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必有近憂:中原諸侯聯盟盟主齊桓公似乎不怎麼鳥魯國?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連救了兩個諸侯,齊桓公受到了列國諸侯的廣泛尊重,但齊桓公根本高興不起來。魯僖公這次沒能參與救衛,但參與了幫助衛國復國,總算撈回點顏面。見盟主齊侯怏怏不樂,魯僖公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北邊的山戎之敵,已經被收拾了,現在憑著燕國防備著應該不成問題。東邊的夷族,自然由強大的齊國和魯國存在,無需擔心。西方的西戎,有秦國跟他們耗著,暫時不需理會。

現在是西北一帶的戎狄,怎麼一下子兇悍起來了?晉國在幹什麼了?這是晉國的主體責任,晉侯啊晉倔,你怎麼不好好守住,居然讓戎狄大舉入侵中原?

魯僖公不知道,很快會有一個叫晉國的級大國橫刀立馬於春秋舞臺中央,這個霸王龍級別的諸侯,將成為中原列國諸侯的帶頭大哥。

魯僖公更不知道,這一次戎狄武裝大舉入侵中原,正是因為被日益強大的晉國給收拾得狗急跳牆了,才流竄到了中原的邢、衛等國。可以說,這次邢、衛兩國被滅,純粹是一個躺槍,直接原因是晉國對戎狄的打壓導致。

晉國,那麼了厲害?不是一直在搞內亂嗎?

是的,晉國自晉文侯在公元前771年出兵勤王,助周平王東遷洛邑,再幫助周平王幹掉周攜王以後,獲得了大把的天子賞賜,除了大量的土地城邑外,關鍵還取得了“征伐諸侯以討不遵”的特權,是天子認可的方伯。

這個地位,就相當於現在的齊國。但是,晉文侯去世後,晉國陷入了大小宗之爭的內部鬥爭,我們前面介紹過了,到魯莊公時代,晉國總算平息了內亂,國家重新走上正軌。

這個時期的晉國,正是晉獻公時代。這是晉國曆史上一位武功赫赫的國君,貌似天天想著打架,天天想著擴充地盤。

晉獻公即位以來,扛著天子給予的“征伐諸侯以討不遵”的大旗,把尊王掛在嘴邊,但凡尋得哪個諸侯國一點不是,就舉大兵討伐,甚至如耿國、霍國、魏國等姬姓諸侯都被吞併。

晉國與戎狄部落混雜,周邊全都是戎狄部落,什麼長狄、白狄、赤狄、姜戎、驪戎、陰戎等等。這些戎狄部落在晉國看來,全都是嘴邊的肥肉,只要有機會,晉國就會征討,奪其土地人口,滅其國家。

晉國,就在不斷征伐戎狄部落和周邊諸侯中,迅強大起來。而不斷遭受打擊的戎狄部落,為尋求新的家園,就紛紛進入中原地帶,有的部落,甚至遷至天子腳下的洛邑展。

無非是為了生存而已!什麼戎狄蠻夷,那只是你們大周王朝人的排外思想在作怪,只不過是生活、習俗、祭祀、耕作、飲食等等不同,憑什麼非得是你們大周王朝那一套才是正道,我們就成了另類?

此處不留爺,爺就尋他處。就這樣,戎狄各族各部,在晉國以及列國諸侯的打擊下,四處流散,有許多就此融入中原,接受華夏文明,也送來自身的優良習俗和傳統。

這叫什麼?華夏文化大融合!

當然,在那個時候,誰都不會這麼想。在中原列國諸侯眼裡,看見你四方戎狄蠻夷就得打。四方戎狄蠻夷,見到你中原諸侯大軍來了就逃。逃不了了,就打。打不過,再來。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生存。

與當時的齊國動不動就組織中原諸侯聯軍不同,晉國貌似是孤身一人在打擊這些戎狄,如同利箭一般,其打擊方式是定點清除,逐個蠶食。所以戎狄往往得以四散而逃,許多就逃到了中原。

齊國則象是拉網式行進,一堆諸侯共同組建聯軍進行掃蕩式打擊,所以從齊國這邊想要進入中原的東夷就幾乎沒有。

但是,南邊卻是有問題的,至少齊桓公認為是有問題的。因為在齊國的眼裡,南邊的楚國,純粹就是南蠻。別看如今的楚國國君楚成王即位以來,第一時間去了洛邑朝見了天子,表示願意接受周天子的領導,但僭越稱王這樣的大罪,一直沒得到懲處。

拉網式的作戰方法,關鍵是這張網足夠牢固。楚國就不怕,隨便你組建多少諸侯組成這張網,楚國自有辦法來破網,只要自身夠強大,咱大楚就敢於一頭把進你齊國織的這張圍堵大網,把你撞個稀巴爛!

誰說咱是蠻夷?既然你們不承認咱大楚是中原諸侯,那咱就不斷向中原靠攏。中原諸侯們,你們靠邊站吧,別被大楚撞爛嘍。

為了對付楚國,齊桓公正在下一盤大棋。他眼巴巴希望晉國作為此時大周王朝的西北屏障,好好履行主體責任,別讓戎狄往中原來了。你們晉國將西北守好,寡人就組織聯軍對付南蠻了。

但是晉國呢?晉國根本不會領會齊國的思路,晉國有自己的一套一切都為了擴充地盤,奪取人口財富,提升國家實力。哼,你齊侯大搞什麼尊王攘夷,到頭來根本沒見你給齊國帶來什麼實質性利益,圖個虛名而已。

晉國又找到了吞併中原傳統諸侯大國的機會,現在被晉國盯上的,是虢國和虞國這兩個公爵級別的傳統大諸侯國。

好了,晉國的事,確實很精彩,我們在晉國風雲裡講得夠詳細了。現在我們還是講中原,講魯國。

這個時候的魯僖公很著急,因為他明顯感覺到,中原諸侯聯盟盟主齊侯似乎不怎麼鳥自己!

剛剛我們講過,為了對付楚國,齊桓公下了一盤大棋,這盤大棋需要調動很多盟國,從東、北兩個方面,完成對楚國的包圍!

東邊,齊桓公調動了江國、黃國和徐國,以牽制楚國。等齊桓公親率的中原諸侯聯軍南下進攻楚國時,此三國同時起對楚的進攻。

公元前658年9月,經過一連串的外交活動,原楚國附庸江國和黃國表示臣服齊國。齊桓公大喜,叫上宋桓公,召集了江國和黃國兩國國君在貫地召開盟會。這次盟會,顯然就是一次軍事會議。令魯僖公鬱悶的是,齊桓公沒有叫上他。

楚國國君楚成王聽說手下江國和黃國倆小弟背叛了楚國,頓時火大了。既然你齊侯拉不穀小弟,那不穀就打你的小弟。

就這樣,中原又一個諸侯攤上了事,那正是鄭國。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