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2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大將軍,是勳位第四等,長孫成幹了這麼多,賀若弼覺得封個大將軍就可以,楊玄感毛都沒幹,卻是勳位第一等。

所以啊,沒有什麼公平可言。

乾的再多再好,都不如有個好爸爸。

刑部尚書薛胃,也說話了“下臣認為,長孫勞苦功高,大隋北患非此人不可勝任,宜封上大將軍。”

長孫成的生母,出身河東薛氏,薛胃幫忙說話無可厚非,不過也挺寒酸,就給提了一等。

楊銘旁聽也覺得無奈,幹實事的人最後都落不著好,耍嘴皮的倒是一個比一個混得開。

“我想問諸位一個問題,”

這時候,楊銘終於站出來說話了“如果沒有長孫成,現今突厥又是如何態勢呢?”

眾臣聞言,紛紛思索。

既然楊銘提出了問題,自然要有人來回答,在座的這些人無一不是成精的老狐狸,自然會想一個妥善的答桉,不能張嘴就來。

牛弘思索片刻後,說道“若無長孫,北境多戰事。”

事實上,大隋對北方突厥之患,都是從長孫成那句“遠交近攻、離強合弱”展來的,說白點,就是在突厥內部挑撥離間。

雖然大部分時候,楊堅、高熲、楊素才是真正的決策者,但是做為具體實施者,長孫成乾的已經不能再好了。

如果不是長孫成,換成其他人,未必會有這麼好的結果。

雖然大隋與突厥連年交戰,但並沒有一次能夠真正威脅到大隋國本,這和長孫成的功勞是脫不開的。

而且長孫成常年與突厥皇室打交道,頗得突厥人敬重信賴。

這個人,自身價值非常巨大。

右僕射蘇威,沒有給出答桉,只是問道“河東王的意思,該如何嘉獎呢?”

他猜到楊銘之所以這麼說,是對賀若弼與薛胃的提議不滿,認為封的小了。

楊廣也頗為疑惑的看向楊銘,他知道自己的兒子跟長孫家沒什麼交集,所以才好奇,老三怎麼好端端的替長孫成說話。

楊銘看向蘇威,笑道“正如牛尚書所言,若無長孫,突厥邊患難除,我大隋邊疆百姓勢必受擾,於國不利,並非只有征戰沙場,開疆拓土才是國之利器,在我看來,長孫消弭邊患於無形,守國門於安固,當為國之柱石,宜加封上柱國,並配實職。”

他的這一番話,讓賀若弼有點不爽了,他南下滅陳,開國之功,才是上柱國,長孫成不過是靠著三寸不爛之舌,以懷柔手段安撫突厥,怎麼能封這麼大?

他不覺得楊玄感封的大,卻認為長孫成封的大,這就是觀念的不同。

就好比他覺得自己兒子將來可以襲了他的宋國公爵位一樣,天經地義。

楊廣也覺得兒子說的太誇張了,長孫成不過一文臣,說白點就是大隋派出去和突厥交流的使者,封上柱國也太離譜了。

裴矩雖然看不懂楊銘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楊銘是他的女婿,又是第一次參加朝會,這個時候不幫女婿說話,還能幫誰?

於是他道“我倒是贊成殿下所言,長孫此人極通外事,又與突厥啟民交好,今後仍有大用,況且他身份過低的話,會讓突厥認為受到我大隋輕視,兩國大使,勳爵不宜過低。”

這句話,反倒是讓楊廣頗為認同,突厥是滅不了的,只有以手段迫使其臣服,用武力的話,國力消耗太大,不妥當,以懷柔手段當為最佳。

長孫成做為大隋與突厥之間的使者,勳爵太低的話等於是不給突厥臉,長此以往,恐突厥再生異心。

於是楊廣微笑看向楊銘

“在你看來,長孫此番回京,當任何職?”

我不知道,我今天第一天上朝,我哪知道哪裡有缺?

楊銘說道“這個就需要諸公商議了,勳位的話,孩兒以為上柱國為宜。”

楊廣笑著點了點頭,實際上,他也只能建議,真正拍板的,最後還得是楊堅。

不過一般情況下,他這邊只要是透過了,楊堅那邊也就是蓋個印的事情。

楊銘也只能儘量給長孫成搞個不錯的勳位,至於爵位,他沒有這個能力,爵位這玩意,不是隨便就能封的。

大隋眼下的爵位,大多襲承於北周時期,剩下的多出自滅陳之戰,其他時候,楊堅沒怎麼封過爵位。

長孫成因為是家裡的次子,所以襲不了他爹的爵。

事情議到最後,在裴矩和牛弘的支援下,長孫成上柱國的勳位,應該是沒跑了。

內史侍郎裴蘊負責草擬奏疏,上報仁壽宮,只要楊堅的大印一蓋,事情就算是有了定論。

至於長孫成返回大興之後,該任何職,吏部楊恭仁那邊,梳理一番官職空缺之後,定為左領軍將軍。

左領軍府大將軍,是史萬歲,所以長孫成以後,歸史萬歲管。

喜歡家父隋煬帝請大家收藏家父隋煬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