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人何故發笑?(1 / 2)

小說:抗清 作者:傲骨鐵心

要是牛萬程就在自己面前,王五鐵定給他兩大嘴巴。

誘降老子?!

媽拉個巴子的,是巴圖魯鰲拜給你的勇氣嗎!

擱半個月前王五多半會動心。

現在?

你看他還有幾分像從前!

不過牛萬程說的這個定武皇帝卻引起了王五的高度重視,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明朝還有這個皇帝存在。

如果真有,這個定武帝的意義就大了!

要知道夔東明軍之所以不斷有人降清,就是因為永曆殉國的訊息傳到夔東,讓這幫在三峽地區堅守明祚、為漢家衣冠戰鬥了十八年的勇士們,徹底喪失了堅持下去的信心。

更加準確的說,是這幫勇士不知為何而戰,甚至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要活著!

信念的喪失比將傾的大廈更加可怕。

前有鎖彥龍、田守一,近有馬騰雲,無一不是如此。

現在突然冒出來個定武天子,可想對於明軍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於絕望的軍隊而言,沒有什麼比一面可以讓他們為之戰鬥到底的旗幟更重要的了!

哪怕夔東明軍已經窮途末路,這面大旗也會為明軍注入一針強心劑!

哪怕仍就不能改變最終覆沒的結局,也會讓清軍付出更大的代價!

讓中國大6最後的抗清根據地多堅持幾年!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搞清楚是不是真有定武帝。

王五連飯都不顧得吃就讓啞巴朱三去將麻思忠、張天望、許德義等明軍將領請來。

當他說出定武皇帝存在後,沒想到的是麻思忠第一個搖頭說他從未聽聞有什麼定武皇帝,隆武帝、紹武帝這兩兄弟倒是知道。

王五心不由一沉,再看向張天望,後者努力思索半天也是搖頭道:“我大明並無定武皇帝!”

說的很肯定,不容置疑。

其他人也是紛紛搖頭表示這個定武皇帝他們也沒聽過。

“這就奇了。”

王五詫異萬分,明軍這邊都不知道定武帝存在,清軍那邊怎麼曉得的?

且牛萬程還拿生擒定武帝可得大清侯爵來誘惑自己降清,這說明在清方的情報中明朝肯定有這麼一個“定武偽帝”,否則封侯一說從何談起的?

正困惑時,麻思忠突然“呀”了一聲:“莫不是說的安東王?”

“安東王?”

王五不解。

麻思忠解釋說安東王朱盛蒗乃是大明宗室,崇禎十六年被張獻忠的軍隊所擒,後來趁看守鬆懈逃出,輾轉來到湖北後一直在郝搖旗軍中堅持抗清。

那邊張天望卻提出不同意見,他道:“未必就是安東王,也有可能說的是韓王和通山王。”

通山王朱蘊釨同安東王朱盛蒗一樣都是在郝搖旗軍中堅持抗清的明朝郡王。

韓王朱璟溧則是明太祖之子韓憲王朱松的九世孫,順治五年山西反清運動風起雲湧時,他被義軍領虞胤、韓昭宣推舉為“韓王”,作為復明運動的號召。

山西義軍兵敗後,朱璟溧逃到湖廣的明軍控制區,大概在永曆十年左右被郝搖旗繼續奉為韓王以延明祚。

雖然這個朱璟溧並非崇禎朝冊封的韓王世子,弘光、隆武二朝同樣也沒有承認他這個韓王,永曆朝廷考慮宗藩凋零,譜系紊亂,且朱璟溧極得手中有兵的郝搖旗敬重,出於策略考慮便承認了朱璟溧的韓王封號。

也就是說永曆天子被吳三桂勒死後,明朝在中國大6仍有一個親王、兩個郡王在夔東堅持抗清。

在此之前,同王五上輩子世人普遍認知不同的是,清軍入關後因為抗清而殉國的明朝親、郡王多達百人。

宗室更是數不勝數。

完全不是所謂的酒囊飯袋、膽小怕死的廢物。

親藩殉國的有魯王、蜀王、周王,秦王、益王、義王、岷王、榮王、楚王、晉王、吉王、徽王、昌王等二十八人。

郡王有阜平王、奉新王、靖江王、華陽王、義陽王、永壽王、崇信王等九十五人。

很多宗室的名字過於生僻,殉國之後甚至連名字都無法流傳下來。

且這些殉國的明朝宗室大多沒有被清廷修入所謂《明史,也嚴禁民間為這些人編傳,導致後人在朝鮮、日本、越南乃至海外各國流傳的諸多南明史料中方才知道這些英雄的存在。

悲。

有了明確的指向,接下來自是開始分析。

張天放提出一個可能,就是郝搖旗得知永曆天子殉國後,可能為了延續明祚擁立了在其軍中的某位親、郡王為天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