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豈是蓬蒿人

太子趙湛雖然只有十來歲,但心智的成熟,遠遠過了他的實際年齡。

剛開始被劫,趙湛的心裡那是七上八下,好不容易脫離虎口(他可不知道是完顏希尹一石三鳥的毒計),還沒有從喜悅的心情中緩過勁兒,就又落入“虎口”(剛開始他也不知道,這個“虎口”卻是最安全的)。

好在自靖難伊始,趙湛就在心裡已經做好了心裡準備,知道自己的父皇,也是被逼繼位,否則,這九五之尊,怎麼會在太上皇春秋鼎盛之際,忽然傳位太子趙桓?他爹當上了大宋官家,自己順理成章就做了太子。但關鍵是,這個時候的官家和太子,都是坐在火盆上的,哪個位子都是滾燙滾燙的,不是那麼好坐。

風雨經歷,坎坷人生,造就了趙湛冷靜、沉穩的心態,十幾歲的孩子,根本左右不了大局,只是一個名頭在哪裡,有什麼用?自己的父皇,在金兵大營,還不是被二酋呼來喝去,毫無顏面。堂堂一國之君,居然連溫飽,都要臣子私下冒著生命危險照顧,哪有尊嚴二字?自己,就更算不上什麼,一個十來歲的孩子,還要父皇偷偷省下一口炊餅,捎給自己,父子情深,也讓滿朝文物無顏面對。君憂臣辱,君辱臣死,吏部侍郎李若水為君請命,慘遭金兵毒手,自己的父皇,也只有嘆息抹淚的份兒,亡國之君,亡國之臣,這份恥辱,已經深深烙在趙湛的心裡。

當初,趙佶倒是對趙湛垂愛有加,不時留在延福宮陪伴,或指點經書子集,或輔導琴棋書畫,倒是一個合格的爺爺,在盡心輔導孫兒功課,潛移默化之下,趙佶的一些治國理念和思想,也感染著趙湛。

趙佶比趙桓骨子裡更強勢一些,雖然這父子倆在金兵壓境下,沒有硬挺,求和換來短暫的安逸,但面對豺狼虎豹,這樣做,只能一次次撐大金兵的胃口,貪得無厭,任由索取。

趙湛曾天真地問趙佶道“為什麼不去打?”

趙佶兩手一攤,無奈說道“打不過,奈何?”

一句“打不過”和當時趙佶無奈的神態,牢牢刻畫在趙湛腦海裡,那時候,趙湛第一個念頭就是“誰能打過金兵,一定是個好官。”

趙桓雖然沒有向趙湛透露出什麼,但趙湛的東宮太子太傅卻是樞密使孫傅,倒是時不常透露一些訊息,尤其是康王趙構最近一段時期的豐功偉績,不時傳入趙湛耳朵裡,自己在東宮,最佩服兩人,一是鄆王趙楷,二是康王趙構,這兩位王叔,一文一武,自小就是趙湛仰慕的物件。尤其是康王趙構,趙湛在有心蒐集之下,居然現這位九叔很不簡單,出京之際,自己還見過一面,自此,便再沒有見過,但耳邊傳遞過來最多的,卻是九叔的故事,趙桓甚至有一日在福寧宮狂笑不止,太子悄悄問官家總管朱遠山什麼事,能讓父皇如此失態。朱遠山悄悄告訴他,康王大帥府大捷,中山府斬殺金兵五萬。頓時,一個英雄的九王叔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趙湛小小的身軀裡,隨著趙湛刻意的打聽,這個英雄的形象,也越來越偉岸無比。

趙湛自上了伏牛山(當然,他自己尚且不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龍池頂,和警衛接觸的這段時間裡,他心裡的謎團,逐漸變得越來越清晰。

先,這夥人絕對不會傷害他,還對他很客氣,幾乎有求必應,這一定是背後之人的命令,能讓這些驍勇之人俯稱臣、惟命是從,定是非凡之人。

其次,哪裡還有綁匪教“肉票”習武強身之技的?而且督促嚴格、教學嚴厲,稍有懈怠,就是懲戒不斷。趙湛覺得,即使在東宮,少師、少傅的教諭,也沒有這麼嚴厲,這是真打,很疼的,但也真是能學到東西,嚴師出高徒,也就是如此吧。

最後,是他在半夜裡,尿急,還不等起床,就隱隱約約聽到自己居住的洞室外,輕微的話語“小官人最近如何?也難為了他,住慣了東宮,也不知習慣不習慣這裡的洞子?”就是這麼一句話,讓他聽得明明白白,他自己可不知道,隨著打坐練氣,他的聽覺、視覺等感官,比平時要靈敏得多,這才聽清楚外面來人的對話。

對方既然知道自己是太子,又對自己關愛有加、嚴厲要求,這種既像父親、又像兄長的感覺,一下子讓他想到了九王叔,一定是他,這天底下,除了自己的九王叔,誰能捨得如此代價救出自己,又把自己安排到這麼一個安全的地方,還派人穩妥地保護自己,教給自己存身立命的一身武藝,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這,才是最好得照顧。

這個念頭一有,就再也抹不去。索性聽從九王叔的安排,每天按時功課,從不叫苦叫累,比起被擄到北番,這裡,就是天堂!

趙構要是知道趙湛僅僅憑著這些蛛絲馬跡,就嚴絲合縫地推斷出是自己“綁架”了自己的太子小侄子,會不會產生妖孽的念頭來?

不過,今天好像有點不大對勁兒,下半晌的功課換了一個師父,一個身材稍微矮一點的精瘦漢子,不是教自己打坐練氣的師父了。刀子,也換成了真刀,只不過,和那柄木刀大小、分量一般無二,教自己翻來覆去只是一招,叫做什麼“蠍尾鉤”,就是刀把反握,反手後撩,招式雖然簡單,但腰、腿、身、法、步、肩、臂、手、腕、指……身體的每一處,都要協調勁兒,犀利無比,加上這柄削鐵如泥的短刀,趙湛斷定,只要撩上,就是開膛破肚,手段毒辣。

好在木刀訓練多日,這柄短刀在手,倒也沒什麼差別,唯一不同的是,矮個子師父在教自己的時候,上躥下跳,盡力避開刀鋒,可見,他對這把刀,也是有些忌憚。

笑話,這可是趙構專門為太子量身打造的一柄雪花鑌鐵利刃——“龍牙”,看不見刀身上的雲紋流蘇,流淌著錦緞一般的光澤。趙構對自己的小侄子,可是上心呵護得緊著呢。

臨走,矮個子師父叮囑道“今晚無論外面聽見什麼,都不要出來。只要進去人,就用這‘蠍尾鉤’招呼他。我們進來是要打招呼的,口令是‘黎明’,回令是‘曙光’,小官人定要記得清楚才行。”

趙湛點點頭,沒說什麼,只是再次埋頭練習那一招“蠍尾鉤”。

山洞內外,無疑增加了守衛的兵力,不僅人數增加了,而且增加的人手,也比以前的守衛更加神秘和力量,手裡面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長短都有,只不過,每個人的後腰上,都掛著製作精良的手弩,腰袢,插著同樣的一柄短刀,渾身被黑衣籠罩著,怎麼也掩蓋不住身上的那股子殺氣。

外鬆內緊,山洞內增加了一組龍衛,而外圍,除了迷惑對手的明哨外,有意透露出幾處暗哨的位置,在這有意和無意中,佈下迷魂陣,左吉是要調大魚的,小魚小蝦,才提不起他的胃口。

明慧一行四人,是在傍晚時分,下了山,一路上急匆匆的的腳步,絲毫掩飾不了內心的激動和興奮。明慧更是意氣風,這次自己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宗印大人應該有豐厚的賞賜等著自己才是。

現在。隆德府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局面,範致虛的六、七萬大軍駐紮在隆德府,而馬擴的飛豹軍團也駐紮在隆德府,不過,一個在城西,一個在東北,又互不統屬,隆德府知府張確卻接到劉浩轉來的大帥府軍令,範致虛大軍的軍需供應,按常例供應就是,隆德府平時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是大帥府的軍事計劃。

張確可不知道這裡面的彎彎繞,趙構不敢言明,就是怕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都是大宋的元氣,不能輕易有所損傷,能兵不血刃拿下範致虛所部,那是最好,即使動手,也要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引而不、威懾攻心,才是上策。

你不,不等於別人不。一而不可收,就是現在宗印的手段,他是要死死拖著範致虛跳下這個火坑的。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