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想要GDP/笑死,誰還不是個SSR 第277節(2 / 2)

而與此同時,六皇子近日流連於弘文館的事情,也難免的傳到了有心人的耳朵裡。

“六皇子嗎,”首相江茂琰百忙之中聽下屬言說此事,眉頭微動:“就是昔年全妃誕下的那位皇子?”

下屬應聲道:“正是那位。”

江茂琰又問:“這位六殿下,素日裡性情如何?”

下屬道:“孤僻少言,天資聰穎。”

江茂琰心思浮了一下:“彷彿不曾聽皇子師提起過他……”

下屬道:“不然怎麼說這位殿下天資聰穎?”

江茂琰會意,不禁微笑起來,捻著鬍鬚沉吟了幾瞬,復又搖頭:“這件事與我們沒有關係,不必再去打探,只當做不知道便也是了。”

“先生!”

先前在弘文館與儒家論戰的石濛急了:“倘若六皇子有意,那您或許……”

江茂琰聞言不過一笑置之:“向來能夠青史留名的法家門徒,有幾個能夠得到善終?而主持變法的朝臣,又有幾個能夠得享天壽!既入此門,難道連這點覺悟都沒有嗎?”

向來諸國變法,從來沒有不流血的,不然既不足以改變舊俗,更不能夠震懾權貴與百姓。

為了變法,周帝下令處死了公然破壞新法的宗室,而大皇子的兩位老師也因為違背了律令而被處斬。

天地君親師,雖然此時儒學還沒有成為社會思想的主流,但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羈絆,卻也是天地之間僅遜色於父母之恩的一種情感了。

大皇子的兩位老師被收監之後,大皇子第一時間派人前去說情。

江茂琰堅持依法論罪,將人遣回。

大皇子聞訊雖怒,卻也知道父親看重此人,遂親自登門,以後輩禮節拜見江茂琰,希望能夠保全兩位老師的性命。

江茂琰聞訊之後避而不見,從後門脫身,入宮請到皇帝的旨意,馬上將那二人明正典刑。

百官為之悚然,繼而變法之事暢通無阻。

皇后聞聽此事,馬上下令厚賜江茂琰,稱讚他乃是無雙國士,不為外勢所折腰,又為皇帝得此賢臣稱賀,國家之興盛指日可待,處事堪稱滴水不露,面面俱到。

相較之下,大皇子的反應就要遜色的多。

聞聽兩位老師的死訊之後,便有怨囿之語傳出,此後雖然得了皇后提點,勉強與江茂琰維持著情面上的平和,但樑子到底是結下了。

周帝膝下雖然有七位皇子,但除去皇長子之外,剩下的要不就是資質不堪造就,要不就是不敢與皇長子爭鋒,最小的兩個素日裡久處內宮,外臣無從得見,自然也就無從押注了。

如今江茂琰的門人陡然見到六皇子出現在弘文閣,盤踞數日不提,又顯露出有意招攬門客的樣子,難免有所思忖。

既然首相已經同皇長子結仇,何妨一鼓作氣將其拉下,改換成六皇子上位,豈不妙哉?

江茂琰在否定這個決議之後,又嚴厲道:“我要在周國踐法變革,是為了回報陛下的知遇之恩,強大周國的國勢,如果因為擔憂自己的來日,顧慮一己私利,而掀起皇子之間的鬥爭,豈不是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

“濛,”他警告弟子:“沒有得到我的允許,不可以同諸皇子有所接觸,皇長子是這樣,六皇子也不例外!”

石濛聽罷,趕忙拱手應聲。

不露痕跡的瞟一眼前來回稟的侍從,心裡想的卻是:

先生不愧是先生,總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抉擇啊。

作為皇帝,周帝堪稱是當世之楷模,英明神武彷彿古時候的聖君,可是一個幾乎全盤接納法家思想的君主,怎麼可能對臣屬毫無防範,沒有絲毫的疑心?

周帝毫不猶豫的讓江茂琰這個外國出身的人擔當大周首相。

這是他的果敢與信重。

而首相饒是位高,可畢竟是外來的人,又不掌控軍權,一旦有個什麼,馬上就能將其拿下。

這是他的權衡與制約。

而石濛作為江茂琰的親傳弟子,更是看得明白,今時今日的大周所要考慮的,早就不是征戰別國——那不都是砧板上的魚肉嗎?

周帝真正要考慮的,是後繼之人,是他死之後,哪位皇子能夠肩負起一統九州的重擔。

接連幾代周帝的壽數都不算長,有個四十來年就到期了,在任的這位可都邁過四十歲的坎兒了,鬼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報廢啊。

所以說,後繼之人這事兒,皇帝比首相急。

既然如此,江茂琰又何必急著替皇帝拿主意,上趕著去捧某位皇子上位?

他對於法家的定義很清晰——皇帝執敲撲而鞭笞天下,法家就是皇帝握在手裡的武器,可以得心應手的被皇帝所使用,但是絕對不能越過主人去拿主意,甚至於自己挑選下一個執鞭的人。

這是絕對觸犯忌諱的事情。

六皇子出入宮廷,皇帝必然比首相先知曉,弘文館裡的皇帝安插的眼線,也絕對比江茂琰多。

率先傳到他耳朵裡的訊息,應該是六皇子近來頻頻出入弘文館,因而被皇帝召見,現在少了結果只剩前因,可不就是皇帝不經意的試探嗎?

江茂琰深知君心,當然不會入坑。

只是……

他眼底不由得閃過一抹不懷好意。

別的人能不能意會到,那就不一定了。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