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父子眼對眼

趙桓也是滿腹心事,由朱遠山陪著,到了延福宮,讓朱遠山在外等候,自有小黃門頭前引進。

趙佶還是蠻會享受的,延福宮裡熱烘烘的,到處彌散著墨香,一聞,便知是徽州李墨,知道自己這個爹爹又在縱情書畫,自己卻在前邊受了一肚子腌臢之氣。

心裡想,腳底下卻趨前一步揖禮,嘴上卻恭恭敬敬問安道“阿爹安康。”又衝鄭太后揖禮道“娘娘安康。”

趙佶哼了一聲,算是回答,看到趙桓一臉的疲倦,也有不忍,一指旁邊,說道“大哥兒也辛苦啦,坐吧。”

鄭太后指揮著小黃門上座看茶後,便迴避退了出去。趙佶問道“今日前來,可有事?”

趙桓張了張嘴,卻不知道從何開口,過了一會兒,才說道“今日金使楊天吉進宮,帶來了金人的口諭,要我們加快根括銀的送達,阿爹知道,朝廷能蒐羅的,都蒐羅完畢,就連民間,也幾近刮地三尺了,無奈金人胃口太大,兒臣無力,卻不知如何應對。”

趙佶嘆了口氣,說道“大宋一百多年的基業,恐怕葬送在你我手裡啊,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趙桓喃喃道“只是金銀一事,倒也罷了,可今天楊天吉還言道,言道,如果根括官員不盡職盡力,那就讓金兵兒郎們親自進城來取,還說,自今日起,要加快一干官員幹戾人(宋朝主戰一派)家屬人質的押送度,遣送諸位王爺帳前聽用,最後,最後……”

“最後還說什麼?你今天怎麼吞吞吐吐的!”趙佶有些不悅。

“金兵二酋還說,既要和談,就要有誠意,豈不聞和親之舉,最好不過。他們要帝姬們……”趙桓實在是說不下去了。

“你答應了?”趙佶急切問道。

“倒是還沒有,只是告訴楊天吉,茲事體大,還需商議商議。不過,我看楊天吉的話頭裡,那個二皇子早有此意,聽聞這個二皇子斡離不,最是好色,只怕拖延不了幾日。”

“哼,哼!好,好……你官家做了不到一年,降書寫了、大把的金銀送了、江山眼看就沒了,看看你幹得好事。現在、現在……連自己親妹子也護不住,都要送給金人啦,好啊,好……”趙佶一時氣得哆哆嗦嗦,連話也說不出來,一跤跌在交椅上兩眼直翻。

趙桓嚇壞了,正欲上前,躲在後面的鄭太后也顧不上了,急忙跑出來,衝趙桓擺擺手,親自在趙佶胸口推拿了幾下,趙佶一口氣喘上來,翻了一眼趙桓,卻沒有再說話。

趙桓也是窩火,只能在心裡腹誹自己的老爹,“換上你,不見得比我強到哪兒去。當初是誰急急忙忙的傳位的,您不也怕死嗎?換上你,恐怕也得籤降書順表,我這還想著法子轉圜呢?大漢朝那麼強大,不也昭君出塞嗎?只是,這他媽的,這不是和親,這是逼親,不,是搶親!直娘賊的……”趙桓現自己,自從和曹輔接觸,學會罵娘了,當然,是在心裡罵幾句,當今官家的臉面,還是要的。

想到曹輔,趙桓心裡一動,表面上卻沒有絲毫流露。只是近前一步,低聲說道“阿爹,大郎也不願意如此,才極力推脫轉圜,只是看這樣子,拖延不了多長時間,其餘妹妹,年齡尚小,金人目的不是她們;倒是提到了福金,還有嬛嬛,這幾個年長姐妹,我再想想法子,看看能否搭救出去。”說到底,畢竟是親妹妹,真要是送到金兵大營,用腳後跟想想,也知道是什麼後果,這才想起趙構,為什麼從第一次趙子亮捎信給自己開始,就一直讓自己先把妹妹們送出去,看來,九哥想得還是長遠。

趙佶忽地坐起,倒把一旁的鄭太后嚇一跳,急忙扶起,趙佶低聲道“大哥,九哥在外可有訊息?”

趙桓一愣,心裡驟然一緊,趙構第一次遣趙子明秘密潛入,趙桓事後和趙佶說過,對敕封趙構天下兵馬大元帥,趙佶也是同意,還說趙桓做得不錯。可曹輔這條線,可沒有和任何人說,靖安司倒是都知道,但並不知道里面真正的內幕,今天,趙佶突然問,是試探,還是真的知曉?

趙桓也是腦子反應極快,迅判斷,趙佶雖然知道趙構在外,但具體知道多少,可能並不是很多,現在事遇兇險,應該是急病亂投醫之舉。

他低聲回道“今天,本來也是要和阿爹說說九哥兒的事情。九哥兒在外,可是闖出了偌大的名頭,前幾日在中山府,全殲了撻攋韶合聯軍五萬多人,撻攋韶合殞命當場。只是這個訊息,還不能公開透露,我懷疑,這次二位金兵元帥突然加緊催促,八成和這件事有關,阿爹知曉就好,還不能傳出去。”又轉頭叮囑鄭太后“娘娘也要把緊口風,萬不可透露出去。”

鄭太后點點頭,低聲道“我知道應該怎麼做,這麼好的訊息,應該讓韋賢妃知曉才好,十一郎怎麼看?”

趙佶思忖一下,點點頭說道“只是韋賢妃一人吧,康王府不要去打擾,以免引起金人注意。”

又對趙桓說道“你且放手去做,能做點什麼,總比什麼也不做強,你不能出面,金人盯著皇宮很緊,哪個朱遠山來了沒有?”

“來了,在外面候著。”趙桓不知道怎麼突然問起朱遠山來。

“讓他進來,我有幾句話對他說。”趙佶坐直身子,臉色已經恢復正常。

朱遠山沒想到召見自己,進來之後,急忙低著頭快步趨前,磕頭見禮後,恭順地站在一邊,等候趙佶問話。

趙佶開口卻說道“朱遠山,你是大觀二年(11o8年),官家當時晉爵定王的時候,就入府伺候的吧。是朱皇后的遠親,還是天一觀仙逝的觀主一全真人的閉門弟子,當初,還是向太后指名讓你進王府伺候的,一晃,快二十年了吧。看看你,頭也花白了,可年齡有……”

“回太上皇,小的虛齒三十四歲,太上皇真是好記性。”

“三十四歲?有點顯老了,都是操心操的,我也是有些戀舊而已。你這幾年差事辦得不錯,大哥兒沒少提到你,可見,你除了忠心,能力還是有的。那個梁方平和黃經臣的事兒,是你處理的吧?”

朱遠山聽到梁方平、黃經臣二人的名字,冷汗一下子就出來了,連趙桓站在旁邊,都心裡一哆嗦,卻一句話不敢說。

朱遠山撩袍跪下,身子伏在地上,頭重重磕在地上“咚”的一聲,卻什麼也不說。

梁、黃二人,都是趙佶和鄭太后曾經寵信的內侍,趙桓繼位大統後,隨著第一次宋金危機的緩和,趙佶和趙桓在權力爭奪上,曾經出現過一段白熱化階段,雖說趙佶已經退位,但趙佶本身上位多年,退位是情急之下的無奈之舉。自己吃喝玩樂、縱情聲色,享受了過多的權力帶來的好處,一但局勢風平浪靜,難免心思活泛起來,加上樑、黃二人時不時地吹點小風,趙佶盡然帝心又起,開始處處對趙桓指手畫腳起來。

趙桓好不容易上位,承繼大統,雖說接手的是個爛攤子,但好歹也是皇位,坐上去了,誰肯讓出來,親弟兄不行,父子,也不行。

但對趙佶,不能怎麼著,但對下面攛掇鼓搗的中宮內官,動起手來卻毫不手軟,這件事,趙桓是囑咐朱遠山辦的,而且辦得滴水不漏,手腕鐵血,涉及包括梁、黃二人在內,一共十三人,包括五名朱紫(宋元豐朝服改制,六品以上著硃色,四品以上著紫色)高官,全部被清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成了當時有名的懸案之一。

現在突然趙佶翻起舊賬,而且一語中的,指明此事幕後經手者就是朱遠山,這要幹什麼,清算嗎?趙桓有點後怕,自己只顧著國家大事,也沒有多想,早知道,就不來了。

看到朱遠山跪伏在地,趙桓臉色轉圜不定,趙佶笑了,說道“你們緊張什麼,我又沒有說什麼。我不說,不等於我不知道。就事論事,大哥兒,你攤上了一個好手下,站在你的角度,我也得讚一聲,朱遠山的差事,辦得漂亮。朱遠山,滾起來吧,我要是秋後算賬,你還能活蹦亂跳的。不過,有你在,一些事,還真就好辦一些,起來吧,好好伺候你的主子,辦好差事就行啦。”這是在定調子,那件事情,已經過去了。

朱遠山顫巍巍爬起來,再次揖禮道“小的謝過太上皇。”

趙佶對趙桓說道“我大宋一朝,歷經國祚一百多年,豈是區區番夷所能亡種滅國,你不要有什麼顧慮,九哥在外,就讓他在外邊折騰,折騰得越大越好。三哥、四哥等諸哥,恐怕早在金人眼裡盯著,不好辦。至於妹妹們的事,趁現在二酋還沒有逼迫甚急,你交給朱遠山去辦,外面,不是還有靖安司嗎。朱遠山,我能信你嗎?”

“朱遠山萬死不辭,定不負太上皇所託。”

“好,大哥兒,凡是搭救出去的,一併送九哥兒處安置。”趙佶畢竟官家出身,還是有些上位者的魄力和膽識的。

趙桓告別趙佶,回到福寧宮。不久,朱遠山出宮而去。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