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你們軍方不會搶嗎(2 / 2)

“這個嘛!”朱祁鈺摸了摸下巴上的鬍子,沒有立刻回答陳循的問題。

大明官員分為京官和地方官,京官顧名思義,就是在京師的官員,像是戶部主事、翰林院庶吉士這類的都是京官,而京官的好處就是離皇帝近,升官容易,尤其是地方布政使、按察使這類的大員,或者是各地知府,按規矩都是由三品以上京官聯名保舉的,地方官做的再好,也不一定能讓有資格的在京官員知道,所以這些機會更多還是一些低品級京官外放的,但是這又引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外放的京官品級太低,如果外放的話必須大幅度提升品級,例如,地方知府為四品,六部裡五品的郎中就要提兩級外放,從五品的員外郎要提三級外放,正六品的主事要提四級才能外放,甚至從七品的給事中要提七級才能外放,當然,給事中這種情況比較少,更多的還是員外郎、主事或者監察御史之類的官員外放。

陳循問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問跨品級的外放是否要跟著品級漲俸祿,畢竟六品主事的俸祿和四品知府的俸祿是不一樣的,他的戶部負責官員俸祿的放,能少一點是一點,在這一點上,他和金濂一樣吝嗇。

何文淵這時候卻出聲道:“陛下,京官外放早已形成定論,都是要提級之後再外放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這也是為了讓各地官員能夠用心做事,不必為生活擔憂,免了他們從中貪腐之心。”

左都御史陳鎰這時候卻是出聲道:“什麼免了貪腐之心?若是真的能做到,也就不會有周忱劉璉之事了。”

周忱是巡撫南直隸南京工部尚書,劉璉是總督邊儲參贊軍務巡撫宣府等處戶部左侍郎,二人都是朝廷二三品的大員,但是都因為貪腐之事被都察院彈劾,被迫上疏致仕,這是都察院去年的一大功績,陳鎰提起來,自然底氣十足。

何文淵爭辯道:“但是朝廷如今還在執行太祖時候的標準,而這個標準早已不足以供百官家用了,有些官員甚至需要去民間做一些兼差來養活自己,京官外放,本就對仕途沒有什麼好處,銀子再不給夠,他們到了地方也會無心政事,那時候政務院還想要推行政令?不被他們破壞就不錯了。”

“他們疏忽怠政,自有我都察院彈劾,你們吏部也要用心選人,不要總是選出這種自私自利的人來。”陳鎰鄙夷地反駁道。

“活都活不下去,還推行什麼政令?安撫什麼百姓?要想讓馬兒跑,得先讓馬兒吃飽!”何文淵冷聲道。

“夠了。”朱祁鈺聽不下去了,這是在討論政務院的問題嗎?這是在藉機和自己談條件呢。

朱祁鈺讓王直開徵商稅,斷了朝中許多人的一筆收入,所以何文淵和陳循站出來諮詢京官外放的事兒,實際上就是在警告朱祁鈺,如果繼續查官員經商的問題,那下面的官員就有可能徹底擺爛了。

不過朱祁鈺卻並不在意,開徵商稅是王直的任務,出了什麼問題也要他去考慮,於是轉頭看向王直道:“王老愛卿,此事你是怎樣一個看法?”

王直回道:“陛下,臣以為何尚書說的有理,朝廷給官員的俸祿的確是低了些,太祖時候的米價只有現在的一半,那時候百官的俸祿也只能勉強餬口,到現在早已是入不敷出了,而且朝廷還有一部分俸祿的是寶鈔,這個東西民間是不認的,只能用來繳納賦稅,所以臣考慮,官員俸祿的放能否做一下調整,將寶鈔部分替換成米糧?”

今年朱祁鈺從安南弄了不少糧食,於是便將寶鈔部分的俸祿直接改成了糧食放,這一點得到了許多低階官員和清流們的擁護,他們手上權力並不多,沒辦法以權力套現,以往的寶鈔經常會砸在手裡,今年直接糧食,他們的生活也好過了許多。

王直今天的建議,其實就是請朱祁鈺下旨,徹底將這事兒固定下來。

王直的這點心思朱祁鈺也是心知肚明,他直接就將事情擋了回去。

朱祁鈺笑道:“王老愛卿,看來你還是沒有徹底理解政務院理這個位置啊,朕已經說過了,以後朝政都交由政務院處理,俸祿之事自然也要你們政務院來決定,俸祿是多少,寶鈔還是糧食,亦或是直接銀子,都由你們政務院拍板即可,朕都會用印。”

接著話題一轉,道:“當然,你們也要平衡各個衙門的政務,確保年初所定下的目標可以達成,若是你們將工部給大都督府打造軍械的錢都拿來俸祿,結果邊境因為士卒缺少軍備,那朕一樣會將這個戰敗的責任算在你們頭上。”

“當是如此。”安遠侯柳溥今天也在,聽皇帝這麼說,立刻高聲叫道。

不過在場眾人全都送去了鄙夷的目光,柳溥這老傢伙雖然叫的歡,但其實也就是資格老而已,而且他爹柳升戰敗而亡,最終導致全軍覆沒,為大明丟失交趾布政司埋下了伏筆,柳溥作為他的長子,也是拖了整整七年,才得了安遠侯的爵位。

所以,沒人在意他說什麼,如果換成武清侯石亨就不一樣了。

于謙冷聲提醒道:“安遠侯,今日是議政務院之事,不是給你推脫責任的。”

柳溥立刻閉嘴,這位兵法司的於尚書可不是個好相與的角色,如今在大都督府威望極高,即便是寧陽侯陳懋這位真正的靖難功臣都要平等相待,他一個差點沒能繼承爵位還沒什麼大功的安遠侯可沒辦法和于謙對著幹。

朱祁鈺並不在意柳溥的所作所為,而是看向了王直。

王直會意,躬身道:“陛下,臣知道了。”

其實王直對於朱祁鈺的警告還是很感激的,雖然他剛開始就威脅過下面人,但是在座之人誰不是資歷深厚,而且政務院只能對三品以下官員有部分管轄權,侍郎尚書一類的並不怕他,不過如今朱祁鈺這番話一出,政務院在平衡各部衙門之間的利益就可以輕鬆許多,下手的時候也可以更狠厲一些了。

頓了頓,朱祁鈺繼續道:“不過方才的事情讓朕又興起了一個新的想法,事涉整個朝廷,剛好現在人比較齊,就說出來議一議。”

“諸位愛卿,朝廷每年的歲入不過兩千多萬兩銀子,基本上就是個維持的局面,朕想的是,你們各個衙門能否計算出明年所需,然後提前交給政務院,由政務院按照比例分配,你們說如何呢?”

金濂一愣,旋即問道:“陛下的意思臣沒有聽懂,能否詳細解釋一下?”

朱祁鈺笑著道:“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理解的,朕就拿工部舉個例子吧。”

“假設明年工部要開荒五萬畝田地,打造五千套農具,那麼工部就可以計算出總的費用,朕稱之為預算,然後交政務院批准,政務院批准之後,戶部就可以按照工部的進度來提前準備銀子,及時撥付,避免因為雙方溝通交流不暢而耽誤工期,這樣也可以更加順利地完成明年的既定目標。”

眾人一下子就懂了。

這不就是在說,從此之後,只要政務院批准了,那戶部就必須及時撥付銀子了嗎?到時候也不用在因為銀子的事情去和戶部扯皮,白白耽誤了時間。

不過金濂卻是繼續問道:“那陛下所說的按照比例分配是什麼意思?”

朱祁鈺呵呵笑道:“朕方才說了,朝廷每年的歲入不過兩千多萬兩而已,若是其他衙門提交的預算總額加起來達到四千萬兩銀子該怎麼辦?難道金愛卿和陳愛卿能平白生出銀子來?所以到時候就不能全部撥付,而是提前計算好,由政務院按照重要程度來分配執行。”

“這種分配方式包括每年戶部撥付給朕的那一百萬兩費用,當然也包括文武百官的薪俸,全部都可以按照比例折算,各個衙門如果可以不需朝廷支援獨立生財,那所生的錢財也可以全部歸屬於本部支配,政務院也不得插手。”

眾人一愣,旋即形態各異起來。

政務院眾人明白了掌握朝中部衙的一個技巧,可以用這個預算來控制各個衙門的辦事進度,有利於自己完成任務。

例如戶部、工部等有生財之道的衙門,則可以透過自己手裡的東西來換取費用,補貼自己衙門所需。

而像學部、禮部這種清水衙門卻是高興不起來,自己又沒有什麼生財之道,難不成儀銘儀大人還能往外賣功名不成?

最不高興的是大都督府,他們是消耗朝廷錢糧的大戶,撥付的錢糧向來不夠用,但是他們又沒有什麼生財之道,哪裡能同意這樣的事情。

武清侯石亨立刻出聲問道:“陛下,大都督府乃是消耗錢糧的大戶,若是按照比例分配,那肯定會有一部分人拖欠餉銀,一旦遇到什麼風吹草動,立刻就會釀成兵變,而且大都督府也沒有什麼生財之道,沒辦法補貼這部分餉銀,還請陛下恩准,對大都督府撥付的錢糧仍然按照舊例撥付。”

朱祁鈺瞟了一眼于謙,淡淡地道:“你們軍方不會搶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