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顧汾

一聽到顧汾,華青雲的臉色頓時沉下來。顧汾雖然掛著刑部尚書的頭銜,但不任實權,這些年更是少入朝堂。老傢伙怎會在這個時候聲?華青雲一介輔,卻對這位朝中老臣難以解釋。

“刑部也是閒的沒事做了,明明有這麼多案件、律例需要處理,居然還有心思操勞皇帝的家事。”華青雲警告蘇克勤,讓他帶領刑部趕緊轉移視線。皇帝秘密處置了康妃,想必不是光彩事。為了大局穩妥和皇帝的臉面,華青雲打算和顧汾親自聊聊。

比起其他的京師官員和朝中要臣,顧汾及其顧府算是顯赫一時。倒不是他坐上尚書的職務,而是“實風四大家”之一,黃傕的門生。當年皇帝天下初定之時,便邀請黃傕、顧笙、唐國望、王炎恪四位大儒入仕朝廷,因為注重“實學”和革新風氣,被人們稱作“實風學派”。他們的思想和政治主張,多迎合那些新興紳商和行商的觀點,並在某種程度上為王啟所接受。

但論起其中最要命的,則是黃傕——反對太祖太宗時期確立下來的獨斷體制,要求恢復宰相制度,公開叫囂廢除《興皇大禮》這一祖訓。因為這件事,皇帝差點將黃傕罷官貶職,還是在唐國望等人的勸諫下才作罷。顧汾,是顧笙的族弟,卻也是黃傕的學生,同樣也承襲黃大儒的不少思想。

比如依律治國,反對專斷,便是黃傕的主要觀點。顧汾幾乎毫無保留地研學下來,並且在律法上有很大的貢獻。天命三十年頒佈制定的《興國商律》,便出自他手。這條商律至今仍在沿用,處理與海外貿易和城市商業相關事務。

然而,在頒佈興國商律後,顧汾就基本上撤出政治舞臺,只是在天命四十三年時重新出任刑部尚書,然後修訂《興皇律》,一直到現在。

於華青雲而言,顧汾不是勳貴藩王,又不是三公,在職權地位上他是高於顧汾一頭的。然而,華青雲仍然以學生的姿態探望先生,態度也恭謹,還帶不少補品。只是,一進入顧府,華青雲就聞見了濃郁的中藥味。

華青雲不禁皺眉,心想顧尚書什麼時候得了重病?還是說老夫人身體有恙?在疑惑中,他在正廳見到了顧汾。“顧尚書,近來可好啊。”問候時,他還不忘打量著顧汾的身體,現不符合自己的印象,依然健康強壯,只是抬頭紋又加深了幾分,展露些猙獰。年歲大了,人總會有的。

“是華輔啊,也別怪下官禮節不周,但年紀大了,不方便動彈。”這話是藉口,畢竟腿腳不便的人,可沒幾個像顧汾這樣,將腿搭在軟榻上,表現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但華青雲還是忍住沒有戳破。

見到華青雲不動聲色,還像個學生一樣在旁邊站著,顧汾微微一笑,便吩咐人給他安排座位,接著,便是正題。“不知道輔前來寒舍,是有什麼事情囑託?”顧汾也就比平國公小了一歲,但長者風頭正盛,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感。就連華青雲這種天天面見皇帝太子的,也不免矮了一頭。

“今天鄙人過來,是希望尚書那邊能管好刑部,畢竟有些事情關乎陛下,沒必要斤斤計較。”華青雲穩住心態,向顧汾傳達一個訊息。康妃的秘密處死,刑部千萬別插手——他知道,顧汾留了不少門生和後輩在刑部、大理寺中,大部分都是心懷公正和關心的青年才俊。但是,他們也多是愣頭青,對這種秘密刑罰並不贊成,這次跑到內閣質詢一番,實在是讓自己難以應付。

華青雲還不知道來龍去脈,不能胡說;但牽扯到皇家,他需要冷靜一番。顧尚書,你也知道,陛下向來不喜歡外人干涉家事的……”

“這叫做家事?這明明和朝廷律法息息相關!”顧汾打斷了輔的話,並生些慍色,“下官記得在二十年前,就與陛下辯論過一番,白衣衛、詔獄、東廠,這都是弊政。歷朝歷代,哪有君主設立這種特務機構,去監視官吏百姓的?我朝以律例治國,卻開了這樣的惡例,實在是讓人心寒!”

這話,顧汾不知道對外人說了多少遍,向來注重律例的他,極力反對像白衣衛、東廠這樣的秘密機構,代行刑務。且不說這些機構在前朝的危害,如今更是彰顯著皇帝的“獨斷”。這與顧汾的理想並不符合。

華青雲理解顧汾所想,但不認同他的理念——在顧汾看來,或者說在“四大家”理想中,皇帝應該是萬民之代表,理應寬仁治國,以律法為器,以百姓為重。這話固然沒錯,但華青雲是一位現實主義者,對顧汾解釋不了太多。

誠然,王啟在位這麼多年沒有大過,算得上一位合格的君主,但能多少貫徹顧汾等人的理念,那是沒辦法衡量的。何況,皇帝本身是一位有主見的統治者,對待天下百姓和江山庶務,有自己的見解。至於白衣衛和詔獄,這不符合顧汾等人的期待,但華青雲非“言官”出身,對這種事阻攔不了。

“你走吧,這件事也別來勸我。”顧汾下達逐客令,不想和華青雲多加辯論,“至於刑部的人,雖是我的學生,但也做不到一呼百應。有什麼事,他們得自己面對,而不是因我出面。”顧汾這話純粹是給皇帝聽得,而非華青雲;但誰都知道,刑部官員跑到內閣求見,尚書“功不可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話至此已經聊死了。

華青雲識趣離開,回到宮中。

孫克勤一副狼狽的模樣,顯然是與本部官員舌戰了幾百回合。這不怨他,孫大人只是右侍郎,在他的上面還有位左侍郎——這位也是顧汾的門生,而且還公開支援刑部和自己“唱反調”。

孫克勤本想用律例和他們爭論幾句,但誰知道他們一句接著一句,讓勢單力薄的孫克勤很快敗下陣來。“輔,下官失敗了……”孫侍郎一臉羞愧,只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律例白讀了,居然連衙門新人都說不過了。

“也不知道陛下是個什麼態度,待我過去觀察一下……”見到孫侍郎灰頭土臉的樣子,華青雲愈覺得這事不能再等了,必須要和皇帝商討一番。其實,他也想知道其中的細節,畢竟多一份資訊也不算壞事。

然不巧的是,王啟這時並未在御書房或宣政院,而是去了翊坤宮陪伴皇后。沒辦法,華青雲只能改日再來,按照皇帝的秉性,今天大概也不會來御書房了。

“阿啟,你說這顧尚書,到底是什麼來頭,竟然還能和你對著幹?”獨孤若雪倒在王啟的懷裡,手上還摟著一隻娃娃——一頭可愛的小老虎。也許是江南那邊的習俗,寧王妃入宮時送來的這玩意,說是保證平安。

抱歉,獨孤若雪真的沒聽說過這種寓意,但見到小老虎做工精美,就收下了。在收到這娃娃後,還不忘向王啟炫耀一番,表示:你沒有過這樣的待遇吧。

“顧尚書算是和太傅平輩的老臣,但是這傢伙……”王啟有些鬱悶地撓頭,認為這傢伙是個麻煩人,“他師承黃傕,是本朝的大儒,但和那些老腐儒不完全一樣。這些人,主張變法革新,又鮮明地反對空談治國,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對於太祖太宗定下的規矩,反對頗多。”王啟還提到,前指揮使唐國望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他更關注軍政,京師六衛和白衣衛,便是他重建的。

可正因如此,唐國望和黃傕在晚年的關係很差。因為唐國望主張白衣衛該有生殺大權,威懾朝野,才能樹立朝廷的權威;但這與黃傕支援的律例治國背道而馳,他認為唯有完善的律法,才能治理好江山。

王啟自然兼而採之,但這樣的做法在黃傕及其門生顧汾來看,是一種不可理喻的背叛。也就是王啟氣量大,要是太祖,對這樣的臣子定然是容忍不得。

“少關心這點事,和你關係不大。”王啟不希望獨孤若雪擔心過甚,連連寬慰。但自己無意中又說這麼多話,勾起獨孤若雪的心思來。“顧汾年俞古稀,是時候致仕回鄉。朕再思考,要不要讓他趕緊卸了官職……”

“你這不就是過河拆橋?”獨孤若雪聳了聳肩,嗆皇帝一句,“阿啟,你可真是記仇。”說著,她扮個鬼臉,試圖逗笑王啟。

然而,王啟一反常態,這次沒給獨孤若雪“好臉色”——什麼叫過河拆橋,這是朕大度好嗎?

喜歡皇后的轉生日常請大家收藏:皇后的轉生日常小說網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