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諸事皆安(1 / 3)

小說:長命女 作者:我想吃肉

無論如何, 此時袁先與蕭度的身份、地位是不對等的,袁先投的是一張袁樵的名帖,用父親的名義求見。

蕭度開啟名帖,驚訝地問道:“袁樵?他今日不是出城了嗎?”三縣的縣令裡數袁樵的底牌最多, 袁樵的努力卻也不輸其他二人, 頗有一種“老大總是老大,你們別妄想超過我”的氣勢。

管家道:“是袁府上的大郎。”

“是他?”蕭度知道袁先, 早在朱寂作弄袁樵的事情被揭穿之後,蕭度就瞭解過一點袁家的是是非非,也就知道了袁先的來歷。對於收養袁先的袁籍, 蕭度很有好感,對袁先也有一些同情。蕭度如今無所事事, 越是沒事幹的人越容易犯懶, 好容易想起來還有袁樵的面子在,才強打起精神來。

“請進來吧。”他說。衝現在在建設楣州的問題上與袁樵是同一戰線,就得賣這個面子。何況蕭度對袁先本身也充滿了好奇與同情。【袁樵忒古板,家中又只有兩位太夫人,不知這孩子被養成什麼樣子了。】印象裡, 袁家設宴款待他的時候,袁先除了向他行禮是一言不發的, 一個沉默的少年。

蕭度近來嚐了些人生五味,頗能理解一點袁先的處境了。

管家領命去請袁先, 袁先如成人一般正了正衣冠, 趨入堂內, 對蕭度一禮:“世伯。”看起來成熟又穩重,不似十歲才出頭的小少年。

【這麼小的年紀能做到這樣,必是嘗過了人間辛酸的】蕭度突生出這樣知道人間疾苦的感慨來。蕭度頓生憐惜之意:“大郎請起,過來坐。”

袁先謝了坐,並不知道自己被蕭度當成了個小可憐。除開在親爹孃那裡受了歧視,自打到了袁樵家,他也是被捧在手心裡養大的。袁籍出於公心,劉夫人則是以為“養都養了,何苦不養好?”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袁先很得了不少的關愛。自打確定了梁玉是未來的母親,他連未來幾十年的前途都有了,更是不必擔心。

來歷、性格使然,確是比尋常少年早熟而冷靜。

在關愛中長大的與在歧視中長大的,氣質就不一樣,袁先往座上一坐,蕭度就知道自己之前想錯了。【咦?他居然並無戾氣,究竟是秉性豁達,抑或是養父一家待他慈愛,又或者兩者兼有?】

袁先這兩者都有一些,還有一分天生有城府。坐下之後,對上茶的侍者微微點頭,不必蕭度發問,袁先主動說了自己的來意:“世伯,小侄奉娘子之命來與世伯協議一些事情。娘子有言,她一婦道人家,不好拋頭露面,家父又不在家,故而派遣小侄前來,還望世伯海涵。”

“咦?”蕭度發出一個疑惑的音節,“她?什麼事?”水碓、水紡車雖然要納入徵稅,以梁玉的身份必然是不需要繳稅的,那還派袁先來做什麼?

【能使得動大郎,她在袁家倒是說得上話了呢。】

袁先微笑道:“世伯貴人多忘事,是準備年禮的事情。”

“哦!是這件事情!”蕭度想起來了,一拍額頭,笑道,“近來總是亂忙一氣,竟將這事放到一邊了。回去對三娘說,多謝她費心。”

袁先道:“娘子說,旁的都好辦,只有一些個本地極罕見的物事尚需時日。她手裡有幾件羽毛裙,還是當時楊仕達孝敬的,娘子情願讓與世伯,好孝敬與大長公主殿下,好令大長公主歡喜。”

只要搞定了他娘,他爹就只有打順風旗的份兒!蕭度臉上的喜意一閃而過:“她可真是有心啦。唉,她一個小娘子……”話說到一半覺得這樣說有些輕浮,旋即改口,“她自家留著穿就是,我再置辦。”

袁先道:“楊家小娘子說,越是精緻的羽毛裙越是難得,織造還在其次,取得這些羽毛反而更難,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得到的。楊仕達孝敬的這幾件,算得上是上品了,不用幾百人花上許多時間是蒐羅不到的。如今楣州的情形,如何能再勞民傷財呢?”

蕭度道:“那可真是謝謝啦。咦?楊家小娘子?”

袁先點點頭:“是她。”

蕭度顰起了眉。楊美娘這個人,蕭度也是知道的。楣州楊氏的嫡枝,卻是歷經磨難,如今被梁玉給帶在身邊。蕭度猶豫一下,問道:“她還在三娘身邊嗎?”

袁先道:“是。”

承了梁玉的人情,事業上還需要袁樵的支援,蕭度對袁先這個少年斯文有禮的舉止還有些好感,不擴音醒道:“你一會兒回去,對三娘講,這個楊氏來歷有些複雜,還需要小心的。”

事先得了梁玉的授意就是來偷師但是一直不好意思的袁先頓時找到了個突破口:“世伯的意思是?”

蕭度本就存了指點的意思,也不賣關子,直言道:“楣州楊氏如今只剩下她了,若是為人所趁,又是一樁麻煩事。三娘願意撫養她是一件好事,可以穩定楣州,但是一定要能將人養熟,即便養不熟,也不能叫她翻出手心去。”

“侄兒記下了,一定轉告娘子。可是還不大明白,不知世伯可否明示?”

“她的舊部裡必有不甘心的人,她只要在,就是那些人的‘大義’,”蕭度撇撇嘴,“一旦被利用,收留她的三娘也會擔干係。必要留下,讓她自己上表以示歸附!楊信不是死在楊仕達的手裡嗎?朝廷剿滅了楊仕達,是她報了仇,也免了楊氏的血統被楊仕達冒認。就謝這個!”

“是,”袁先心想,蕭世伯居然不是個稻草人,又接著請教,“那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請示一下京裡嘛,問一問太子殿下,能問聖人更好,與執政們說一說,不必擔心他們會反對,他們都會樂見其成的。只要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日後不會算後賬就好了。這個楊氏,用心教養她學詩書禮儀,長大後擇一佳婿,長住京城。不出幾代就與楣州斬斷了關係,楣州也就安穩了。”

蕭度正是在為楣州打算的時候,將美娘交給梁玉,於他也是有利,他正閒著,不免為此事多方籌劃。

袁先於此之外卻又為袁樵多想了一些,【阿爹現在可也在楣州做官的,楣州土人不興風作浪,對阿爹可也一樣重要。】又請教蕭度:“世伯,這樣土人就會安份了嗎?不需要再做別的了嗎?”

早在上京的時候,相較於奴婢,梁玉都算“自己人”,何況袁先?蕭度興頭上來,對袁先道:“對土人,當然也有別的辦法啦。”

袁先作出少年的表情來:“真的嗎?”

蕭度笑道:“當然,凡對蠻夷,也都是差不多的道理……”呃,當年他爹蕭司空是怎麼說的來著?蕭度仔細回憶了一下,才對袁先講了一些對付蠻夷的竅門,諸如對小股的就剿直接內遷或者改編了。勢力大不能吞併的蠻夷,絕對不能抱有僥倖心理,認為對方會什麼都不幹,看了兩本破書就俯首稱臣了,還是要算計、征伐,以國力的壓制為先。同時也要用計,對其上層要以文物教化感化,同時施以間離。第一是要拆散,利用大部族之間的矛盾,讓他們結不成聯盟,挑動一方攻打另一方。

“扶植的時候,一定要扶弱小對抗強暴,切不可因為一方勢大而討好於他!那是自掘墳墓!”

蕭司空在政壇冉冉升起的時候,頭幾年是跟桓琚一塊兒幹老太尉,幹翻了老太尉就遇上了邊患,幹這一切都基於心得體驗。只是當年蕭度年紀還小,並不能完全理解父親說這些的奧義。此時對袁先講解,一面說,一面重溫父親的舊日教誨,與楣州的情況兩相印證,也添了一些體悟。

說到最後,已不大顧得上袁先,反而沉浸在自己的回憶裡,將蕭司空的教誨與自己的體會夾雜在一起一股腦兒的說了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