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歪打正著(3 / 3)

小說:頑賊 作者:奪鹿侯

最重要的是,整個韓城這麼多年努力,流寇三薄韓城,被士民用命三次擊退,為的不就是四鄉平安,有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如今這機會唾手可得,只要不去惹元帥軍就可以了。

讓他們出兵,談何容易?

偏偏,西安府城危急,九死一生穿透圍城營地送達口信的使者,白天在衙門大堂上受士紳奚落,一怒之下拔刀斫斷尾指,轉身奔回西安府城。

看著那根尾指,左懋第的良心遭受譴責。

更大的疑惑是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助朝廷出兵,給百姓安樂,居然成了相悖的選擇。

當天夜裡,左懋第奮筆就書,命衙役連夜出城,送往郃陽、蒲城、渭南等地。

他心想固然韓城不能出兵,他也理應該把身困圍城中陳奇瑜的指令傳達給其他地方,興許別人有出兵的條件。

不過就在左懋第還思索自己的信能起到多大作用的時候,周圍幾個縣城已經起兵了。

第一個起兵的就是西南方向的郃陽縣。

郃陽知縣叫範志懋,是河南虞城舉人出身,范仲淹的後人。

那邊的情況跟韓城不太一樣,沒有靠近黃河的空賠稅銀,不過額外支出比韓城更多。

因為郃陽縣有一個營的駐軍,叫韓郃營,一營軍隊給養都仰賴郃陽縣供給,非常勞民傷財,知縣範志懋一直想把韓郃營解散了。

一個營的軍隊固然可以驅散賊寇,但這幾年陝西的情況顯然不是軍隊能解決的問題。

外來的流寇是打跑了,可一個營的衣食吃用,別說如今有旱災,就算沒旱災,單靠郃陽縣也供不上。

這事兒也不得不提左懋第,這個營叫韓郃營,理應韓城與郃陽一塊供給,但左懋第治理韓城三年,倒欠朝廷一萬五千兩,經濟上根本無法提供軍餉。

而客觀上,所有到韓城的賊兵都被左懋第這個知縣帶兵打跑了,而且是跑到山裡就格鬥剿滅,跑到河上就開船逐敵,追著攆著打的那種。

人家根本不勞韓郃營大駕。

以至於找韓城要糧要錢都沒法開口。

韓郃營的兵將也很委屈,我們在這駐紮,軍紀挺好,但吃吃不飽,穿穿不暖,來賊了我們先上,連遊擊將軍都死一個了,你們地方上還這麼大怨氣,動不動就要解散我們。

誰稀罕啊!

本來知縣範志懋就正跟韓郃營主將李國政因軍費扯皮呢,一收到左懋第轉達陳奇瑜的指示,倆人當即一拍即合。

郃陽縣出拔營費,韓郃營出兵支援西安府城。

轉眼之間,隨著左懋第的書信在渭北各縣聯絡,很快借著元帥府忙於運送物資的時機,在渭河北岸組織起一支有模有樣的軍隊。

他們的將領分別是韓郃營守備李國政、蒲城守備孫守法、韓城守備劉進爵、都司張繼載,以及兵馬六千。

這支軍隊一路橫插蒲城,經過孝童鎮商賈大家補給物資,屯於關山半日,當晚就南下渡過渭河,進了渭南境內。

他們南下渭南,是為了匯合渭南起兵的地主武裝。

因為渭南縣有個大家族,一門九進士三尚書的南氏。

眼下族老南企仲曾為南京禮部尚書、他的兒子南居業此時為禮部主事,另有南居益,曾為福建巡撫,是被削籍歸家的工部尚書。

這個家族田地廣袤,僕役眾多,早在劉承宗放出風來,要一畝一兩銀的贖買田地,又派人至渭南清丈田畝,就已經在琢磨起事了。

如今一看渭北有軍隊聚集,當即呼應,在渭南出資募兵,欲聯合李國政等人解西安之圍。

其實儘管聲勢浩大,但這些將領都知道關係重大。

為了給予府城外圍城大營突然一擊,他們往來通訊較為隱秘,兵馬行進又晝伏夜出,所以渭北集結出六千兵馬的時候,劉承宗對此一無所知。

直到這支軍隊晝伏夜出,進入渭南。

他們進渭南兩個時辰,一百五十里外咸陽塬上的劉承宗就收到訊息。

這支明軍做夢也想不到,他們的作為相當於想從別人口袋裡偷根草,卻一腳踩在失主命根子上。

元帥軍對他們進入渭南的情報,是由押運輜重的蒙古兵報告的。

謝二虎換馬四次,兩個時辰竄了一百五十里,跑到咸陽褲子都磨開線了,火急火燎地找劉承宗報告。

他說:“大帥!知道為啥張天琳不回信了,有支明軍自渭北而來,直撲我軍糧道把渭南堵住了!”

劉獅子當即暴跳如雷,壓抑心中數日的無名邪火終於找到了宣洩口:“老子的兵將在潼關幫你們擋瘟疫,你們他媽的截我補給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