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四月(1 / 2)

對於這種費力不小,收效不大的事情,晉王實在提不起興趣來,所以那信看過之後,便隨意放到了一邊,不予理會了。

然而,沒過幾天,楊堅朝會之後與眾人閒聊之時,卻提到了今年科舉之事。

“牛弘(時任吏部尚書)——今年京試準備的如何?”楊堅問道。

牛弘頓了一頓,當下認真道:“回陛下,早前薛侍郎來岐山奏對,與臣商量過關於今年科舉京試的事情,一應事務都已安排妥當,請陛下放心。”

“安排妥當?”楊堅好奇地問道:“你是如何安排的?”

牛弘想了想,道:“所謂‘科舉’,是謂:分科選士,選舉人才。

主試設明經和秀才兩科,‘明經’察儒家經典(選擇填空,如:三人行——下一句?),‘秀才科’察治國方略,先試策,再考雜文(閱讀理解+ooo字的小作文)

除此以外,還有特設科目,如明法(律法考試),明字(文字理論和書法)、明算(算術理論)等共六科。

相應的考題、考場皆在安排之中,待臣再與薛侍郎再行商討之後,再奏報於陛下。”

楊堅聽完,點了點頭,道:“里仁(牛弘字)做事嚴謹明瞭,朕還是放心的。不過——科舉選士乃朕嘔心所出,事關天下才子人心歸屬,吏部不可輕視。”

牛弘頓了頓,連忙應道:“臣遵旨。”

楊堅看了看眾人,道:“你們呀,是不知道朕的用心,只當科舉不過是一時之選。

可你們不知,朕為了推行這科舉,得罪了多少世家。世人不理解朕,連朕的兒子都不與朕齊心。

如今太子在京中輔政,朕聽說他日夜辛勞,可怎不見他對科舉上心?也不知他天天再忙些什麼?”

楊堅似是在抱怨,可眾人聽著卻是一身的冷汗,柳述回道:“回陛下,昆州、桂州、南寧州生亂日久,若不強加遏制,恐有漫延之勢。

太子殿下在東宮日夜憂心,與朝中臣子商量如何平叛。

這犯上作亂,畢竟關乎著江山安穩,太子無心顧及科舉,也是情理之中。”

楊堅聽罷,輕輕哼了一聲,陰陽怪氣道:“原來是這樣啊,朕還以為太子故意要冷落科舉選士呢!”

柳述頓了一下,反駁道:“陛下,太子雖身負監國之職,身邊卻沒有多少可用之人。

就比如這科舉選士,並非是太子不想理會,而是因為此次主管科舉的牛尚書人在仁壽宮,太子即便想問問科舉的事,也無人可問呀!”

楊堅聽罷,呵呵一笑,道:“無人可問?難不成薛道衡(吏部侍郎)是個死人麼?牛里仁即便人在仁壽宮,都能顧及到此次京試的考場安排,朕不信太子人在京城,都管不了吏部的事。”

柳述心頭一滯,又開口為太子辯駁道:“可陛下有沒有想過,不只是吏部,其他各部的主要官員要麼跟著陛下到了仁壽宮,要麼時常往返於仁壽宮與大興宮之間。

太子在京中監國,實在是無人可用……”

說到這裡,柳述頓了一下,一步上前,行了一禮,鄭重道:“陛下,臣請旨回京,協理太子監國,為陛下分憂。”

楊堅氣得臉色隱隱青,忍了半天,陰聲道:“原來太子失責,是朕的過錯!”

柳述連忙答道:“臣不是這個意思,臣只想為太子出力,也是為陛下分憂。”

楊堅被氣笑了,道:“柳述啊柳述,你對太子可真是忠心,為了給太子出力,連朕都不顧了。”

柳述抬起頭來,眼中倒也沒有害怕,只是平靜地解釋道:“臣冤枉,臣不想讓陛下與太子離心,臣希望陛下可以愛重太子。

儲君之位關乎民心安穩,陛下與太子和睦——則天下安,此是兒臣之幸,也是朝堂之幸,更是江山萬民之幸,請陛下三思。”

楊堅只覺心中有火,卻不知該怎麼出來,只得咬著牙道:“科舉選士是吏部的事,你一個兵部尚書,回去做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