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算賬(1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正德二年,三月初四日。

天氣大晴。

皇帝於奉天殿召見群臣,行大朝會!

奉天殿有臣子上百人,分三列而立。

最左邊為武官,以英國公、成國公為首。中間為京官,六部九卿居前,最右邊則以地方督撫為主。

中間在第一排的有三人,內閣李東陽、謝遷、楊一清。

第二排是六部九卿主官共九人。

第三排是各部侍郎,他們一一對應都站在自己尚書的後方。在他們身後就是員外郎、郎中、主事。

地方督撫以王鏊為首,隨後就是南北直隸的四個巡撫,再次就是其他省份的巡撫、布政使等。

可以說,大明朝最核心的一群統治者就在此處了。

“正德元年朝廷定了七個議題,其中大半都不是一年能完成的,例如復套、河工、軍政,因而今年的議題朕不準備做太大的變化。其用意在於,朝廷施政要延續不斷、久久為功,天下事有些很急,有些也急不來。就今年而言,朝廷要在復套、河工方面下更大的力氣,保證全年夏收秋稅的穩定。

大明朝那麼大,有些地方好,有些地方不好。不好的地方朕與各位愛卿想法子一一解決,但好的地方,不能夠變差。山東、河南、南直隸、江西、浙江、福建、山西、北直隸,這些省份的巡撫、布政使今日也都到了。

記著朕的話,大明朝的國泰民安,實際上就是你們各自治下的國泰民安,朝廷沒有加派賦稅、也沒有使民過甚,朕更是屢屢在你們的奏疏中批示,遇上那些個不善待百姓的官員,該殺就殺,不必心軟。若是這些個地方由治變亂,老百姓找大明的麻煩,朕就找你們的麻煩。”

“臣等謹遵聖訓!”

有些省份,朱厚照沒點到,像湖廣,這時候有流民問題,廣西呢,偶爾會有少數民族叛亂,陝西地處邊疆,直面韃靼,也比較特殊。所以這並不算很過分的要求。

說白了倆字,穩定。

“有穩定的局面,才有騰挪的空間。至於其他朕不再多說,大朝會本是問計於你們,你們來說。朕來聽。李閣老。”

“臣在。”

“你看,先議什麼比較好?”

李東陽晃了晃身子往前,“回陛下,臣以為治國也需以量力而行四字為準,若要論今年的大政,勢必要算今年的賬本,然後再把攤子鋪開。到時就如陛下所言,不急於一時,能辦幾件事,就辦幾件事。”

“你們以為呢?”

“臣附議。”謝遷先跟。

接著楊一清、王鏊也都回話,“臣附議。”

有他們四個這樣說,朱厚照也無其他意見,他一甩袖子,“好,那便這麼定,先把賬目算一算。戶部尚書?”

韓文執著笏板出來,“啟稟陛下,今年國庫共錄得夏稅大小米麥482萬石,麥荍260萬石,絲綿4.4萬匹,麻布4千匹,稅絲、農桑絲、人丁絲等折捐6萬餘匹。錄得秋糧2408萬石……”

這個時候還沒有一條鞭法,所以收的稅賦有很多都是實物。聽韓尚書這麼說下來,那是像讀萬字文章一樣,嘩啦啦一大堆。

總的來說,正德元年的糧食大約是2890萬石,比之去年增長40萬石,但還是沒能突破2900萬的大關,終明一代,比較好的年份大約就是在這個水平,正德元年還算是個不大不小的高峰呢。

主要是浙江增長30萬,山東增長8萬石,北直隸增長7萬石,其他地區基本持平或小有增長,而之所以最後被平為40萬,則是因為有些地方在減少,例如四川。

“……另,今年查兩淮鹽稅一案,抄贓銀862.34萬兩,按照陛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原則,存銀目前放於少府,計劃於今年花費到民間。另有市舶司准入存銀118萬兩,按照陛下旨意,這筆銀兩用於賑災,目前也是封存之中。”

這是當初皇帝答應臣子的,在福建搞市舶司准入制,所得銀兩用於賑災,而且說是賑災就是賑災,朱厚照一分沒動過,也沒讓其他人動過。

韓尚書這一番話交代下來,好些個臣子臉上都有欣喜。

大明朝的國庫也開始有‘餘糧’了!

不過國庫這邊沒什麼搞頭,這些稅賦,三分之一要用作俸祿發放,三分之一要給天下宗藩,剩餘的因為開中法取消,商人不再向邊疆輸糧,所以還得撥一部分到邊疆,用作軍餉。

這些花銷都是固定的,除非忽然間稅賦從2800萬變成5600萬,否則不太可能有太多的餘糧。但這又很難,朱厚照再厲害,也搞不出雜交水稻和化肥這種東西,生產力在這兒擺著呢。

不過除了國庫,還有一項。

也是許多人關心的一項。

就是宮裡。

皇帝內帑還餘400多萬兩銀子,但關鍵在於,皇商、以及杭州、蘇州等地的織造局起解了多少銀子入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