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販養家科舉日常 第11節(1 / 2)

“你這個殺千刀的,對外人倒是大方,對自己的老子娘倒是斤斤計較了起來,我不管,今天你要麼把那乞丐婆趕走,要麼拿出二十兩銀子孝敬你老子娘,否則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

黃長植被氣笑了,二十兩,他這個老孃可真敢說,可他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期盼著她疼愛的毛頭小子了,他已經有自己的小家了,家裡有真正愛他的人。

“若是娘不想認,那就不認了吧,但要往我們三房頭上潑髒水我是不認的,若是要斷絕關係,敢不敢去里長家評評理,我這做兒子的可有一絲不對的地方,你們挑在這黑燈瞎火的晚上,怕是也不敢讓外人看見吧!”

老王氏聽完後連撒潑都忘了,一下子愣在了原地,這一招以前他是百試百靈的,沒想到今天完全不起作用了。

黃長植今天是火力全開,讓在一旁想出手的黃寄北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阿爹真的是太給力了!

黃寄北正在心裡默默給黃長植點贊,就聽得黃長植他拼命的咳了起來,黃寄北和白氏一陣手忙腳亂,幫黃長植撫胸捶背,這才停了下來。

看著連杯水都不端的眾人,黃寄北氣不打一處來:“我阿爹臥病在床這麼些天,好不容易有了點精神,今晚被你們來回折騰,若是病情加重了,那就是你們害的!我們一家過著自己的日子,哪裡招惹到你們了,若是你們還有點良心,就趕緊把我阿爹抬回去!”

黃長棣和黃長桓被嚇到了,他們也只是聽命行事,沒得到什麼好處不說還要承擔這等責任,不等黃老頭髮話,兩人趕緊抬起了床板,重新把黃長植抬了出去。

黃寄北就這麼站在大堂裡,盯著黃老頭和黃寄南他們,只要他們敢上來阻攔,他就豁出去跟他們拼了。

老兩口和長房被他的架勢嚇到了,竟是一時間沒了作為,就這麼的把黃長植放走了。

回到家後的黃長植已然沒了剛才的氣勢,躺在床上默默的流淚。

黃寄北現在算是知道今天這一出是怎麼回事了,黃寄南肉疼花出去的五十兩聘銀,便又打起了謝婆婆的主意,他提出二十兩的高價孝敬費根本就沒指望他們三房能拿得出來,不過是要逼著三房把謝婆婆趕出去,然後再由他雪中送炭接手而已,或許他還覺得摔了一跤的謝婆婆應該是活不長了,若是謝婆婆死了,那財產就全歸他了。

他的如意算盤恐怕是打錯了,謝婆婆活的好好的,他們三房也不是以前的三房了,不是可以任由他們任意揉捏的。

黃長植心裡難受,爹孃的偏心他早已見識過了,他自己受罪也就罷了,他難受的是他們貶低自己家二郎,他們家二郎多好的孩子呀,怎麼就被他們說的那麼不堪呢。

“二郎,等過完年你就回學堂好不好?家裡有我和你阿孃,你不用為錢的事操心。”黃長植拉著黃寄北的手說道。

黃寄北反手握住了黃長植的手,安慰著說道:“阿爹,你別聽他們胡說,做小販沒什麼丟人的,本朝的首富就是從小販做起的,聽說在隔壁省還有小販考上進士的呢。”

“二郎,你說的是真的嗎?”黃長植聽完後激動的想要坐起來。

“當然是真的,孩兒還會騙爹爹不成,我現在還小,過了年也不過才十一歲,人生的路長著呢,一開始跑在前面沒什麼了不起的,贏到最後才是厲害的,爹爹你正值壯年,只管專心養傷,若是落下病根了,將來就要受罪了。”黃寄北說道。

“是了,二郎你說的對,爹爹都聽你的。”黃長植聽完黃寄北的話安心了不少,這才緩緩睡下了。

接下來的日子,黃寄北一有時間就開始寫話本,他知道,爹孃喜歡看他坐在書桌前的樣子,雖然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但就會莫名的感到心安。

這個世界對讀書人真的就有一種莫名的敬畏,這也再一次堅定了黃寄北科舉入仕的決心。

黃寄北寫的話本也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只是這個故事的原型是上輩子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梁祝。

這可是個流傳千年經久不衰的悽美傳說,具體作者不可考,歷經無數版改編。而黃寄北則是結合大淵的風土人情,對這個故事做了再一次的改編創作。

故事的主線仍是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悽美愛情故事,但他卻選擇了喜劇的敘述手法,讓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變得妙趣橫生,從相遇時的互不順眼,到書院裡的相互鬥法,再到誤會解除後的暗生情愫,活活的一對歡喜冤家。

只是故事的前面有多歡樂,最後的結局就有多悲慘,黃寄北並不想改成大團圓結局,雖然這種是時下話本界最流行的結尾。

故事主要是圍繞樑山伯和祝英臺兩人展開的,對馬文才的著墨很少,在他看來,梁祝的悲劇和馬文才沒有太大的關係,就算沒有馬文才,還會有張文才,趙文才,這是時代的悲劇。

他現在所處的大淵,雖然等級關係沒有梁祝裡面那麼鮮明,但仍是客觀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姜秀才理所當然看不起他這個小販的原因,他連梁山伯都不如,梁山伯的出身可比他好多了。

黃寄北打算分成上下兩本來寫,爭取能在元宵節前寫完,因為從元宵節起他就要出去擺攤賣烤腸了。

第15章 元宵節

趕在大年三十之前,黃寄北又去了趟縣城,打算先把故事的上本給曾先生過過目。

此時的縣城節日氣氛已十分濃郁,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忙祭祖,街上的店鋪倒是冷清了不少,大多數已經歇業了。

曾先生的書肆就是少數還開著的幾家,許是為了增加店鋪收入,書肆裡面今年還賣起了對聯。

某種意義上,大淵朝有點像是原來那個世界的平行時空,在這個時空,秦並沒有二世而亡,秦始皇去世後公子扶蘇登基,秦綿延一百多年才滅亡,當然之後也沒有漢唐等朝代,而是其他名號的朝代。

古代中國的文化基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奠定基礎,故在這個平行世界,四書五經仍是主流。

曾先生看到這本梁祝改編的小說後,立馬被吸引住了,大膽的設想,幽默風趣的語言,讓他這個素來看不起話本子的人也入了迷。

“小兄弟,你這《化蝶》寫的著實不錯,我有信心,一經推出,絕對會大賣的!”

自從上次黃寄北建議他賣話本後,曾先生就對市面上最暢銷的話本進行了一番研究,在他看來,黃寄北這本比那些落第書生寫的好多了。

“曾先生這麼說,我就放心了,那後面的事情,就全權委託先生了。”黃寄北拱手說道。

“好說,好說,只還有一事,既是要刊印成冊,我們你得有個筆名才行,你回去想想,想好了和我說。”曾先生摸著鬍子說道。

黃寄北稍加思考,想著自己也只算是改編而已,這些民間傳說是歷經千年而成型的,最初的原創早就無人知曉了,便說道:“那就叫軼人吧。”

“軼人,有點奇怪,但既然你堅持,那就這麼叫吧,稿費的話我目前拿不出太多的給你,就先按十兩一本給你,後面若是賣的好的話,我們再談分成,你的下本也要抓緊寫了呀,我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梁山伯和祝英臺結局了。”

黃寄北著實沒想到這話本比起抄書收益高了這麼高,自是滿意的,他現在的確很缺錢。雖然曾先生對《化蝶》信心十足,但他畢竟也是第一次從事話本印刷售賣,前景如何尚不確定,兩人便約定了三個月後看市場反應再出下本。

掂量著錢袋裡分量不少的銀兩,黃寄北又繞路去菜市場買了只小公雞,一年到頭,他們家也該吃點好的補充營養了,左手拎著雞,右手拿著新添置的宣紙和墨條,黃寄北趕著回家了去了,家裡還有不少事等著他。

轉眼間就到了除夕夜,這天正是白氏的生辰,說來巧了,黃寄北、白氏和黃四孃的生辰剛好都只差了一天。

黃寄北是除夕前一天出生的,黃四娘是正月初一,自是沒有連過三天生辰的道理,是以一直以來都是選在中間這天,也就是白氏的生辰這天大家一起過的。

到了這一天大家總算可以歇一歇了,這些天來,裡裡外外的大掃除,磨豆腐,蒸饅頭,炸肉圓,包餛飩,每天有幹不完的活。

往年這個時候,二房和三房不僅要做自己家的活,還要去老宅幫忙,老宅的活沒幹完前,他們家自己的活就得靠邊站,就這樣還得不到一句好話,而長房只要負責寫幾幅對聯就能得到二老的稱讚,恨不得拿到整個莊子上去炫耀。

最不能讓人理解的就是四房了,這一家子自己家裡的活不做,反而是年年都要去鎮上的岳父家忙活,有了他們一家這個勞動力,那胡家連僕人都不用請了,等到除夕夜忙完了在挑些自己家用不上的吃食點心給四房帶回去,就能讓這家子感恩戴德。這四房看著個個都精明,但怎麼盡做些蠢事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