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在得知自己地盤內的大量青石頭就是鐵礦石的時候,姜姓部落的族長們先是興奮了一陣子,覺得可以大一筆了,而隨後,他們又想到開採這些鐵礦石需要大量的鐵質工具,而這些工具全部依賴從蜀中購買,且工具也是會損毀的,要是損毀比較快的話,那他們的損失就太大了,他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開採鐵礦石冶煉生鐵所賺的錢,還不夠買鐵質工具的,如此,那就真的是白忙了,畢竟,質量上乘的鐵質工具的價格真的是不低。

現在他們是不用擔心了,李安已經將最基礎的熱處理工藝告訴了他們族中的鐵匠,這樣一來,他們族中的鐵匠就可以直接用剛冶煉出來的生鐵,打造質量上乘的鐵質工具了,以後就再也不需要向蜀中地區購買大量的工具了。

甚至,姜姓族長都不願意做生鐵生意了,覺得還是將冶煉的生鐵全部打造成鐵製品之後賣出去比較好,這樣價格能提高很多倍,比直接販賣生鐵划算多了。

當然,這只是族長們的一個設想,實際情況要看生鐵的冶煉量和鐵匠鍛造鐵質工具的度,要是自己冶煉的生鐵都不夠自己鐵匠打造鐵製品的,那自然不會賣生鐵了,而若是自己族裡的所有鐵匠日夜不停的鍛造,卻只能消耗一部分生鐵,那就說明生鐵的產量足夠高,多餘的生鐵留著也沒用,自然是要賣出去換錢了。

就按照李安給將星部落設計的冶煉工坊,只要全部展開,每天的冶煉量必然是非常巨大的,就那幾個鐵匠,是絕對不可能將冶煉出的生鐵全部消耗完的,甚至只能消耗很小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生鐵都將剩下來,就算當地部族大量培養鐵匠也不可能消耗完,因為鍛造生鐵的度,遠遠比不了冶煉生鐵的度。

最有可能結局,就是生鐵和鐵製品一同販賣,其中,生鐵販賣是大頭,鐵製品只是一小部分,畢竟,當地的鐵匠太少了,短期也很難培養出太多的鐵匠,另外,他們開採鐵礦石,冶煉鐵礦,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鐵質工具,他們本身也要消耗不少。

但不論如何,在有了生鐵冶煉工坊之後,姜姓部落的生活水平,能夠有一個很大的改善,他們的收入將會有一個很不錯增長,將再也不用去過苦日子了。

趁熱打鐵是最合適不過的,與其等鐵錠完全冷卻之後,再用大火燒紅了打鐵,倒不如直接趁熱進行打鐵,而如此做的前提,就是鐵匠鋪距離冶鐵工坊的距離要足夠近,從而保證剛冶煉出來的紅鐵,可以很快拿入鐵匠鋪進行捶打。

冶鐵工坊選擇的這塊區域,面積是不小的,完全可以容納一個多餘的鐵匠鋪,這個是毫無壓力,這些本族的鐵匠也商量好了,都要過來一起打鐵,以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節省寶貴的木炭原料。

“你們倒是挺聰明的啊!直接趁熱打鐵,能省不少木炭,不過,鐵匠鋪全部弄在這裡,你們就不能天天與家人在一起了,會不會覺得寂寞啊!”

李安看著幾名鐵匠,開口說道。

一名鐵匠憨厚的笑道“這不算啥,只要能省點木炭就好。”

“是啊!咱們這裡有了冶鐵工坊,每天要用很多木炭,若是我們這些打鐵的再不省點,以後這附近山中的樹木,只怕全部都要被我們給燒光了,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吧!”

有一名鐵匠說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由於沒有現煤炭資源,當地打鐵的鐵匠,用的一直都是木炭,這是他們專供的,普通人家都是燒木柴的,畢竟,直接燒木柴多方便,去山上拾點乾柴就好了,而木炭還需要特意進行製作,非常的麻煩。

但由於鐵匠鋪需要的木炭並不多,所以,供應也比較容易,而現在已經建設了冶鐵工坊,這對於木炭的需求量極大,需要燒很多木柴才行,而木材本身也都是從山上砍樹得來的,冶鐵對木炭的需求量太大,這就必然需要對山上的樹木進行大規模的採伐,樹木本身是可以自己生長的,年年採伐,年年生長,但若是需求量太大,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採伐,樹木生長的度很有可能會供應不上,長此以往,就勢必會導致周圍山上的樹木被砍光,讓一座森林茂密的大山變成光禿禿的山頭,這肯定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他們必須要省著點用。

李安自然明白鐵匠口中的擔憂,想了一下,開口說道“其實,不論是冶鐵還是鍛造工具,用木炭都是下下之策,應該用煤炭才好,只是此處暫時還未現煤炭,日後若是你們買生鐵有錢了,完全可以去附近買煤炭用啊!就是不知這附近是否有煤炭。”

對於西部羈縻區的資源狀況,李安是真的一點也不瞭解,畢竟,這裡太偏遠了,朝廷的勘查隊都沒來這裡,對於這裡的情況自然是一無所知。

二族長聞言,面露難色的說道“附近是有煤炭的,質量也算上乘,不過,這煤炭不在我們的地盤上,在隔壁魯族的地盤上,我們姜姓一族與魯族素來有矛盾,去他們那裡買煤炭,這不是資敵麼?”

很顯然,二族長對於魯族控制下的煤礦很是眼紅,若這些煤炭在他們的地盤上,那該多好啊!可惜天下沒有假如,他們的地盤上有鐵礦石,也有石灰石,但就是沒有煤炭資源,乾著急也沒有用。

去隔壁部落買點煤炭,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但二族長顯然是不願意的,至少之前的姜姓部族是不適合這麼做的,先,姜姓部落本身就不富裕,打獵獲得的獸皮和多餘糧食的販賣,並不能給部落帶來多少收益,這些有限的收益,還要購買很多生活必需品,只要不是特別急需的物資,一般都是不會購買的,像煤炭完全可以用木炭代替,去買煤炭完全就是浪費錢,而且,兩族之間也有不小的矛盾,去買有矛盾部落的煤炭,自然有資敵的嫌疑。

要知道魯族開採的煤炭,除了自己用之外,並沒有外銷的途徑,附近的各部落都比較貧窮,哪裡用得起煤炭,都是就近砍伐樹木當燃料的,而由於交通狀況的糟糕,魯族也不太可能將自己開採的煤炭運到蜀中等外地銷售,煤炭單價很低,運輸費用必然佔據大頭,在交通不好的情況下進行長途運輸,運費差不多能翻幾十倍,如此一來,運到蜀中之後,就該賣天價了,而天價的煤炭顯然是賣不出去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魯族對於煤炭的開採也比較的剋制,基本上就是自己需要用多少就開採多少,並不會過多的開採,開採多了也賣不出去,如此,又何必要多開採呢?受累沒有好處的事情,是沒有人願意去做的。

一直以來,魯族部落雖然現了煤礦,但由於現實的原因,並沒有辦法將現的煤礦轉化為賺錢的資源,只能作為自己燒火使用的自用燃料罷了,他們也覺得沒有什麼不妥的,他們也知道這個東西雖好,但賣給附近部落是不太現實的,況且,與鄰近部落都有矛盾,這樣就更加的不現實了。

但此時此刻,李安覺得魯族的機會來了,雖然魯族與姜姓部落一直有矛盾,但此刻,他們的地盤上分別現了不同的資源,這完全可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互補,姜姓部落的冶鐵工坊急需大量的煤炭,而魯族恰好有足夠的煤炭,而魯族一直以來也是從蜀中購買鐵製品的,價格比較高,而此時,完全可以就近從姜族購買,你買我的煤炭,我買你的鐵製品,這不就是雙贏麼,這樣大家的日子都會好過的,對於這一點,李安相信姜姓一族的族長們肯定也能想得通。

“為什麼不能買魯族的煤炭呢?你們可以與魯族商議,用自己打造的鐵製品去交換魯族的煤炭,大家都能得到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李安開口說道。

如果直接讓姜族去買魯族的煤炭,這是要花錢的,姜族肯定不太情願,而魯族也不太願意照顧姜族的生意,但若是讓他們以物易物,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姜族的急需煤炭,鐵製品會出現大量剩餘,用剩餘的鐵製品交換別的物資,何樂而不為,而魯族的煤炭更是沒有任何過多的用處,拿來換鐵製品,那就最好不過了,兩族這叫各取所需,大家都能獲利。

李安非常希望兩族能夠握手言和,不要再固執的敵對了,只有合作才能共贏,才能讓兩族展的更好,持續的對抗只會損害兩族的利益,讓兩族百姓的日子都過不好。

二族長聽了李安的話,半天沒有回答,他正在蹙眉思索,他心裡非常明白,李安說的是很在理的,兩族合作自然可以實現共贏,但兩族之間的矛盾有多嚴重,他比誰都清楚,兩族之間的矛盾,在短期內,並不是共同的利益就能解決的,怨氣持續的時間太長了,而想要改善的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重要還是面子的問題,讓他們拉下臉來去找魯族談合作,他們這些人的老臉是掛不住的,這太丟面子了,而他覺得魯族的族長同樣不可能拉下臉來,主動找他們談合作。

雙方的老傢伙都是好面子的人,是不會為了共贏而損害自己面子的,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面子比什麼都重要,這是事關骨氣的事情,怎麼可能會退讓呢?永遠都不可能退讓的。

李安似乎也能猜出二族長的心思,為了西部羈縻區的繁榮,李安也只好親自出馬了,這樣對於雙方來說,面子就都能保住了。

“二族長是不是擔心魯族不肯合作啊!這個不用擔心,本官可以親自去魯族走一遭,順便看看他們的煤炭質量,看看他們的煤炭是不是適合冶鐵,儲量又有多少,只要這些煤炭合格,我便會親自促成姜族和魯族的合作。”

李安開口說道。

既然兩族的老傢伙都放不下臉面,李安也只好親自出馬了,親自充當姜族和魯族的調停人,幫助他們握手言和,各取所需,以實現共同致富。

對於李安的提議,二族長自然沒有什麼意見,他的內心對於魯族的敵意也沒那麼多,畢竟,他主要是負責生意的,而生意人眼裡更多的都是利益,他只是擔心其餘幾個族長會不高興,所以,不敢明確支援與魯族和解,而此刻,既然雙方有了共同的利益,且李安願意充當調解人,他又有什麼理由反對呢?

二族長不反對,這就表示這事兒可以成了,李安隨時可以去魯族的主城,與魯族的族長商討合作之事。

其實,將來修路的時候,並不會經過魯族的地盤,從姜族地盤透過之後,直接抵達的就是葛族部落,魯族部落只是緊挨著這兩個部落罷了,並不在通往東女國的直線上,但多修一條路繞過去也行,也就是增加成本的事兒。

姜姓部落的人,幹活都非常的賣力,很快,第二,第三個熔爐就造好了,並直接開始冶煉鐵,更多的木柴和鐵礦石也正在運來的路上,負責燒炭的族人,也在一刻不停的製作木炭,他們已經幹起來了。

二族長返回石頭城之後,與其餘幾名族長商議了與魯族合作的事情,他剛把合作的想法提出來,馬上就遭到了其餘族長的反對。

“老二,魯族是什麼德行,你又不是不清楚,與他們合作,這不是與虎謀皮麼?不行,這個肯定不行。”

“二兄,這個就是你的不對了,魯族與我們姜族,一直以來都有矛盾,咱們冶煉礦石有木炭就行了,幹啥要用我們的鐵,去換他們的煤炭啊!沒這個必要啊!”

大族長和三族長都提出了反對的意見,看得出來,他們對魯族的成見很深。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