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奔跑在路上—用正確的姿勢衝刺(1 / 8)

小說:在人生拐角處 作者:趙昂

愛好也能成正職(上)

有人問我:“你做諮詢師,有沒有過無力感?那種無法幫助到別人的無力感?當別人對你的諮詢評價不好的時候,你有沒有過失落,甚至憤怒?”

我回答:“有過,而且很深刻。那也是我成為資深諮詢師的原因。”

王爾德說過,經驗是每個人為自己的錯誤取的名字。

我曾經把自己當作一個拯救者,希望拯救別人於水火之中,而且因為能力強、經歷多,確實做得還不錯。在來詢者的讚譽中,我也享受著美妙的成就感。直到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無力感和被人否定評價的時候,我才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位置:我不過就是靠了些自己的經驗和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以及抽象出來的理論試圖幫助別人的一個匠人而已。

有些事,我無能為力,我也當然可以無能為力!我的諮詢並不神奇,更不是為了神奇得讓人驚歎,產生醍醐灌頂之感。所以,我很接納自己的無能,但不覺無力,因為“全能”本就不是我一定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也很接納來詢者這樣評價“似乎沒什麼效果”“沒有我想象的好”,是的,或許在別處,在某時,有更適合你的資源。

順勢而為,不是為了省力,而是因為自知之明。

糾結源於心急

順勢而為,也是我希望傳遞出去的理念。

有一次,我接到這樣一個個案:小魏,女,30歲,未婚,在上海工作,室內設計專業,做過設計師。愛好藝術,喜歡電影、繪畫、音樂。英語很好,現在兼職做託福老師。在諮詢收納表的最後,“你有什麼希望告訴諮詢師”這一欄裡,我看到的詞彙是:homosexual。

我的詞彙量告訴我,這個詞的意思是:同性戀。

作為一名諮詢師,我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同性戀的生涯諮詢案例了,這個群體的職業發展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也沒什麼奇特的地方。

小魏的困惑並不難解決。

我們一起分析了她的職業現狀,在很多人看來,小魏過得也算是比較舒服了。雖然是兼職,但也沒有“正職”,花了大量時間做培訓,收入可以,做老師也受人尊敬,英語也被人認為是一種硬技能。但她糾結的是,教英語對她來說只是一種謀生手段,而自己似乎更喜歡藝術,很陶醉於電影、繪畫、音樂,而這幾個方面又都僅僅是愛好,充其量是一個超級發燒友。有沒有可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成職業呢?

我理解她,之所以糾結,是因為自己被兩股力量拉扯著:一方面覺得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此生就是白活了;另一方面,又覺得無論是年齡、資質、積累都不佔優勢。於是,就會心急,急火攻心,變得怎麼做都不對了。

結,得從心急這裡解。

解開糾結的方法也很簡單:要麼放棄,相忘於江湖;要麼認真撿起來,十年磨一劍。

道理都懂,我卻不能這麼說。做起來很簡單,關鍵是,為什麼?

那些讓人陶醉又無奈的愛好

我和小魏逐條分析她的愛好,讓她描繪和各種愛好相處的經歷,以及如果真的把這個愛好變成職業了,理想的狀態是什麼。

小魏告訴我,她最喜歡電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就把電影當作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電影院看,也自己在家看。她甚至認為自己對電影的喜愛有些“偏執”了,每次看電影前,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像朝聖般專注,有些電影甚至會看上幾遍十幾遍。她感覺得到電影中人物的呼吸,感覺得到電影中那些直指人心的東西。

小魏喜歡看影評,有時候自己也會寫一點,有那麼一兩篇發在豆瓣上的影評、推薦電影,關注度還蠻高的。小魏對電影就是喜歡,但是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沒學過任何一項和電影沾邊的專業或技術,不懂編劇,不懂攝影,不懂表演,不懂導演,就是懂電影。

如果有一天能做一些與電影相關的工作,看著一部部影片的製作、上映,體驗著不同的故事,小魏就滿意了。

看得出來,描述的時候,小魏陶醉了,陶醉於自己根本看不清景象的感覺裡。

她接著說音樂,說各種各樣讓人輕狂,讓人憂鬱,讓人喜悅,讓人沉靜的音樂。想了想,小魏確實找不到可以和自己的經驗連結的工作方式。“或許,每天有時間聽聽音樂就很好了,這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小魏滿足了。

我看過諮詢收納表,在那裡面,小魏描述了一件讓自己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初中的時候,因為一次偶然的臨摹,她畫的一幅漫畫被傳遍全班,那時候的她特驕傲。後來得到老師的鼓勵,學了一段時間素描,再後來還學了室內設計,只是畢業後發現學了室內設計根本做不了設計,一般人家裝的時候都不會為設計買單,而自己的能力又還沒能做到設計師的水平,只能靠以設計為名賣賣材料過活,那不是設計,是銷售,是“會忽悠”的農民工。

“現在,你還喜歡繪畫嗎?喜歡設計嗎?”我問小魏。

“喜歡,但是恐怕也是做不了了吧?其實,我也有設計師的夢想,我對國外設計師的職業狀態非常向往,外國人普遍的審美品位比較高,都很看重室內設計,如果能做一名真正的設計師就好了。”小魏回答道。

把愛好落實到計劃

“現在,有了電影、音樂、繪畫等方面的愛好,我看得出來,你希望追求的不僅是一種職業,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有對美和創造力的追求。你覺得是這樣的嗎?”我探詢道。

“是的是的。”小魏頻頻點頭。

“那麼,還有沒有別的你想過的,類似能實現你的這些追求的職業或者工作方式?”我繼續問。

“趙昂老師,你說還有哪些呢?”她反問我,“我喜歡的就是這些藝術性的表達和表現。”

諮詢師經常被當作可以回答十萬個為什麼的“白鬍子老爺爺”,特別是關於職場資訊方面的。這也無可厚非,要不諮詢什麼呢?

對資訊的關注,有的時候,諮詢師比諮詢客戶更迫切,不是說人們總會關注自己缺失的嗎?因為他們缺這個。然而事實是,對80%的資訊,任何一個人只要下點功夫就可以從網路上找到,15%的資訊屬於非常個性化的,需要找真正的行業資深人士聊,才能獲得。而剩餘的5%的資訊,一般是關於商業機密或者真正的行業趨勢的,你不知道很正常,如果能透過諮詢獲得,就太廉價了。至於諮詢師,也不必要強行將自己偽裝成一個無所不知的查詢機器。

這是一個基本判斷,人們最缺的不是資訊,而是對資訊的重整和使用。

“根據你能想到的興趣愛好,我們已經可以得出一些具體的可能性了,我們不妨先在這些可能性中探索。你沒關注過的領域,可能還不是你目前需要涉及的。”

小魏同意了。

我列舉了幾類職業,引發了小魏的思考:影評人、編劇、製片人、自媒體、設計師。不僅僅是列舉,我和小魏整整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逐一探討每個選項。其中,我看到小魏對有些選項基本是陌生的,只是聽說過而已,比如製片人;有些選項有太多的尷尬,比如設計師;有些選項前途未卜,比如影評人。就像中醫的按摩一樣,我們逐一找到每種可能性的糾結點,疏通開了,下一步行動自然也就計劃出來了。最終,小魏列出了自己的計劃:

靠教英語掙錢謀生,業餘時間做設計,爭取混進理想的設計圈,同步提升設計能力,有可能就去進修。把空餘時間留給自己的愛好,並且要聚焦,爭取玩出專業水平,多寫影評,堅持不懈,有時間就做自媒體。

回到最初,這樣的計劃有“去心火,安心神”的功效。

這一切看上去還很務實,我們把計劃制訂到了細節上。

小魏的表情也有些放鬆了,但我似乎在小魏的眼神裡看出了一些欲言又止。“小魏,你看,我們的計劃已經清晰了,關於職業發展,你還有什麼困惑嗎?”我問她。

“在收納表裡我也寫了,人際關係也是我希望在諮詢中解決的話題。”小魏似乎是鼓足了勇氣的。

我看了看錶,已經快兩個小時了。“這樣吧,我們的時間差不多了,時間太長不利於諮詢效果,你先回去完成我們的作業。下次諮詢的時候,我們專門探討職場人際關係問題,我建議你把平時遇到的職場人際關係問題的具體表現事情寫出來,這樣我們下次諮詢的時候更有針對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