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在出的時候,就已經跟隨行的人說了,沿途一定不可以騷擾百姓的正常生活,更不允許佔百姓的便宜,吃喝購物一定要給錢,不可輕易索要百姓的財物,否則是要被處置的。

這些龍武軍的薪水並不低,外出還有一筆不菲的津貼,沿途所需也都是朝廷供養,並不需要他們自己花錢,所以,似乎也沒有必要去欺辱普通老百姓,索要老百姓的財物。

軍容軍紀是非常重要的,這代表了一支隊伍的面貌,龍武軍是京城兵馬的代表,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侍郎來了,就是陛下身邊的大紅人李侍郎?”

碼頭管事的問道。

“是啊!”

隊正應道。

管事的聞言,驚訝了一陣子,然後,便笑嘻嘻的退下了。

這麼大的官兒突然出現在益州城,他自然要儘快把這個訊息彙報上去,讓自己的主人知道。

而主人得知訊息之後,自然要斥責下面的人不懂事兒,怎麼能把京城來的隊伍晾在一邊呢?趕緊好就好肉的送過去,別人不要就不送嗎?要主動自願把好東西送過去,同時,還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更多的人。

這種訊息的傳遞度是非常迅的,很快,益州城的好多人都知道李安已經來到了益州,這其中就包括正在青樓快活的刺史府官員。

而這名官員又是刺史的幕僚,聽說這個事情,自然馬上就失去了尋歡作樂的心情,跑回刺史府去了。

進了刺史府卻現,李安根本就沒來,這讓他很是意外。

“刺史,李侍郎的隊伍已經在城外住紮,怎麼,您還不知道?”

幕僚開口說道。

益州刺史點頭道“有這樣的事情?訊息來源可靠嗎?本官剛從節帥府喝酒回來,節帥也不知道呢?怎麼會這樣,這都幾個時辰了,難道是打算明日進城。”

“要不下官再去查查清楚,看看此事到底是否屬實。”

幕僚說道。

益州刺史點頭道“好,你去調查清楚,要快些,若情況屬實,本官還要再去節帥府一趟。”

幕僚很快就親自騎馬去了城外,將情況給落實了,然後心急火燎的趕了回去。

“刺史,事情已經查清楚了,李侍郎傍晚之前就已經到了,只是留在城外的都是隨行的龍武軍,李侍郎本人應該早就進城了,可為何沒人過來通報呢?”

幕僚開口說道。

益州刺史聞言,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既然事情都已經確定了,那我這就去節帥府,快去備車。”

李安確實早就進城了,而且,去了最熱鬧的街道,甚至,還與刺史幕僚擦肩而過,只不過,李安又沒穿官袍,所以,也沒有人認得李安。

“這益州城還是不錯的,還算比較熱鬧,都這個時間了,街道上還有這麼多的人。”

李安走在益州最繁華的大街上,開口說道。

陪在身旁的陳龍,開口說道“到底是小地方,與京城相比差太多了,也就湊合吧!”

“你啊!就是喜歡說風涼話,益州能展到如此程度,已經殊為不易了,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李安笑著說道。

蜀中自古以來都是自成一體,而益州城作為蜀中的府,自然是集中了蜀中全部的優質資源,人口和資金都往益州城集聚,如此一來,益州城就具備了吸血效應,將全蜀中的財富和人才都吸引了過來,從而造就了這裡的繁華,同時,也讓附近的縣城相對要弱小許多,附近州城的人口,最多不過益州城的五分之一,縣城那就更不能比了,城池規模也相差甚遠。

當然,京城也是一樣的,京城對全大唐的資源都進行了吸血,讓京城越來越龐大,人口越來越多。

過十萬人口的城池,在古代都是屬於巨型城池,一般只有很多強大帝國的都城才會具有如此多的人口數量,而大唐的一個劍南道府就具備如此實力,也能體現整個大唐帝國的實力。

除了益州城之外,洛陽城,萊州城也早就過了十萬人的規模,還有鄂州,廣州,揚州等州城,也快要突破十萬人口大關了,這些城池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城池,對周圍有輻射作用,自然比較容易吸引人才和資本,想要不擴容都不太可能。

而隨著城池人口的快增長,很多城池都面臨著一個比較糾結的難題,那就是城池內的空間顯得越來越不足,若繼續增加人口,就只能在城牆外擴容了,如此一來,城牆是否需要重新修築,這就擺在了眼前。

京城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曾有人提出要把城牆擴大,而李安提出了堅決反對的意見,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京城人口多兵馬也多,是不會面臨強敵入侵的,與其浪費財力去修築城牆,不如把錢花在別的地方,不但沒有擴大城牆,李安還要去在京城的城牆上,多開幾道城門,以方便商人的進出,便於展繁榮的經濟。

還好,蜀中等城池,目前所面臨的壓力還不算大,當初修築城池的時候,本身城內就有很多空餘的土地,如今,只是將這些空餘的土地開出來罷了,只要把這些空餘的土地開出來,暫時就能滿足人口的居住和生活,暫時還不需要在城外開闢居民區,而隨著每個州城人口的增加,將來必然會出現很多城外的居民區,這個是大勢所趨,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歷史趨勢。

李安邁步走向一處酒樓,準備進去吃點美味,遊玩了一圈,李安還沒吃飯呢?肚子確實有點餓了,去品嚐一下蜀中的美食也挺好的,這是李安的興趣所在。

這家酒館有三層樓,算是益州城比較高大的酒樓了,一般古代的房子都是兩層的居多,三層的房子已經算是很高了,過三層的房子幾乎沒有多少,除非是寺廟裡的佛塔。

一般情況下,像是這種高樓,都是越高的層數,檔次也越高,而李安自然要去檔次最高的三層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才能欣賞到更多的美景。

一層大廳的人很多,顯得非常熱鬧,而二層的人,可以輕鬆的看到一層的情況,三層也是一樣,畢竟,二層和三層的中間是挑空的,這樣也便於透氣,有利於提高空氣質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