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明末農民起義12(1 / 2)

[如果是一開始明朝只是試探著支援一下朝鮮的話,那麼平壤輸了之後大明就開始認真了。

當時恰好李如松平定了之前說過的哱拜叛亂,於是朝廷任命他為總理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並充任防海御倭總兵官,讓他的兩個兩個弟弟李如柏李如海為副總兵。李如松統合了遼東各兵鎮約四萬的兵力,其中還包括了三千戚家軍,開赴朝鮮。

--對,大名鼎鼎的戚家軍在抵禦東南沿海的倭寇後就被調到山海關這邊了,後來還發生了討薪慘劇,這個我們後面再講。]

朱元璋聽著天幕上講解的具體軍事部署,不由得皺起眉頭。

這李如松就這麼厲害?還要等他在西北平叛完了之後立馬調回東北?

而且讓他的兩個弟弟來當副總兵,那不就是個妥妥的“李家軍”麼?就如同北宋那些世代將門一般。

雖然他劃了軍戶,讓他們世代從軍,但軍隊的把控還是需要握在皇帝的手裡的,因此對於喜歡大權獨攬的他而言,一聽到這種情況,就開始本能的警覺起來。

是了,天幕說衛所兵早就潰爛,打仗全靠募兵,尤其精銳都是將領的家丁。

唉,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讓他老朱能怎麼辦?都怪他那些不肖子孫,把他的政策敗壞成這樣,哼。

算了,回頭還是和老徐他們好好商量商量吧。

不肖子孫也是他老朱的骨血。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廷動員遼東,準備增兵的時候,我們大明的都督僉事、龍虎將軍,建州女真大汗,日後的大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嚮明朝朝貢馬匹貿易後,派使臣去朝鮮,說願意出兵援助朝鮮。

朝鮮國王和大臣商量一番後,非常禮貌的表示:婉拒了哈。

因為當時日軍打的上頭,已經越過了半島的邊境線,打敗了海西女真二十多營,所以朝鮮君臣覺得,努爾哈赤是找藉口去吞併海西女真,不會真的來半島幫忙。

也可以從側面看出,建奴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慢慢崛起,意圖統一整個女真部落了。]

朱棣面沉如水,總算搞清楚他大明是被誰亡國的了。

竟然是聽都沒怎麼聽過的一個小部落!

這二百年真是滄海桑田吶。

不過因為從他有記憶起,他們一家子就在和蒙古打仗,所以他對於蒙古的歷史瞭解的頗為詳細。

他記得,成吉思汗一開始也是像金朝稱臣納貢,甚至幫金朝出兵平叛的。然而成吉思汗透過各種合縱連橫的結盟、討伐、吞併,花了幾十年的時間統一蒙古高原,等金朝那墜入中原花花世界,早已腐朽的朝廷反應過來時,已經無力制服這頭猛虎了。

沒想到他的子孫竟然沒有吸取教訓,也走了這條老路。

簡直沒臉見祖宗。

[李如松確實是當世名將,而且雖然土木堡之後神機營雄風不再,但大明怎麼說生產力和科技還是碾壓周邊國家的。

因此李

如松一波兵線壓上去,數百門火炮跟不要錢似的洗地,一下子就把朝鮮日本給鎮住了,只用了半個時辰就拿下了平壤。

朝鮮的史書記載是這樣的:“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

朱棣欣慰的點頭:自然該如此!若是他的神機營沒被敗家鱉孫被糟蹋了,那肯定更厲害!

秦始皇真的很饞。

十年前他讓方士去研究炸爐之事,雖然有了一些成果,但不知為何威力遠遠不夠,也不是天幕上那般一顆顆黑色的藥粒,而且因那炮筒只能用昂貴的青銅,而做不出來鐵質。因此只能作為輔助,還不夠成為戰略利器。

所以他現在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天幕上百炮轟城的畫面。

[平壤一戰,明軍擊敗小西行長守城的一萬多人,自身陣亡790人,而日軍則損失了九千多,是一場碾壓性的大捷。

拿下平壤後,又接連收復開城、漢城--也就是今天韓國的首都首爾,一路勢如破竹,最終在一個叫碧蹄館的地方遭遇了日本大軍的堵截。]

[朝鮮的內政真的很拉胯,就算明軍拿下平壤,後續大軍的補給依然很費勁,而且當時他們半島上還瘟疫橫行,因此李如松打算速戰速決,戰線拉的很長,在碧蹄館的僅為前鋒,不到五千人。

也因為李如松的輕率進軍,導致這部前鋒被大量日軍包圍,幾乎陷於死地。]

李世民倒不是很擔心,因為他年輕的時候打仗,也經常仗著一手神射,只帶少量精銳去衝陣或偵查,這李如松既然是名將,還有火炮,應該不會輸吧?

[雙方激戰半晌,李如松親自斷後,明軍成功突圍後撤,但損失也不小,所以這一場,到底還是明軍輸了。]

李世民:……行吧。

[此後明軍一直和日軍在朝鮮的南部四道反覆拉鋸。

而在海上,朝鮮水軍的表現比陸軍要好的多,因為全靠李舜臣在撐著。

李舜臣確實表現優異,數次擊敗了日本水軍,毫無疑問的是朝鮮的民族英雄。但咱憑良心說,朝鮮能收復失地不至於亡國,靠的都是大明吧?

現在韓國人一味的誰李舜臣,可以淡化甚至抹掉中國明朝對朝鮮的救命之恩,甚至把李舜臣和拿破崙相提並列。

我只能說:emmmmm……呸,不要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