混凝土大橋,僅僅用了半個月就建造完畢了,而且,不論是質量還是規模都沒的說。

“這個混凝土大橋,比建造石橋快太多了,才半個月就完工了。”

“這麼快就建造完成,質量會不會有問題啊!”

幾名大臣互相談論了起來,李隆基則看向李安,示意李安介紹一下大橋的具體情況。

“陛下,混凝土大橋不但建設度快,節約成本和人力,而且比石橋還要堅固的多,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而不至於垮塌,非常適合替換石橋,另外,有了這項技術之後,可以實現在黃河和長江上架設橋樑,從而讓天塹變成坦途,日後,鐵軌就可以直接鋪向大唐的所有州縣。”

李安開口介紹道。

“李侍郎居然要在黃河和長江上建設大橋,這怎麼可能。”

“黃河與長江寬達數里,甚至十幾裡。”

“黃河奔騰洶湧,大橋豈能立足。”

眾大臣聞言大驚,他們都覺得李安是瘋了,就算混凝土橋樑比石頭橋樑要堅固,但也不能狂妄的以為,可以在黃河和長江這樣的天塹上架設橋樑,這難度也太大了。

李隆基同樣是面色凝重,看向李安“李侍郎,你當真覺得,可以在江河之上建設橋樑,你有多少把握?”

“陛下,只要有足夠的人力、材料,以及技術積累,在長江黃河上架橋是完全可能的,不過,積累技術和材料準備都需要很多時間,想要在黃河長江上架橋,至少也要三五年之後吧!微臣覺得,可以先在洛水、大運河、濟水等並不太寬的河流上修建混凝土大橋,以積累技術,同時方便接下來將鐵軌鋪向泰山以東的萊州和密州一帶,如此,陛下若要去泰山,幾日便可抵達。”

李安開口介紹,並說出了下一步的鐵軌鋪設計劃,也就是從洛陽城出,一直向東鋪設,在越過大量水系之後,抵達密州和萊州的交界之處。

那裡有一個很大的海灣,非常適合做海港,也就是後世的膠州灣,而李安選擇將鐵軌鋪向膠州灣,是打算在那裡興建一座大型海港,以用來製造大型蒸汽海船,為下一步的海洋戰略服務。

“原來李侍郎下一步要將鐵軌鋪向密州和萊州,若真能修通就太好了。”

“鐵軌能否順利鋪向密州和萊州,就要看沿途的橋樑能不能修建成功了。”

“是啊!若不能修建這些橫跨河渠的橋樑,鐵軌便很難鋪向東方。”

“只怕不太容易啊!洛河與大運河雖然不如江河寬闊,但也不窄啊!想要在上面修築大橋,只怕並不容易。”

“我覺得可行,既然李侍郎有決心,這些橋樑應該是可以修成的。”

“就算橋樑可以修成,如何保證船隻的通行,尤其是大運河,是漕運的重中之重,若橋樑阻擋了船隻同行,則漕運就廢了,有些得不償失啊!”

“誒,既然李侍郎已經提出要修建這些大橋,想必早就考慮到這一點了,肯定不會對漕運構成影響。”

“對對對,李侍郎哪一次不是讓我等大吃一驚,這一次,必定能將這些橋樑全部鋪設成功。”

一眾大臣聽說李安要修建大量沿途橋樑,以為日後鋪設鐵軌服務,全都低聲議論了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