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入聯伐魯:參加中原諸侯聯軍伐楚,魯僖公總可以放心了吧?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鄭國曾經是魯國的戰略盟友,也是曾經的中原小霸。可惜在鄭莊公後,經歷了二十年內亂的鄭國迅衰落。鄭厲公時期,鄭國勉強有些恢復元氣,但夾在大國爭霸中間,日子過得很難很難。

說鄭國難,我們就簡單一點講吧。只要楚國北上中原,那就肯定是要打鄭國的。或者說,只要中原諸侯誰惹了楚國,那楚國也肯定是要打鄭國的。

除非,鄭國投靠了楚國。當然,現在有強大的齊國在,鄭國是不會投靠楚國的。但是,鄭國是必然會投靠楚國的。到後來,新的中原諸侯聯盟盟主晉國來了,見鄭國投靠了楚國,那就打鄭國。

鄭國怎麼辦?只能投靠晉國。見鄭國投靠了晉國,那楚國就來打鄭國。

鄭國,就是一塊強國爭霸中的夾心餅乾!

你說鄭國可憐不?鄭國人後來明瞭一種國家生存法則,那就是牆頭草法則。你楚國來,就投降你楚國。你晉國來,就投降你晉國。

反正投降又不丟臉,因為這是春秋,春秋的戰爭是完全的貴族戰爭,打不過就認慫。有實力時要展示實力,沒實力時就認錯服輸,而且是堂堂正正極有風度的認輸。

這一次,聽說齊國把黃國和江國給拉走了,楚成王大怒。公元前658年冬,楚國大兵北上,直指鄭國。

鄭國國君鄭文公又氣又急,嘟噥著我鄭國又沒惹你楚國,你怎麼來打鄭國哇。一邊調集鄭軍死守都城新鄭,一邊派出使者前去交涉。結果楚國人根本不鳥鄭國人,直接扣押鄭國使者。

楚成王就是這個脾氣你們來惹不穀的大楚,那不穀就還以顏色。

齊桓公心裡暗笑,小樣的,寡人就是要頻繁調動你楚軍北上,分散你楚軍。一旦你楚軍北上,國內空虛,那寡人就必定有大把的機會搞死你楚國佬。

楚國打了一頓鄭國,搶了一些人口財物後,也就凱旋迴國了。楚成王很滿意。

見楚國接招,齊桓公行雲流水般又攻出了一招公元前657年夏,齊桓公給已經歸順齊國且是姻親之國的東夷大國徐國下達了指令討伐楚國附庸舒國。

徐國立即出兵,行軍數百里向舒國起突襲,一舉攻佔了舒國。

楚國當然立即接招了,你們打舒國,那我們就打鄭國。楚軍又北上了,再次狠狠揍了鄭國一頓。當然,此時的鄭國也是骨頭頗硬的,緊閉都城新鄭城門,隨便你楚國佬怎麼搞,但想要咱鄭國投降,做夢。

楚軍一時又攻不下新鄭,折騰兩個月後,也只好班師。

齊桓公繼續出招。過了兩個月,公元前657年秋,齊國通知宋國、江國和黃國赴陽穀開會,研究具體進攻楚國的軍事計劃。

世界大戰即將打響,列國諸侯都忙得團團轉,但貌似沒你魯國什麼事。這不意味著齊侯要將咱魯國排擠在中原諸侯聯盟之外了嗎?難道因為先君夫人的事惹齊侯生氣了?

先君夫人,當然是指哀姜。魯僖公終於坐不住了,肯定是齊侯因為自己剛即位,就再三要求將先君夫人屍體還給魯國的事惹火的齊侯。哦,對了,還有因為邾國聽命齊侯,沒將先君夫人遣返給魯國,寡人為了向邾國示威,居然興兵討伐了邾國。

錯了,肯定是因此齊侯生氣了,那快補救!

魯僖公立即遣使赴齊國,帶了大把財物朝見齊桓公。齊桓公聽說魯侯遣使朝見自己,拍了一下自己腦袋唉,自己真的是忙糊塗了,討伐楚國這麼大手筆的軍事行動,怎麼把魯國給忘了呢?

齊桓公當即就表示還等什麼啊,貴國可是咱中原諸侯聯盟最重要的同盟國之一,寡人剛剛召集了陽穀會盟,會議雖然結束了,魯侯快派人在盟書上籤個字,就算魯國參加了。

魯僖公終於舒了口氣,並立即派執政上卿季友赴陽穀代表魯國在盟約上簽字。季友回國後,詳細向魯僖公彙報了這次伐楚的具體軍事部署。魯僖公下令,立即整軍備糧,隨時參加齊侯組織的聯軍,討伐楚國!

象這樣的世界大戰,魯國怎麼能夠缺席?

看著自己終於將與齊國的關係補救成功,魯僖公非常高興。

聽說齊國召集了陽穀會盟,楚國不甘示弱。公元前657年秋,楚國再次組織楚軍北上討伐鄭國。

連續三年,年年遭到楚國打擊,鄭國國君鄭文公實在受不了了。鄭文公雖然痛快楚國,但內心對齊桓公也有了些意見。齊侯喂,你可是中原諸侯聯盟盟主啊,鄭國有難,你不是沒看見,怎麼不來救我鄭國啊?

鄭文公,你別急。來了,齊桓公這盤大棋下到這裡,終於要收官了。

公元前656年春,進攻鄭國的楚軍在鄭國搶掠了幾個月後,已經班師回楚國過年了。齊桓公則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軍事部署後,終於決定對楚國動武,意欲一攬子解決南蠻楚國問題。

是的,在齊桓公的霸業裡,東方,東夷以徐國為基本臣服,且有齊、魯等國守著;北邊,連續伐了山戎,滅了令支等國,現在由燕國守著;西邊,雖然晉國有些不濟,放但畢竟秦、晉兩國在那裡擺著,這次又搞了個存邢救衛,中原列國諸侯應該可以應付了。

剩下的,就是南方以楚國為的南蠻問題了。

魯僖公早作作好了準備,他把國政大事交給上卿季友,自己親自擔任統帥,以公族大夫公孫敖為副,率3oo乘戰車魯軍精銳參加由齊桓公親自率領的聯軍南下伐楚。

聯軍聲勢非常浩大,單單是參與的諸侯聽著就嚇人,足足有八國諸侯齊國、宋國、魯國、鄭國、衛國、曹國、陳國、許國!

八國聯合的兵力當然是一支龐大的軍隊,各國可謂是根據各國軍力水平,均出主力兵馬

齊國5oo乘戰車,國君齊桓公親率。相國管仲為軍師,大夫王子成父為將。宋國3oo乘戰車,國君宋桓公親率,上卿公子目夷為將。魯國3oo乘戰車,國君魯僖公親率,上卿公孫敖為將。陳國2oo乘戰車,國君陳宣公親率,大夫轅塗濤為將。鄭國2oo乘戰車,國君鄭文公親率,大夫申侯為將。

衛國、曹國、許國均各出部分戰車,分別由國君衛文公、曹昭公和許穆公率領。據說本來燕國也要參加,齊桓公拒絕了“守住北境,嚴防山戎突襲,只消北境無虞,燕侯就是大功一件。”

很顯然,此次伐楚,主力仍舊是傳統的齊、魯、宋、鄭四國。而且,根據先前齊桓公的戰略部署,徐國、江國和黃國隨時可以從楚國東線起進攻。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