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販養家科舉日常 第22節(1 / 2)

夜幕降臨,村裡已經響起了鞭炮聲,等黃長植帶著黃寄北去老宅祭祖回來就可以開飯了。

父子兩回來後拿上白氏事先挑揀出來的兩碗肉菜送去了老宅,黃寄北一進屋就感覺大家的目光都朝他們這邊集中了過來,看樣子就等著他們的肉菜過來開飯了。

老黃家這一年也真是元氣大傷,五畝水田沒了,賣地的錢也沒留下多少,沒有這五畝良田全年收成都少了不少,長子院試失利,只能去十八里鋪謀生,一個月才能回來一次,一個月一兩的收入養活他們自己都算困難,還要老王氏隔三差五的接濟一點。

姜氏比起年初剛嫁進來的時候憔悴不少,長時間做繡活到底是傷身子的,黃寄南雖說不用幹活,但心裡卻很不舒服,岳父岳母現在也不大看得起他,這讓他很是惱火,只盼著年後的考試讓他揚眉吐氣了。

大娘黃小梅的情況比姜氏還要差,自從範荷花帶著二孃三娘出去自立門戶,蘇氏又跟著去了十八里鋪照顧黃長楷起居,家裡的雜活就全都歸她了,現在她每天一大早就要起來做洗衣做飯、餵雞餵豬,大房只留了她一個在家,她想反抗也反抗不了,幾個月下來,當初那個水靈靈的大姑娘已經和村裡同齡的姑娘們沒區別了。

二房黃長棣以前就是個悶葫蘆,現在更悶了,整個人呆呆的,活的不清不楚。他知道自己做錯了,卻又不改正、也不反抗,依舊是逆來順受。

四房就像個局外人,老黃家怎麼樣他們無所謂,畢竟他們都指著岳父一家,只要把岳父一家討好了,將來黃寄東考個功名他們的日子這不就起來了嘛。但他們似乎沒注意到,自己兒子已經沒了之前的活潑開朗了。

主屋的氛圍真是壓抑,黃長楷陰陽怪氣,老王氏挑三揀四,黃老爹默不作聲。黃寄北父子放下碗,說了幾句吉祥話後就趕緊回來了。

趁著黃長植父子去送菜的空檔,白氏又快速的炒了個地三鮮,給雞湯調了味,等父子兩送完回來菜已經都上桌了。一家子熱熱鬧鬧的圍著做著坐了下來,這樣來看,家裡的桌子的確小了些,菜都要放不下了。

大家早已等不及了,立馬開吃,黃長植還給自己和白氏整了點小酒,一杯下肚,萬分舒爽!

黃四娘摸著自己圓溜溜的小肚子,滿足的打了個飽嗝,把大家都逗笑了。今年黃寄北和四娘收到的紅包明顯比去年鼓了很多,這也說明他們家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正月十五前,茶棚是不開張的,正月裡家家戶戶或是在家或是走親戚,路上人不多,就算有也是去親戚家的吃飯的。

趁著這個時候,黃寄北和白氏開始研究客棧的招牌菜。客棧可和茶棚不一樣,得有正經的菜式,只有打出了自家的招牌,才能長久的立足。客棧這麼大的投資,說不緊張是騙人的。

是以年前黃寄北一家就購買了大量食材,這個時節在家裡多備點食材也不會引人注意,誰家過年不吃點好的呢。

黃寄北的經營理念是雙管齊下,既要做堂食,也兼顧外帶,這樣就算堂食的生意起不來,有外帶撐著,生意也不會太差,是以他想了三道硬菜作為客棧的招牌:烤鴨、叉燒肉、酸菜魚。

烤鴨是他早就想做的,之前受限於條件,只能暫時擱置,如今可以安排起來了,畫設計圖紙的時候他就規劃好了廚房烤爐的位置,方便今後使用。

叉燒肉可以作為冷盤也可以作為熱菜,上菜速度快、方便帶走、味道獨特,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而且烤鴨和叉燒不僅可以供客人點菜,還能做成簡易的快餐,配些綠葉蔬菜和滷蛋,就能快速完成一份盒飯的製作,非常適合趕路人。

酸菜魚更是後世大家百吃不厭、經久不衰的一道名菜,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是適配的。半個月前黃寄北就陪著白氏把酸菜醃上了。

以前每到冬天,黃寄北的媽媽就會帶著全家醃酸菜,黃寄北至今還記。醃酸菜一般用的是芥菜,沒有芥菜的話,青菜、白菜和雪裡紅也是可以的。

黃寄北選擇用淘米水進行發酵,先將芥菜洗乾淨放在太陽底下控幹水分,再燒一鍋開水,把晾在室外的芥菜拿回來。將芥菜放在開水中過一遍,一遍即可,時間長了菜就爛了,把井水舀入大盆裡,再取一小碗大米放入,反覆搓洗讓淘米水更好的融入。等燙過的芥菜晾涼了就可以開始醃製了。

拿出一個洗乾淨晾乾了的老酒罈,放入芥菜,等芥菜都碼進去了在最上面一層再放些花椒、蒜瓣和小米辣,壓上一個大陶碗,倒入淘米水沒過罈子裡的菜,天氣熱的時候兩三天就可以吃了,冬天天冷,要醃上十天才能發酵入味。

大年初一黃寄北家晚膳的主菜便是這道酸菜魚,放在盆中養了一晚的大草魚依舊活力十足,處理的時候沒少費力。新鮮的魚肉肉質就是不一樣,一條大草魚片出了滿滿一大盆的魚片,放入蔥姜花椒和料酒醃製,下鍋前再過裹玉米澱粉,這樣才會滑嫩有嚼勁。

加入切好的酸菜,再放一把豆芽,一大鍋的酸菜魚這就做好了,出鍋後撒上芝麻和小米椒,淋上熱油,“刺啦!”一聲,把大家的食慾都激發了出來。

至於其他菜色,黃寄北很放心的交給了白氏做主,有林紅留下的那本菜譜,這都難不倒她的。

至於鴨血粉絲湯,黃寄北打算等客棧開張後就讓高大叔一家做了,今後鴨子和魚還要依賴高家長期提供,舍些利益沒什麼,沒必要什麼都攥在手裡。當然這些還只是打算,他還沒來得及和高大叔一家說。

正月裡的這些天,黃寄北家關著門在房裡一遍遍的研究,一次次的改良,一家人每天吃的肚皮滾滾,半個月下來都胖了一圈,黃寄北倒是沒怎麼胖,他長高了。

這是他來到這過的第二個年,如今他已經十二歲了。如果客棧開張順利的話,今年年底他也應該回學堂了。現在每天能學習的時間有限,遇到問題也無人可請教,的確不利於學業進益。

第31章 客棧

胡杜鵑這些天是不是在黃寄北家的圍牆下徘徊, 似是想到看到些什麼,卻總是無功而返。

“孩子他爹,三房不知道天天在家做什麼, 那麼香,你不過去看看。”胡杜鵑說道。

黃長桓翹著二郎腿吃著花生米,悠悠的說道:

“你還真別說,三哥他家的日子這一年來肉眼可見的好好起來了, 他們家那茶棚估計挺賺錢的。”

“再賺錢又怎麼樣,聽說他們開茶棚的那塊地被人給買了, 估計租期滿了就要被趕出去了,要不你去找你三哥說說,讓他把他們家那些手藝交給我爹吧,我爹鎮上的酒樓正好也缺人,到時候給他在後廚找個活做。”胡杜鵑算計著說道。

“得了吧,我三哥他們又不傻, 他們大可以再換個地方做生意, 何必去給別人打工嘛。”黃長桓說道。

“誒, 你這沒良心的, 那是別人嘛,那是你岳父!我們四房還能指望誰?寄東還能指望誰?指望你那偏心的爹孃我們一家四口早就喝西北風去了,這麼多年不是我爹孃幫襯著,你有這麼好的日子過嗎?你這沒良心的……”

胡杜鵑說著就要上去掐黃長桓,黃長桓連忙端起裝著花生米的碟子跳了起來, 兩夫妻你來我往的, 累的氣喘吁吁。

“杜鵑, 你消停會吧,不是我不幫, 但三哥他們又不是傻子,人家賺錢的方子能白白給你嘛,你動動腦子好不好。”黃長桓喘著氣說道。

“我傻子,你聰明,那你說說,我們該怎麼辦。”胡杜鵑叉著腰說道。

“人家不給,我們可以偷師啊,你看二房那幾個丫頭都能去茶棚幫忙,你也可以去呀,他們總不能厚此薄彼吧。”黃長桓說道。

“也是個辦法,那你還不快去說!”胡杜鵑呵道。

“別急嘛,我直接去說萬一被駁回來怎麼辦,到時候等過完年,茶棚開業了,你直接去,去了就上手幹活,我三哥他們總不能趕你們回來吧。”黃長桓說道。

“死鬼,還是你有辦法。”胡杜鵑嬌滴滴的說到,用食指戳了戳黃長桓的額頭。

“那是,這個家就沒有比小爺我更機靈的了,我這不都是我們寄東,為了我們這個家嘛,長房考了這麼些年也就這樣,二房沒兒子,三房的書都不讀了,這全家以後就指望著我們寄東一個咯。”黃長桓說道。

四房一家已經單方面安排好了,對此黃寄北一家一概不知,每天只專注於菜品的改良。

黃長植雖然看著粗狂,做起事來卻是細緻的,不然也不可能做的一手好木活,如今他的刀工已是越發的純熟了,片起烤鴨和魚片來,得心應手。

白氏則真的很有實驗精神,透過反覆多次調整叉燒的醃製調料和時間,最佳化步驟,終於做出了黃寄北記憶中的味道,黃四娘尤其喜愛叉燒這種帶著甜味的肉。

因為家中條件限制,烤鴨目前還是不盡如人意,黃寄北倒也不急,想著等客棧建好了再調整也行。

忙碌中,這個年很快就過去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