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那些你不小心會踩到的坑—成功跨越(2 / 10)

小說:在人生拐角處 作者:趙昂

“從你的計劃來看,你似乎還是把重心放在能力提升上。”“是的,有什麼不對嗎?”

“你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具有更大可能性的平臺。”“你是說讓我辭職?去哪裡呢?我也頭疼這件事。”

“不是辭職,更多可能性的平臺可能在企業外,也可能在企業內,但一定要突破之前的做事方式。比如,給自己設定一個需要拓展的職業目標,提升相應能力的同時,給自己創造機會。”

“我也想過,但是能不能再落地一些?”李潔表現出了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的態度。於是我就開始和她一起分析如何拓展可能性,如何從熟悉的領域切入並展開。

分析的時候,李潔要麼表示什麼都知道,要麼表示實際情況並不會那麼容易。我忽然有一個感覺:

我在拼命支招,而她在拼命拒絕。

成功不是撕啊撕

“李潔,你看,諮詢到現在,我們分析了你的特點,也分析了可能的一些方案,不知你有什麼反饋?”

“分析得挺清晰的,很多我都想過。但是,似乎不夠震撼。”謝天謝地,她說實話了。

“你需要什麼樣的震撼呢?”我很好奇地問。

“就是直接指出來我的問題,指出來我該怎麼做才能實現我的目標。我總是不太放心。”

我想,我知道問題的關鍵了:“你之前做過諮詢,是不是也是得不到你想象的效果?”

“是的。都是給我一些目標分析,我都知道的。”李潔的嘴角露出一絲不屑。

這是必然,職業規劃師不可能比來詢者更知道她的行業情況和具體職場資訊。“所以,你是期待一個神一樣的專家給你做諮詢,”我看出了她的困惑,沒等她回答,我接著說,“但是你也是專家,並且一直抱持著專家的態度,不肯放下對諮詢的評判。你有沒有感覺到你是在和諮詢師辯論?”

我看到李潔有點驚訝,“這種對抗其實是你和自己的對抗,你一直不相信你自己能在職業上有所突破,所以,你在扮演著一個批判者的角色,對諮詢師提出的種種方案進行駁斥,而不是一起來分析如何實現的可能性。”

我拿起了她的那沓計劃:“你看,你的計劃制訂得如此完美,但是這終究只是計劃。這份計劃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允許可能性的出現,不管是好的可能性,還是壞的可能性。所以,看上去你的職業發展似乎也缺乏可能性。”

李潔有些愣住了。

我繼續慢慢地講:“這也是你的一種特質,追求完美的計劃。追求完美,並且一切盡在計劃中。然後呢?然後希望一戰成名,透過一紙完美的計劃就實現自己的夢想。期待成功就寫在你家的日曆上,你就這麼撕呀撕呀,就撕到了成功那一頁。然而,實際上你誰都控制不了,包括你自己。成功並不是從發願直接就蹦到了結果,中間有探索方向,確定方向,收集資源,提升能力,進行調整,收集反饋,擴充套件平臺,創造機會,逐漸實現等許多步驟,那種從開頭就設定了結尾的邏輯,不是職場的真實邏輯。”

我看出我的這番話可能確實“震撼”到了李潔。

“所以,”我停頓了一下,“李潔,你最需要提升的能力,不是你計劃中的業務能力,這些你自己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而是敢於突破和冒險的能力。當然冒險不是目的,冒險是為了尋求可能性。你所處的環境已經一眼看到底了,如果希望躲在一邊悄悄練功,有一天能一飛沖天,這似乎是不大可能的。重要的是,你也不知道練得對不對。”

“是的。”李潔說話了,“這也確實是問題,那該怎麼冒險呢?”

“冒險也只是手段,”我笑了,“你比較善於內歸因,如果外界有什麼負向的反饋,你都會歸於自己的能力不行。然後就回去憋著練能力,但是忽略了反饋本身的意義。”我頓了頓,“我們重新來設計一個計劃吧,讓你的步子再小一些,從反饋中學習,保持方向,不斷調整。”

於是,我們一起分析了在她熟悉的領域,如何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業務空間,如何透過承擔更多責任來提升自己的資源駕馭能力,並提升格局和平臺。其實就是幾句秘訣:

嘗試不同的業務模組,從而拓展業務能力,雖然有可能失敗;

嘗試進行系統化整合和呈現,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高度,雖然有可能很難;

嘗試主導新的專案,從而探索自己能力的可能性,雖然有可能遇挫;

嘗試進入非本領域的圈子,從而拓展職業視野和人脈圈,雖然有可能不適應。

最重要的關鍵是:不要忽略走向成功的中間步驟。

看了看錶,時間差不多了。我最後做了一點提醒:

“李潔,生涯中職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要考慮到自己的其他角色,就像是你的生活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計劃來過一樣,你也不可能期待著先工作再考慮生活。處理生涯中各種角色之間的關係,或許是現在你就需要考慮的問題。”

她似乎明白了。

轉彎看見

職業進入平臺期的時候,就一定需要新的方式來實現發展的突破:嘗試做不同的事,嘗試接觸不同的人,嘗試發展新的能力。這樣的嘗試雖然有一些冒險,但是值得。人們會在這樣的嘗試中看到新的可能性,以及新的否定性,產生新的連結,成長為新的自我。

從戰士到將軍

這個社會對職業的追求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一種是追求把職業做到極致,精益求精,信奉“匠人如神”;另一種是追求職業的多樣化,不斷嘗試,不斷轉換,不斷出彩,成為明星。

如果可以一以貫之,那麼人生就少了很多煩惱。但是,往往人們在“安全”之後,就想“成就”,“成就”夠了,就想“自由”。

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走著走著,就迷茫了

麗萍是一個30歲出頭的職場“白骨精”,有豐富的企業融資經驗,光鮮的企業名頭,耀眼的教育背景,被很多人視作“成功人士”。她約我諮詢的時候,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焦慮:能不能儘快約上諮詢?

在一個夏日的午後,麗萍如約而至。齊耳短髮,紫紅色亮麗的商務套裝,白色的高跟鞋,處處顯得那麼幹練。我請她坐下,瞄了一眼諮詢材料後,還是請她再說說諮詢的訴求:“我看到你說希望透過諮詢瞭解自己的潛能,能不能具體說說?”我知道,瞭解潛能不是目的,不能簡單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我特別想知道自己最適合幹什麼。”麗萍頓了頓,看到我期待她繼續說下去的眼神,她補充了一句,“就目前這份職業來說,我應該是很滿意了。但我就是還想知道,有沒有我更適合的職業或者崗位?”

麗萍又停了下來。我知道,她在等我。

我點了點頭說:“說說你的這份職業。”我必須把她拉回來。

“說什麼?”麗萍一愣,顯然沒有收到我的邀請。我調整了問題,“做了這麼多年,你喜歡你的職業嗎?”

“一直沒太想這個問題。大學畢業就入了這行,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是想怎麼把工作做好。做著做著,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麗萍很真誠地說起了職業,“這些年也不容易,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傻妞開始,一點點做起來,就是有股子闖勁。慢慢地適應了工作,到後來,能獨當一面,再後來,經歷了各種行業變遷、公司危機,種種歷練之後,終於有自信了。”

麗萍忽然轉移了話題,“不過,最近總在想一個問題:我只能做這個職業嗎?我怎麼感覺我和企業、和行業繫結了呢?忽然有一種危機感,如果不做這個工作,如果不在這個圈子裡混,我還能做什麼呢?我能不能自己獨立生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