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不祥之兆(1 / 3)

小說:頑賊TXT下載 作者:奪鹿侯

潼關。

西安左衛指揮使康堯民用撿來的香囊捂著鼻子,跌跌撞撞繞過遍地鼠屍,將絕望目光投向身後堆滿糧草的城關。

兩個月前,康堯民還正在西安左衛犯迷糊,閒得直打盹兒。

總督陳奇瑜一道命令,命其擔任運糧提調,率左衛四百旗軍,將朝廷屯於西安府的糧草盡數運入潼關。

當時可別提他有多興奮了,聽清楚命令當場就是一個鯉魚打挺:大活兒來了!

康堯民並非泛泛之輩,衛所指揮使這種官職,是天下百萬軍戶奮鬥的終點。

但是對康堯民來說?

他們整個家族非常重視文化教育,成為武官得叫行差踏錯。

康氏在西安府是很出名的大家族,在武功縣更是了不起的名門。

他們家的始祖原籍河南,是有些財富的商賈,宋末遷至武功縣,買田置地、招募流民、耕讀傳家,第二代祖先是儒學訓導,第三代人是元朝的縣尉。

到第四代就利害起來了,名叫康汝楫,考的是明經科,官職為儒學訓導,但趕上了朱元璋選天下文學知名之士教太子、諸王,這位康家的老祖宗就被選進燕王府,給朱棣當參軍。

這個官職當時所屬的官署叫王相府,全稱叫參錄其軍國事,位同國相。

康汝楫在燕王府幹了幾年,沒趕上靖難就被調到外面做知縣,後來朱棣靖難,把康知縣召至駐地,就地升刑部侍郎,留京輔佐朱高熾。

待其故去,朱高熾登基,贈其工部尚書。

其長子蔭上林苑監正,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次子蔭上林苑監副,官至右通政;幼子行商,賜千金、敕令所在不稅、關津不問。

一個從龍家族的原始積累完成了。

此後代代才名代代為官,讀書的是關中夫子、治病的是醫學訓導、做官的是知縣知府,總之……他們這個家族好像遺傳了某種逢凶化吉的特質一樣。

宋末元初,天下打成一團,康家始祖在武功縣招募流民開荒種地

明初半個天下都忙著靖難大戰,在燕王府當過國相的康汝楫很認真的在當知縣。

他們喜歡讀書、擅長避禍、得過且過、同時缺乏上進動力。

甚至到了康堯民的爺爺輩兒,出了個康海,是級斜槓青年。

讀書,他是弘治十五年進士狀元,天下第一;

寫詩,他是大明前七子之一,推行詩文復古;

交朋友,正德三年,李夢陽得罪劉瑾被下獄,給他遞小紙條‘對山救我’。

康海前去拜見劉瑾,通宵暢飲,第二天李夢陽獲釋。

正德五年,劉瑾事,被剮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康海也因是劉瑾同鄉株連,被削職為民。

落職回家,制樂府、玩音樂,扶植了張於朋、王蘭卿,組建班社,形成西路秦腔的基礎。

雜劇《中山狼》被搬上舞臺,他編的。

搞藝術是要花錢的,錢不夠怎麼辦?做買賣,他是天下聞名的揚州鹽商。

揚州的康山草堂,本來是治理運河廢土堆出的無名土丘,因為康海客居,有了康山之名,後來董其昌題字康山草堂,遂有其名。

玩音樂、做買賣之餘他也乾點正事兒,編了一部《武功縣誌》,被評為‘鄉國之史,莫良於此’,此後編纂地方誌,多以此部武功志為楷模。

到如今,康家還有去年的新科進士康萬民、書法號關中兩絕的監生康禹民。

這兄弟倆貫穿了康氏一族與戰爭無關的氣質。

關內關外哐哐幹仗的大背景下,哥倆花了大半輩子在家破解璇璣圖,硬是從只有八百四十一個的字璇璣圖上,讀出了七千九百五十八詩。

康堯民就是這倆才子的弟弟,不過他跟那兩位兄長在年齡上差的比較多,玩不到一塊去。

他本身也是生員,只是國事洶洶,成長過程中社會風氣有了棄文習武的變化,他就考了個武職,朝廷給安排了個西安左衛指揮使。

當然,康家這代有上馬報國心願的不止康堯民一個人,還有他弟康今民,走的是一樣的路子,以千戶授榆林鎮魚河堡操守官。

不過人的命運啊,很難說。

康家四兄弟雖然職業路線、生活理念方面各不相同,但卻都在這個時間節點,被籠罩在劉承宗的鐵蹄陰影之下。

新科進士康萬民正在武功縣前往咸陽赴宴計程車紳隊伍裡,書法大家康禹民在武功老家對元帥府的清田校尉掃榻相迎。

魚河堡操守官康今民則在修繕那些劉承宗曾經生活過的名勝古蹟。

指揮使康堯民則在潼關裡,深深牽掛著元帥府的大軍。

即使山高水長路遙車遠,哪怕劉承宗聽不見,康堯民依然固執地向大元帥寄予美好祝福:“媽的過來呀,毒死你個爛慫!”

領到押送糧草進潼關的使命時,康堯民並未想到,這座巍峨關城會成為他的埋骨之地。

事實上康堯民已經在潼關死過一次了。

起先是河南府傳出賊兵已攻至南陽的訊息,潼關衛的掌印指揮使如臨大敵,要求康堯民的四百旗軍也加入關城協防,以免屯糧被賊人搶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