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算賬(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因為是百萬兩級別,箱子太多,瞞也瞞不住,因而眾臣都知道有錢,只是不確定具體多少。

一般來說,內帑就是皇帝要把自己的錢和國庫分開。

但碰上正德皇帝,他是光明正大,浩然正氣,便是內帑的錢也不是用在自身,所以這個賬目也不瞞著。

只不過要讓皇帝花錢,理由得充分,不然皇上就當成冤大頭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筆錢和國庫一樣,都還是用於國計民生。

“國庫的賬,大約就是如此。不過想必諸位愛卿也知道,正德元年是開海的頭一年,皇商的海貿盈利甚巨,劉瑾。”

“是。”大太監向前一步,大大方方的宣佈,“據皇商和各地織造局進奏,正德元年因有陛下開海之策,三地市舶司均大開海貿,共計上繳銀兩計502.58萬兩!”

數字一出,滿堂皆驚。

劉瑾直接捲了起來,“萬幸當初陛下力排眾議、乾綱獨斷,堅持開海,方才有今日我大明財源滾進!陛下真乃萬世之明君!”

他都這樣講了,其他人也都不好不表示。奉天殿內,一時盡是頌聖之語。

朱厚照看著他們一個個驚訝的表情,也是覺得還好沒聽你們這群人的。

至於那個數字,也是頗具味道,500出點頭,這就是用了心思的,他永遠不有498這種數字上來,真的是這樣也自己貼點銀子湊齊了。不然,少上了一個臺階。

而合計起來算,朱厚照如今可以動用的銀兩已經超過1700萬。

數字很龐大,但其中僅是這兩年從海外收穫的就是700多萬兩白銀,再加上前些年的,基本上是一千多萬兩都直接從海外流入大明的。

大明這個時候還是白銀短缺,雖然這只是算了皇室的,民間的白銀流入並未統計,但在短期內還是沒有問題。

大明再窮,至少規模很大,吃得下。

這賬是基本算清楚了,

朱厚照說道:“你們不要太狠,給朕留個小金庫,以備不時之需,便是尋常百姓之家也知道備糧以防不測。至於其他的,朕並不吝嗇,但再多的積銀,也不能夠花費無度,更加不能夠鋪張浪費。這是第一點。另外,大明這麼大,真要說要銀子,一萬萬兩也是不夠的。所以事分輕重緩急,便是你們誰沒要到銀子,也不要心生怨惱。朕也恨不得有個一萬萬兩,到時候你們每個巡撫都領500萬兩回去。”

有些臣子忍不住笑,皇帝講得其實也有些俏皮。

“這最後一點,就拿了朝廷的銀子去花,朕會尤其去看、去查的,原因先前也說了,大明並不富裕,擠出來的銀兩給你,是要你花出效果來。若是給朕查到,這些銀子被誰給貪了……今日內閣、六部九卿、朝廷勳貴、地方要員皆在,醜話說在前頭。

真到那一天,朕要砍誰腦袋的時候,誰也不準求情。就是求了,朕也不會給你們面子。所以說,真要到了這筆錢,是喜是悲還不一定呢。”

皇帝的許多臺詞,像是剛正的臣子一般,搞得他們有些沒話可說,更有些角色錯亂……到底誰在勸誰,一般不都是臣子規勸皇帝節儉愛民的嘛。

“陛下。”李東陽又出來說話,“既然賬目已明,臣以為可以議一議今年的事了。臣已想過,諸多議題之中,唯復套稱為國策,也是關乎邊疆百萬生民性命之大略,因而或可早議復套。去年此時,朝廷定了三年復套的方略,即元年剿套、二年封鎖、三年復套。如此,今年應是封鎖了。”

這話說的很是好聽,不過兵部尚書王炳已經開始嘀咕起來了,閣老打的主意,大概是今年再撥一百萬兩用於復套吧。

畢竟去年打了仗也就是這樣的銀子,今年還能多多少?

可剩下千餘萬兩的銀子呢?怎麼弄?

而提到這個朱厚照則是忽然抬頭到處找,並問:“永謝布部落的亦不剌,在嘛?”

額……?

臣子群體忽然有一絲騷亂,大家交頭接耳、互相之間尋找此人。

上面的劉瑾也有些小慌,“陛下,大朝會並未要求異……”

朱厚照盯了他一眼。

劉瑾額頭冒汗,“……並未邀請亦不剌首領。”

“無妨,若是沒請,請人去邀一下。永謝布部落已經歸順大明,其首領怎麼能不參加復套之議?”

“陛下。”英國公張懋有些介意,“亦不剌是韃靼人,大朝會所涉皆我大明至關重要之政,是不是請他迴避為上?”

朱厚照搖頭,強大的時代、要有一種包容的心態,他堅定的說:“去請。既已相約戰場之上共進退,還防著做什麼?再說復套,也要有永謝布參與,為何不能宣來?”

草原之上,實力為尊。他就是要讓這個韃靼首領看到大明已經不是過去的大明。強大是控弦百萬,也是君明臣賢。強大是一切的答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