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131節(2 / 2)

小說:大秦嬴魚 作者:一口香

好損的舌頭!

湯榆這是不僅嘲諷趙國什麼髒的臭的都要,還嘲諷趙王吃相難看,敢接上黨卻讓上黨的百姓餓肚子。

廉頗答應了,廉頗不得不答應。

趙王的催戰令又來了一封,但趙國的糧食卻還沒看到影子。百里石長城已經修築的差不多了,等將這批韓人送走,趙軍將會節省下很大一筆糧食,可以繼續再撐一陣子。

那個韓人老嫗的話說的難聽,但理是對的。

真正的上黨百姓和貴族,早就在第一時間門帶著家財撤到趙軍背後的百里石長城以北的北上黨和趙國邯鄲,留下來無力奔走的,只有上黨的窮苦庶人和百姓。

秦軍和趙軍在此征戰,這些身無浮財的窮苦百姓就成了無地無根的離人,無論哪個地方,無論哪一個國家,都不願意接手這樣的離人,因為,人數太多了,也太難以安頓了。

安頓他們,不僅需要土地,還要有支撐他們至少一年在土地上耕種的種子、農具、

房屋建設等財物,這一年裡,不僅不能從他們身上獲取利益,還要倒貼給他們不要他們餓死,否則前期的投入就算是白費了。

但就算他們耕種下來了,這些付出的財物短時間門內是不要想著收回來了,能夠讓他們自給自足順利交納賦稅,就已經算是安頓成功的了。

所以,這些上黨離人無處可去,就只能滯留在長平關,被廉頗留下,為趙軍卒做後勤服務,為趙軍修築百里石長城防線。

廉頗愛軍愛民,他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接手的韓人餓死或者是被秦軍殺死的。

既然這些離人都是上黨郡守送給趙國的,那麼,現在這些離人再由他這個趙國將軍送給秦國,也是理所當然的。

廉頗沒有事先將此事上報給趙王,接手這些離人百姓是他自己做的決定,將這些離人百姓送走也同樣是他做的決定,無需有誰來同意。

至於湯榆說的那些背信棄義的韓人,不要就不要吧,如今能留在這裡的這樣的人,應該不多了才是。

既然已經談好了,監軍甲送上帛書,雙方在帛書上簽字畫押,讓韓人渡丹水的協議就算是達成了。

王齕這邊先回西岸做準備,廉頗這邊也需要時間門將這個訊息通告給韓人。

廉頗想看看那個叫湯榆的人是如何甄別“背信棄義”之人的,就留了一句話,沒將有些人或許要被送回的訊息說出來,而是將所有的韓人一股腦的都送給秦人。!

第128章 挑人

所有的韓人都在趙軍卒的驅趕和監視下走進丹水,對面同樣是手持戈矛嚴陣以待的秦軍卒。

韓人們攜老抱幼,帶著隨身微薄的家當相互攙扶著邁步走入冰冷徹骨的丹水。沒有人反抗,沒有人哭喊,只有大人麻木的沉默和孩童偶爾的抽泣聲。

他們又被拋棄了。

趙人把他們像贈送牛羊一樣的送給了秦人。

有些人懵懂,有些人欣喜,有些人屈辱,有些人冷眼旁觀無所謂,但這都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和結局。

趙軍、秦軍兩方都高度戒備,寂靜無聲又劍拔弩張,都防備著雙方趁韓人渡水的機會朝對方發起攻擊。

現在正值冬季,是河流的枯水期,因為今年冬季沒有下雪,溫度比往年要高,加之這一段丹水兩岸有近百萬的軍卒人口在活動,丹水沒有結冰,韓人們在河床地勢高的地段涉水登岸,倒是沒有發生被水流淹沒沖走的情況。

最先登岸的韓人被向南向北的分散開來,秦人們已經給這些韓人劃分出來足夠大的活動區,同樣在丹水岸邊,這些韓人不過是從丹水的東岸到達丹水的西岸,秦人並沒有如趙軍所想的那樣將這些韓人接入秦兵營或者讓他們回到他們原本的家園。

涉水而來的韓人冷的瑟瑟發抖,他們不被允許休息,他們按照登岸的順序五百人為一組劃分開來,滿五百人之後,即便第五百零一人與第五百個人是父母、夫妻、兄姊等親屬關係,也都要分開來,除非是不滿五尺的小孩和被母親抱在懷裡的幼兒,可以跟著親屬大人歸入一組,因為這樣小的孩子都不算人頭的。

滿五百人之後,會有五個什伍的秦軍卒帶著他們去他們接下來要生活的區域,那裡已經擺放好了冒著熱氣的大桶,以及堆的高高的皮毛和一些長短不一的樹枝。

這五個什的兵卒推搡著這些語言不通的韓人,強制且迅速的將他們趕到用白石灰劃好的兩條線之間的通道里,通道窄的只能允許兩個人並排行走。

凡是踏出白線的區域的,都被冰冷的盾牌推至白線之內,推了幾次之後,所有的人就都明白,不能踏出這條白線之外的半步。

很快,兩人一排的長長隊伍排好了,婦孺排在最前頭,抱小孩的排在中間,

青壯被扯到最後頭,稍有抵抗和不滿的,秦軍卒沒有一聲言語,直接一刀捅過去,一個人頭軍功到手了。

原本就安靜的過分的隊伍更加噤若寒蟬,連小孩子都不敢嗚咽了。

來此安頓韓人的秦軍卒來的時候都領了命令,不允許殺人,隨意殺人者有罪,但若是有抵抗的,可以先殺後報。

至於這個“抵抗”的度,就由秦兵卒自己衡量了。

因為這個衡量的標準實在難以捉摸,而且難以掌握,為了不讓沒有軍功且蠻橫鬥狠的某些秦兵卒刻意殺人領軍功,被派來安頓這些韓人的秦軍卒都是經過特意挑選的。

首要的就是身上已經有軍功了,越高越好,第二條就是必須識字,會寫爰書會計算,第三條有意向向秦官吏系統發展的優先,這是特地他們的一次實習機會,做好了,所拿到的上官的評比和推薦信,是單純殺人頭拿軍功所代替不了的。

人頭只是一個軍功,而推薦信,則是關乎自己和以後子孫的前途啊,有這麼一個清晰且寬闊的標準在,這些來安置韓人的秦軍卒,沒有一個想殺人的,他們只想讓上級看到自己“治人”的才華,畢竟,做有秩的官員和無秩的小吏,社會地位可天差地別。

排好隊伍之後,一人給發了一個粗瓷大碗,就連不會走路的幼兒也發了一個,就讓抱著祂的大人幫祂拿著。

還算整齊的隊伍在秦軍卒的驅趕下沿著白線劃定的區域緩緩向著大桶移動,站在大桶後的高大秦軍卒拿著長柄勺,從冒著氤氳霧氣和米香的大桶裡舀出滿滿一勺粘稠的菜米粥,示意領頭的老嫗將碗拿出來。

老嫗雙手捧著陶瓷大碗顫抖著往前伸,這一勺子稠粥落在大碗裡,濃烈的食物味道衝擊著老嫗的神經,讓她怔忪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在她後頭的人也看到了,無不雙眼放光的開始猛吞嚥口水,腳步不自覺的開始朝前移動。

在後面的人抬腳之前,站在一旁管控這些人的秦軍卒猛的一敲銅鑼,炸響在耳邊的銅鑼聲如一道驚雷將這些眼看就要失去理智的人驚醒,他們紛紛懼怕的將視線從前面的粥桶上移開,站定在原地不敢移動。

那具被砍掉頭顱的屍體還躺在不遠處呢,他們的鼻尖還能聞到腥臭的人血的味道,秦軍的震懾,比趙軍猶

甚。

秦軍卒對著老嫗喊道:“行!”(正常走的意思)

老嫗珍惜的捧著這一碗已經開始燙手的菜粥,沿著白線通道拐了半個彎繼續往前走,一直走到白線的盡頭,才敢抬眼去看站在盡頭的秦軍卒,等待他的下一個命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