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勝負由他(3 / 4)

小說:大明第一貢生 作者:一語不語

說事就說事,怎麼還非要加上你自己的主見,說他是什麼大明忠臣?難道除了他是忠臣,我們是什麼?

可在朱佑樘聽了,這番話卻非常受用,這就是李榮跟別人的區別,在順著皇帝意思上,不管你加上怎樣的個人意見,皇帝都會覺得你「很還會辦事」,相反遇到一些皇帝不愛聽的,哪怕你只是稍微摻雜了一點意見,皇帝都會覺得你有僭越。

朱佑樘點頭道:「有功,是要賞賜。」

隨即朱佑樘環視在場大臣一圈,道:「不過如今言賞,還早了一些,要等西北戰事平息之後再詳細論定。秉寬啊,最近你要多費心了,雖然從京師到寧夏千里迢迢,訊息傳遞不便,但以你料事如神的本事,很多事都可以提前預警,朝廷要仰仗你啊。」

張周趕緊道:「陛下,臣何德何能,不敢居此重任。」

朱佑樘笑道:「你不敢居重任,誰敢呢?」

這既像是在問張周,也像是在嘲弄在場的大臣。

雖然今天大臣對張周的反對聲音很低,甚至只有謝遷出來調侃兩句,但皇帝還是能覺察出那些傳統文臣的意見很大,現在皇帝也就明說了,你們不服的可以站出來,認為可以替代張周的,也可以站出來。

如果沒有……

那就閉嘴。

「對了秉寬,你認為接下來,寧夏的戰事將會如何推進呢?在諸位卿家面前,但說無妨。」

朱佑樘最後好像又很理解在場大臣一般,眼看著滿朝大臣都被矇在鼓裡,還讓張周給眾人註解一下。

「回陛下,以臣認為,韃靼此時士氣低落,但韃靼小王子絕對不甘心便如此撤出大明疆土,必定會劫掠於邊關,再伺機北撤,各路人馬應當通力協作,將其逼到進退無路的地步,形成合圍之勢。」張周分析戰局。

朱佑樘一聽,雙目都有些通紅,差點要當眾喊個「好」。

因為這才是他所追求的結果。

如果能把韃靼小王子和他的三萬兵馬一次給吞併,可算是他的終極夢想了,這樣甚至都不用親自領兵進草原了

李東陽道:「若一切真如蔡國公所言,韃靼小王子領兵於大明疆土之內折戟沉沙,那韃靼內部將會陷入動亂,未來數年甚至是十幾年之間,韃靼或已無與大明周旋之力。」

朱佑樘笑道:「李閣老,朕要的不是剪除他們的羽翼,而是要徹底扼殺如豺狼一般的韃靼人。朕也知要逮住韃靼小王子這隻狡猾的頭狼並不容易,但事在人為,既是其主動來犯,主動投進陷阱之中,朕認為,不該錯失這個機會。」

李東陽繼續道:「但陛下,此戰在大明疆土內進行,或禍及百姓,若戰事有所缺漏,將會威脅到關隴、平涼等處百姓的安寧。」

朱佑樘面色隨即不悅道:「如今已經防備嚴密了,還要怎樣?難道要朕御駕親征嗎?或者李閣老有更好的方略?」

李東陽沒想到,自己不過只是提醒皇帝,例行公事一般的奏言,都能惹來皇帝如此強烈的意見反饋,他也只能住口不言。

「好了。」

朱佑樘一錘定音一般道,「此戰尚且還在進行中,今日奏捷,只是給大明軍民提振一下士氣。西北各處的防範,還有何缺漏之處,糧草等調運還有何困難,諸位卿家可以暢所欲言,朕要的是全盤的勝利。」

馬文升道:「或可由大同出兵一路,擾亂於韃靼後方。」

以馬文升的意思,要給韃靼後方製造一點壓力,而有這能力的,自然是先前已經多次橫掠草原的王守仁。

朱佑樘卻抬手打斷了馬文升的話,顯得很果決道:「行軍調遣之事,朕自有論斷。朕會再酌情與諸位卿家商議……」

朱佑樘差點想說,你們就提供一下後勤補給的意見就行了,至於如何調兵,你們不用提,朕也不會聽,畢竟有秉寬在。

說完又覺得不妥,才說再酌情商議。

商議個屁。

朕不聽秉寬的,也不會聽你們的,難道朕沒腦子?

這種時候,聽你們的,最後戰局不盡如人意,那到底是誰的責任?

朱佑樘本意也是要以張周全面來主持這場戰事,以兵部作為主導,他也並不認為,這會馬文升這個吏部尚書就有資格去幹涉西北的軍務。

朝議結束。

不出任何意外的,張周在一眾人羨慕妒忌恨的凝視之下,隨朱佑樘一起往乾清宮商議事情去了。

君臣有重要的軍機大事要內廷密議,不跟大臣做商議……這種事換了以前,必定會有很多人跳腳,但換到現在……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幾年到底發生過什麼,也明白張周對於大明軍政的不可或缺。

「劉閣老,這一戰,您看能接著勝嗎?」

戶部尚書佀鍾走到劉健面前,聲音低沉問了一句。

本來劉健還在跟馬文升談及有關吏部京察之事,聽到此話,側目看過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