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相煎何太急

趙構在黎明時分,接到軍報,涇原路經略使席貢求見,已在興慶宮外等候。

趙構已經移駐長安城興慶宮,這是李隆基登基前的王宮,俗稱南內。這個地方位於興慶坊,本是城中城,又緊挨著東城門明德門,無論防守還是撤退,都迅捷得很。趙構在城外,駐紮著老十三的踏陣軍二萬人,由趙子明權制都統制,老十三為副都統制。興慶宮,由高進帶領著近衛營把守,龍一率龍衛最裡層護衛,可以說是萬無一失。

為了安全起見,錢蓋以陝西宣撫副使、永興軍路經略副使的名義,給永興軍路兵馬都總管龐化寫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我現在和康王殿下在一起。看好自己的兵,沒有大帥府軍令,不得擅動一兵一卒。”龐化是錢蓋在宣撫使位置上一手提起來的一路兵馬總管,別人的話或許不聽,但錢蓋的話,好使。

龐化也是八面玲瓏的主兒,接到老上級的書信,雖然只有寥寥幾筆,但透露出的訊息卻不少,他急忙把自己的智囊,兵馬記事參軍葉知秋找來,掏出書信遞給他,說道“一寒兄可有教我?”

葉知秋是一個身材略微高大的胖子,乍一看,像一尊彌勒佛一樣。他掃了一眼書信,有遞還給龐化,略一沉思,說道“怕是有什麼變故,現在範大人在外未歸,錢大人卻在康王殿下哪裡,這很耐人尋味啊?莫不是……”饒是葉落秋自詡是無雙謀士,細細琢磨,也是嚇出一身冷汗,這要是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恐怕,在這‘不得擅動一兵一卒’一句話上,藏著禪機。”葉知秋一語中的。

“錢大人既然和王爺在一起,這就應該是王爺的意思,只不過王爺睿智,借錢大人的口說出來而已,這是給足咱西軍的面子啊。大人,動,就是死!不動,就是活!正所謂不動是動,動是不動,這裡面陰陽互換,生死瞬間,可就在咱們一念之間。王爺既然不讓動,自然有動的人,就不勞咱們費心,別給王爺添亂就成。”

龐化點點頭,對葉知秋說道“即刻傳令下面都鈐轄以下各級節制,沒有我的命令,不許擅動一兵一卒。明天開始,一天四操三點名,無故不到者,軍法伺候。你我現在就動身,前往各地巡查都監,順便,老夫子,你拿出一個這兩天的章程來,要重獎下面做得好的隊伍,咱們就這樣一直練下去,練到王爺軍令下達為止。”

龐化馬上想到了應對之策,這是最好的圈攏軍隊的做法,圈在一起,每天練個半死,還有花紅獎勵,誰還有別的心思。

這邊剛剛佈置完畢,就接到席貢求見的稟報。趙構心裡也是暗自鬆了一口氣,陝西六路,至少三路無虞,永興軍路也得到龐化的彙報,趙構很是欣慰,心裡暗暗留意到了龐化這個兵馬總管,小子不錯,很上路。

席貢的到來,讓趙構心中最大的一塊石頭落地。梁景的暗界,已經把陝西六路的情況摸了個透,包括席貢精銳的三萬邊騎,這支力量,才是左右戰局的支柱力量,趙構最壞處打算,如果席貢倒向範致虛,無奈之下,只有調集劉浩和趙子明的兩個軍團西進,來解決西軍問題,但趙子明的麒麟軍團這麼大的動作,難免會影響東京汴梁的穩定,可謂牽一而動全身,不到萬不得己,趙構不會採取這個策略,所有,關鍵的節點,在於席貢的態度,現在看來,席貢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席貢從興慶宮走出來的時候,已經過了午時,趙構留席貢共進了午餐,臨走的時候,不知道趙構從何渠道,得知下月初九是老夫人七十壽誕,下令,從隨軍攜帶的大名朝露三寶中,送給席貢一百壇三醉,五十壇二香,以作賀壽之禮。席貢高興地直搓雙手。這酒,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已經成了身份的象徵,剛剛在陝西流行,一經推出,這麼入口烈喉、回味醇香的好酒,馬上受到西北豪爽漢子的萬分推崇。請客,誰有幾瓶大名朝露三醉,已經是天大的臉面,能喝上二香的,可不是官職和金錢的問題,所以,席貢覺得,王爺的這份賀禮,已經成為陝西六路的獨一份的榮耀。

席貢是個大孝子,趙構這一手,可實打實擊在席貢的軟肋,別的不說,只是老夫人得知事情原委,一句話,席貢就是趙構的死黨分子。趙構一百五十罈美酒,收復西軍最有實力的地方軍閥,誰才是大贏家呢?

當席貢拍著胸脯表示,自己的三萬鐵騎十日之內,就能兵臨京兆府,趙構笑道“我要你的涇原路西軍,給我看好西大門就行,和李繼宗,要處理好關係,以前的策略,非常好,記住,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只要對當下大宋有利,你就放手去做,不要說酒,就是鐵器,給他一些,又何妨?”

趙構不能告訴他,以後,會大力展熱兵器,冷兵器,現在只是一個過渡階段,按目前世界上的水平,自己有信心,甩出別人一大截,既然如此,用少量的西夏急需的物品,換來五到十年的和平,怎麼算,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席貢第一次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他要迫切回去消化趙構給他大腦裡強塞進去的東西,第一次從心裡覺得,自己的老母親對自己的呵斥,是那麼美妙動聽。

趙構又特批給席貢五十箱三醉,告訴他,儘管和李繼宗搞好關係,從席貢的口中,得知,這個李繼宗也是西夏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在西夏高層,有很重的話語權,但這個時候,正是西夏小梁太后專制時期,李繼宗作為西夏党項族貴族、西夏樞密院副使,卻不願意糾纏在西夏內訌中,請命駐守邊陲,擔任西夏卓囉和南軍司、西壽保泰軍司、靜塞軍司三司都帥,做起了封疆大吏,不論是誰主政,都離不開他,他手下,匯聚了西夏近一半精兵擒生軍,這是野戰軍主力,別聽說西夏皇家衛隊的質子軍(類似於大宋禁軍)號稱西夏第一軍,那只是名稱,西夏真正有戰鬥力的部隊,就是邊疆精銳擒生軍,鐵鷂子是斥候精銳,潑喜軍類似於趙構的特戰部隊,西夏能大宋、大遼、金國,包括後來的崛起的蒙古大軍中得以生存下來,沒有幾支敢打硬仗的騎兵,早就亡國滅種了。

李繼宗不僅是個軍事人才,還具有很強的政治頭腦,他知道,現在和大宋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和平共處,就是西夏的復興機會,一面是大金虎視眈眈,一面是和大宋幾代恩仇,要避免兩線作戰,只有韜光養晦,避免邊疆爭端再起,這一點,李繼宗看得明明白白,所以,才和大宋保持著將近十來年的不進不退的局面,已屬不易。大宋需要抵擋住金兵的南侵,西夏需要內部穩定下來,彼此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至於十年、還是二十年後,西夏和大宋是戰是和,那就看彼此的展和政治戰略了。

趙構正是敏銳地看到這一點,才放手讓席貢去做,歷史的先知和未來的先決,註定趙構一定會採取搶先佈局的戰略,時不我待,面對所有的這些歷史大咖,趙構絲毫不敢鬆懈一分。

趙構分別召見了秦風路經略使趙點、鄜延路經略使張深,一方面,讓這兩個一方大員彙報一下自己轄區的工作,重要的是,要統一思想。抓思想建設,這是後世人民軍隊走向成功的不二法寶,趙構自然深知這個道理。範致虛就是因為思想出現問題,立場不夠堅定,晚節不保,這是教訓。趙構不想看到和聽到,自己謀篇佈局的開端,實現自己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過程中,內部出現不和諧的畫面和聲音。

趙點是趙氏宗室,因為帶兵在外,逃過一劫;張深,四川人,崇寧元年進士,曾任夔州路轉運使,後調任鄜延路經略使,也是文臣出身,但頗有傲骨,和唐重關係甚好。言談舉止中,透出其穩重、心細、善惡分明的性格。曾建言範致虛勤王三策,其中之一就是兵分三路,一路虛兵和婁室周旋於潼關城下,一路北上切斷金兵糧道,三路南下,繞路勤王開封府。可惜,範致虛聽信宗印之言,一心想殺敗完顏婁室,解決後患,卻打成了膠著之態勢,再想抽身,已經晚了。

趙點、張深徹底表明了自己跟隨趙構的決心,甚至表示大軍可以駐紮在京兆府南北兩門,以防不測,趙構笑著說“你們各自還有各自的任務,永興軍路乃西北重地,是西北和內地的第一道屏障,擔負著北防西夏的重任,回去以後,可以和涇原路席貢多加聯絡,互通有無,確保陝西六路安全。”

這邊剛剛安排妥當,左吉的戰報就到了。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