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境遇不同(3 / 3)

小說:大明第一貢生 作者:一語不語

蕭敬提醒道:“陛下,連寧夏立功的巡撫楊一清,到現在還沒有回朝委以重任的資格。”

朱佑樘道:“這有所不同,楊一清雖是秉寬所舉薦,但其人傲慢無禮,並不一定會甘願為秉寬所用。可這個劉宇不同,從先前傳回來的訊息,他對秉寬的禮重程度來說,就看出他是願意唯秉寬馬首是瞻的,只有這樣的人才更適合協助秉寬治軍和用兵。”

張皇后提醒道:“陛下,臣妾的兩個弟弟,也很願意為朝廷效命。”

“哈哈。”朱佑樘笑道,“朕早就顧念到了,這不先前已讓人去給延齡表功了嗎?延齡在寧夏,雖未實際取得大的功勞,但據說他敢於一馬當先,勇氣可嘉,雖與崔元還有些差距,但差距會越來越小的。”

張皇后聽了就很不爽,好似是微微撅嘴道:“就不信一個駙馬,真有那麼大的能耐,還是蔡國公給他機會。”

“哎呀,皇后,不要為這種小事去斤斤計較,秉寬會一視同仁的,下次一定讓他給鶴齡和延齡好好籌劃一番,讓他們可以建功立業,彰顯張家的威風。這樣,傳朕的旨意,讓延齡在遼東好好協同楊一清打仗,只要他能凱旋歸來,朕可以加封他為建昌侯!”

“順帶告知秉寬,讓秉寬去信好好指點他一番,別說朕不給他機會。”

……

……

朵顏衛歸順的訊息,很快在朝中傳開。

雖然朵顏衛對大明的威脅性並不大,但始終是遼東一大隱患,而這次朵顏衛的歸順,又恰好跟皇帝從九邊調兵巡邊是同一時間,會顯得這一切都是皇帝排程有方的結果。

看。

朕一鼓作氣,讓出兵去嚇唬那群韃子,結果真有韃子不經嚇,直接投降了!

朕多麼英明神武?

所以當文臣聽說這訊息之後,其實很多人並不為朝廷感覺到高興,因為對於明朝中葉的文臣來說,他們一直所貫徹的思想,就是要去壓制皇權擴張,雖然沒有任何人在明面上把此觀點說出來,但平時他們的表現,則一直是在身體力行彰顯這件事。

“……朵顏衛都督等人,將會在十幾天後抵達京師,走的是薊鎮一路,如果一切按照設想,那從薊鎮到大寧,再往北幾百裡,將不會有韃靼人活動的跡象。遼東的壓力會減輕許多……”

李東陽府上,馬文升把他所得知的訊息,詳細跟李東陽說明。

李東陽問道:“張秉寬在永平,可有何動靜?”

言外之意,張秉寬跟這件事有多少關係?

馬文升搖搖頭道:“事起突然,訊息傳來其實也讓人費解,照理說韃靼人完全可以北遷,倒也沒到非要遷族歸順的地步,大明此番巡邊之戰也不可能會大刀闊斧,實在沒理由啊。”

連馬文升都會覺得朵顏衛有些窩囊。

草原那麼大,大明不過是在邊疆活動一下,名義上是巡邊,但其實就是進去走一圈,把皇帝的威風給展現一下。

結果你們還真被嚇著……還主動來投,你說你們朵顏衛還不至於連祖宗家業都不要了,如此甘心給大明當遮蔽韃靼其餘部族的鷹犬吧?

李東陽道:“這幾年下來,邊疆的確是有很多事,跟以往不同了。”

馬文升笑著問道:“算是張秉寬出力了。那到底是功居多,還是過居多呢?”

這個問題,李東陽就不好回答了。

換了任何一個正常人去回答這個問題,都會覺得張周是功大於過的,或者說張周沒有過錯,只有功勞。

但從文臣的角度來說,沒道理去凸顯政敵的威風。

馬文升道:“賓之你先前瞧不上劉宇,此番劉宇出兵大寧,倒是成了壓垮朵顏衛防線最後一根稻草,陛下已下旨要嘉獎,聽說賞賜比之先前督辦寧夏軍務的楊一清,還要更大。且劉宇以往資歷更豐富一些,若是他入朝,多半是要以侍郎開始任官的。”

這是在提醒李東陽。

不管你是否把劉宇瞧得上眼,或者你覺得此人是走狗屎運,但至少人家是獲得皇帝認可的。

雖然劉宇和楊一清一樣,都是成化八年進士,但二人境遇不同,劉宇的仕途明顯比楊一清順多了,且從吏部的考評來說,楊一清以往拍馬也不及劉宇的政績,而劉宇的為官經歷也比楊一清更豐富。

導致的結果就是。

劉宇入朝當侍郎,那是走的正規流程,而楊一清就只能繼續在邊鎮繼續苦熬,繼續尋找機會。(本章完)

喜歡大明第一貢生()大明第一貢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