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舞技(2)(2 / 2)

瓦子又稱“勾欄”、“瓦肆”、“瓦舍”,為表演場所,以極其豐富的曲藝說唱雜技等表演為內容,一種更為大眾性的享樂消費異軍突起。

在北宋汴京城裡,有桑家瓦子、中瓦、裡瓦以及大小勾欄5o餘座。

其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裡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

瓦子如後世之劇場,為大眾提供了觀賞各種表演的場所。

《東京夢華錄》記,崇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就有小唱、嘌唱、傀儡、般雜劇、小說、講史、散樂、影戲、弄蟲蟻、諸宮調、說諢話、商謎、叫果子等內容。

這些內容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史稱當時是“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

“每日五更頭回小雜劇,差晚看不及矣”,頗有今日爭看“賀歲片”的架勢。

瓦子給人們以視覺、聽覺、心情愉悅等多重享受,加上其內“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服務專案,以致人們“終日居此,不覺抵暮”。

南宋紹興年間,勾欄瓦舍又傳至杭州;紹興年間,由於杭州是駐蹕之地,軍士多是西北人,故專門在城外“創立瓦舍,召集妓樂,以為軍卒暇日娛戲之地”。

臨安作為南宋都城後,瓦舍展很快,城內瓦子展17家之多,諸般伎藝更是名目繁多,舉不勝舉。

劉敏和王周、龔黃杏、沈婆婆看過大相國寺的勾欄瓦舍,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鬥臺。

何為鬥臺?就是兩臺戲面對面地搭臺對唱,哪一家臺前的觀眾多哪一家就是勝利者。

劉敏選定桑家瓦子來打擂臺,桑家瓦子是大相國寺規模最大的一個;湊巧的是,這天是皇上趙光義43壽辰的日子;大相國寺的焚樂團和汴京城那些名角兒全都聚集在桑家瓦子這地方為皇上慶壽,宋太宗的三皇子趙德昌和隨從張耆一幫人也混雜在人夥中看熱鬧。

趙德昌就是後來的宋真宗趙恆,乾德六年(公元968年)十二月二日(12月23日)生於東京開封府第,是宋太宗趙光義第三子;與長兄楚王趙元佐是同母兄弟。

趙恆初名趙德昌,幼時英睿,姿表特異;與諸王嬉戲時喜歡作戰陣之狀,自稱“元帥”;宋太祖喜愛趙恆,將他養在宮中。

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趙恆被授為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韓王,改名趙元休。

雍熙三年(986年)七月改名趙元侃,端拱元年(988年)封襄王;淳化五年(994年)九月進封壽王,加檢校太傅、開封府尹。

開封府政事紛繁,趙恆留心獄訟,裁決輕重,沒有不為眾人稱快的。所以開封的監獄多次空閒,太宗多次下詔褒獎他。

至道元年(995年)趙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趙恆,仍兼開封府尹。

趙恆既非太宗的長子,也不是皇后所生;原本是輪不上他繼位的,但其長兄趙元佐因叔父趙廷美之死瘋、二哥趙元僖無疾暴死,他才有幸成為太子。

按照慣例,作為皇太子趙恆在上殿時的位次在宰相之上;東宮僚屬稱臣,趙恆都推讓不接受。

趙恆看到輔導自己的太子賓客李至、李沆一定先行拜禮,迎來送往都要到宮門外的臺階。

劉敏選定桑家瓦子門口的大街上作為表演的場所,著一身羽衣霓裳服;上面還貼上了十幾根鳥的羽毛,這似乎是一種創意;也是儘量還遠楊貴妃當年的形象。

劉敏在五嶷山看到過楊貴妃舞動的《掩映霓裳舞》,那衣裳好像是絲綢做的但輕盈得彷彿羽毛;也可能是羽毛製作而成。

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當中,關於羽衣的“羽”字只提到了兩處;兩處都是用來講霓裳羽衣,講這個舞蹈的名字的;其他地方就沒有再提過“羽”字了,並且裡邊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提到了羽這個形象以及“羽”的質感。所以應該說白居易也沒有看見過真正的羽衣。

其實楊貴妃的霓裳羽衣雖然只是在一個特定時期穿在一群特定的人身上,但是它卻牽扯出來很長的歷史以及很多的女人。

可以這樣說,霓裳羽衣是古代女性一種心理願望的體現;詮釋了中國古代裙裝的主流審美傾向。

無論是安樂公主奢靡的百鳥裙,還是楊貴妃華麗的霓裳羽衣都與鳥類的羽毛息息相關。

即使霓裳羽衣並沒有以羽毛為材料製作衣服,卻依然要以“羽衣”為名……

喜歡章獻明肅皇太后請大家收藏章獻明肅皇太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