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販養家科舉日常 第16節(1 / 2)

黃家四口吃的正歡,旁邊的客人可受不了了,這蛋黃酥烤的時候就香氣四溢了,現在出爐了那香味更加霸道了。

“老闆,這點心怎麼賣了,我們也想嘗一嘗。”一位看起來不差錢的客人問到。

這一次白氏只先做了十五個試試水,剛才四娘吃了兩個,黃長植、白氏和黃寄北各吃了一個,目前也就剩十個了,晚上收攤回去肯定是要給謝婆婆也帶兩個的。

這蛋黃酥成本可不便宜,雖然鴨蛋黃不貴,但這酥皮裡的豬油,醃鹹鴨蛋的白酒,都是用的好東西。白氏也是花了很多時間精力的。

黃寄北想著便和爹孃說道:

“阿爹阿孃,這蛋黃酥我們賣十文錢一個好不?”

“十文錢?小北,這貴了點吧,十文錢都可以吃一碗肉餡餛飩加個茶葉蛋了。”白氏驚訝的說道。

“二郎,這十文的確貴了點,我們這畢竟只是路邊的茶棚。”黃長植說道。

黃寄北想了一下,的確,若是在縣城是可以賣的上這價的,但自己家的只是小茶鋪,這價格是高了點。

“那就八文一個吧,反正我們今天做的也不多,賣不掉就帶回去自己吃了。”黃寄北說道。

黃長植和白氏表示可以。

黃寄北便對客人說道:

“這位老爺,這東西叫蛋黃酥,是用豬油、豆沙和蛋黃做的,成本不便宜,賣八文錢一個。”

在座的客人聽了這個價格,頓時嚇退了不少。

這位最先開口詢問的客人卻不在意,只說著:

“先拿一個給我嚐嚐,好吃的話我多買幾個帶回去給家裡孩子們。”

“好嘞,我給您挑一個最大的!”黃寄北說道。

這位老爺一手拿起蛋黃酥,一手託著,越看越喜歡,一口咬下去,眼睛一亮,這東西,好吃!

一口一口的品味著吃完,連掉落在手上的酥皮都沒放過,這位客人又一口氣要了五個打包帶走。

黃寄北一個一個單獨用油紙仔細的包好,放在了竹盒裡,交給了客人。

這蛋黃酥比黃寄北想像的有市場,過路人裡真的不缺有錢人,剩下的兩個也很快賣出去了,看著一個個被賣出去,黃四娘可心疼了,自己的蛋黃酥沒了。

黃家蛋黃酥的名聲漸漸傳了出去,連縣城有些人家都慕名而來。

這蛋黃酥雖然好賣,但做起來的確是費事,做一次白氏半天工夫就沒了,黃長植為了方便白氏烤制還另外新砌了一個橫向的烤爐。

看現在這麼受歡迎白氏有點後悔了當初沒把價格定高點。黃寄北寬慰她現在這個價格也能賺不少的,她便也釋懷了。

黃寄北也不想白氏這麼辛苦,便只讓她逢五的日子做一次,一次做五十個。哪知在限量後,這蛋黃酥反而更受歡迎了,好多人都來提前預定,白氏便將每次做的數量增加到了一百個。

就連縣城大名鼎鼎的的禾芳齋郭掌櫃都想要買下蛋黃酥的製作手法,黃寄北和爹孃商量後,暫時回絕了,目前他們並不急著用錢,等以後再賣也不遲。

郭掌櫃也不強人所難,只約定後以後的優先購買權後便離開了。

小滿過後便是芒種,農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此時的楊家莊田間已是一片金黃,麥杆被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腰,農家迎來了豐收時節。

開鐮的這天黃寄北一家關了茶棚,全家下田割麥,雖說這兩畝的麥子賣不了多少的錢,但糧食是農家之本,在農家永遠是最重要的存在。

頂著大太陽,黃寄北一家乾的熱火朝天,黃長植、白氏在前面割麥子,黃寄北和黃四娘在後面跟著捆紮,人多幹起來也就快,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從天剛亮就出門到太陽完全落下,黃寄北一家終於把麥子割好了運到了脫粒場,等明天上午脫完粒就能運回家了,脫粒場夜晚有人輪流看守,倒不用擔心糧食丟失,這年頭偷盜糧食可是重罪。

小麥割完後馬上就要種水稻,從小麥收穫到水稻插秧,中間只有十多天時間,作為冬閒田的那畝水田還好,但這兩畝種了麥子的旱田,想要種水稻的話就要完成滅茬、撒肥、旋耕、上水、耙地等多個步驟,這樣麥稻兩茬種植才能夠實現。

早在小滿的時候黃長植就已經浸種育秧了,目前秧田長勢良好,只等著耙完地就能插秧了。

插秧的這天,全家都到場了,黃寄北帶著四娘在秧田裡扯秧苗,扯好兩擔就挑著去到黃長植和白氏那邊,交由他們插秧。

就連謝婆婆也都承擔起了給他們送飯的任務,今天中午吃的是蒸餛飩,餛飩是白氏早上提前包好的,謝玉只要放在鍋裡蒸一下就行。這蒸餛飩在田地裡吃起來方便,在水溝裡洗了手,一口一個,不耽誤工夫。

插秧過後,想著茶棚已經好些天沒開門了,不好再關著,黃寄北便帶著小桃回了茶棚開門做生意,黃長植和白氏把接下來的活幹完。

天氣熱起來後來茶棚歇息的人明顯變多了,茶棚旁的那顆大槐樹已是滿樹花開,那槐花的香味隨著微風飄散,一直飄出去好遠……

正午時分,大家都不想頂著大太陽趕路,便都坐在這樹下聊起了天,或是歡喜今年的大豐收,或是聊著自己今天的生意好壞。賣豆腐的說著農忙季節豆腐好賣這一上午全賣光了,賣胭脂的說著這大熱天的成親的人家少自家的胭脂都不好賣了,買雞蛋的說著大熱天的雞蛋容易壞得及早脫手……

還有人說到了黃家這茶棚上,賣豆腐的周老二笑著調侃道:

“小老闆,還是你們這生意輕鬆呀,不用向我們這樣來回奔波。”

這回兒也不忙,黃寄北便放鬆下來和大家聊了起來,說道:

“週二哥,你這可想錯了,我們這生意啊,賺的也是個辛苦錢,早上天不亮就要起,晚上大家都回到家了我們才關門,一天到晚連坐下來歇歇的時間都沒有,還得顧著家裡的幾畝地,哪能輕鬆呀。”

“也是,這路邊的生意也不好做呀,好在是這些年治安好了不少,不然就你們這兩個半大不小的娃,你家大人可不敢不跟著吧。”周老二接著說道。

“週二哥說的是,我們兄妹兩也是全靠鄉里鄉親的照顧,如不是有你們這些熟人經常來,我家爹孃定時不放心留我們兩個在這的,今兒個請大家嘗樣東西,算是我家感謝大家這幾個月來照顧生意。”黃寄北說道。

“小老闆,是什麼好東西啊,我胭脂張可要第一個嚐嚐!”賣胭脂的張三大聲喊道。

“大家都有,都有!”黃寄北說著和黃四娘一起給大家端來了酸梅湯。

第23章 端午

這酸梅湯是他嘗試了幾次後做出來的,首先,準備好做酸梅湯需要的食材:烏梅,黑棗,山楂幹,甘草,豆蔻,幹桂花,冰糖。把除幹桂花以外的所有食材放入盆裡清洗乾淨,鍋里加入清水,把洗淨的食材放入料包裡紮好口,入鍋,蓋上蓋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一個時辰。開啟蓋子,放入冰糖和幹桂花,蓋上蓋子再煮一刻鐘就關火,等涼透後就可以享用了。

做好的酸梅湯,清亮紅潤,酸甜可口,令人口舌生津,加入了桂花幹後,更添風味,好喝的根本停不下來,真是解膩又消暑。若是在現代,還可以加入冰塊,那才真正是爽呆了!

除了冰糖,其他材料並不貴,少量就能煮一大鍋出來,這酸梅湯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一文錢一碗的價格更是絕對良心,過往的食客們紛紛交口稱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