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楊銘是寅時起床,在裴淑英的服侍下更衣,除了穿上他那件繡著金龍的朝服之外,還套著上孝服。

他的孝服已經從斬衰換成了齊衰,他是獨孤加羅的嫡孫,所以再過兩年才能脫掉。

收拾好一切,裴淑英將丈夫送出府門,由陳奎駕車,趕往大興宮。

因為楊堅在仁壽宮的緣故,如今的朝會在東宮舉行,由太子楊廣主持。

除了奉詔前往仁壽宮的官員之外,其他人都要在這裡參加朝會。

千秋殿,一向勤政的楊廣早已經坐在主位上,等候諸位朝臣。

歷史上的楊廣,被扣上了暴君、昏君的帽子,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對自己近乎苛刻,特別勤政的君王。

天下大小事宜,他都要親自過問,各方細碎瑣事,他都會一一過目。

大殿內,楊廣的左手位置,依次是蘇威、牛弘、裴矩、韋衝、薛胃,宇文愷,在他們背後坐著的,有各部侍郎,如楊恭仁、高孝基、楊玄感等、

右手位置,依次是晉王楊昭、賀若弼、宇文述、楊銘、薛道衡、韋福嗣、

在他們後面,有楊達、趙綽、郭衍、張衡、裴蘊等人。

今日參加朝會者,有三十一人,大家都是坐在蒲團上,面前有一張長几,長几上擺滿了各類卷宗。

見人都到齊,楊廣這才微笑望向兒子楊銘

“今日是河東王第一次參加朝會,因不熟諳政務,旁聽為宜。”

楊銘趕忙起身,朝眾人揖手一圈。

裴矩笑道“殿下現已成年,是該早早參議國事,以分太子之憂。”

晉王楊昭也笑道“吾弟尚且稚嫩,還需諸位多多指點。”

楊銘坐的位置,是有講究的,他是郡王,從一品,門下省納言,正二品,右領軍大將軍,從二品。

以最高的從一品算,他應該坐在楊昭之下,賀若弼宇文述之上。

但是賀若弼和宇文述是老臣,資格在那擺著呢,楊廣為了體現對二人的尊重,故意將楊銘放在兩人之下。

門下省納言,有諫議皇帝之權,賀若弼和宇文述可沒有這個資格。

今日朝會議事,議的是洛陽。

實際上,修建東都洛陽,在楊堅時期,就已經被列入計劃,只不過隨著楊堅病重,才被暫時擱置下來。

之所以要營建東都,主要是為了緩解關中地區的糧食壓力。

歷史上,楊廣迫切的重建洛陽,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漢王楊諒造反。

楊諒幷州之兵,由河東直取關中,這讓楊廣覺得,關中以東除了河東之地外,沒有其它屏障可以拱衛京師,如果關東地區有造反者,將對京師構成直接威脅。

這裡的關東可不是闖關東那個關東,而是指函谷關以東地區,可以理解為河南。

當然了,現在楊廣還沒上位,楊諒也還沒反,所以營建東都,楊廣並不是很著急。

這一決策,非常之複雜,牽扯多方面因素,楊廣幾乎是繼承了楊堅的政治意圖,有拋棄關中本位的念頭,這對關中門閥是空前打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1oo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所以對外宣稱,營建東都,是因為關中地區人口劇增,糧食供應不足,才需要營建東都,做為關中地區糧食轉運的樞紐。

實際上,非常非常複雜。

工部尚書宇文愷認為,營建東都,工程浩大,至少需要四年之久,這與歷史上的一年建成,相差了足足三年。

在宇文愷看來,單是準備工作,就需要一年時間來籌備。

此時的楊廣,也比較認同這一觀點,畢竟眼下他只是太子,說了不算,急功近利如今在他身上還體現不出來。

雖然營建東都的事情,大家也沒有議出一個所以然出來,但是無疑已經被提上日程,楊廣命宇文愷斟酌籌備,一年後動工。

接下來議的,就是長孫成的問題。

啟民可汗如今已經順利接收步迦可汗所部,成為新的東突厥大汗,長孫成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動身返回大興。

楊廣道“長孫回朝,諸位看來,如何嘉獎為宜?”

長孫成身上的爵位勳位,非常寒酸,因為他是次子,襲不了父親的爵位,再加上長孫氏眼下在大隋朝堂,沒有扛旗人物。

但楊銘知道,這個人生平所做之事,乃開國之功,封個國公都不為過。

當然了,楊堅不會封,楊廣也不會封,因為長孫成沒什麼威望,犯不著扶植這麼一個人出來。

真要封長孫成一個國公,他在中樞也站不穩。

賀若弼道“長孫是有功的,此番為受降使者,助啟民掌控突厥,實乃大功一件,可加封為大將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