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秦魯外交:不與秦結盟,那魯國如何應對秦國聘問呢?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魯文公聽得呆了,原來,一個諸侯國,是可以這樣展壯大的啊。他喃喃自語了一會,繼續聽魯國的史官和公卿大夫們繼續講秦國的事。

秦國的不斷強大,勢必東進,向中原靠攏,這就與更加強大的晉國生了衝突。秦國想盡了一切辦法,無論是主動與晉國示好,與晉國聯姻,甚至連續幫助晉國平定內亂、扶持晉國國君,但晉國就是死死盯著秦國。

你秦國在西方折騰就是,想要東進中原,做夢吧。終於,在秦穆公時期,晉國與秦國成了徹底的死敵,兩國經常爆戰爭。

秦國雖然是一個大國,但在晉國的強力打擊下,秦國實在沒有什麼辦法。就在前幾年,即公元前62o年8月,晉襄公去世。秦國居然又捲入了晉國的內部權力鬥爭,當時晉國執政趙盾主張擁立在秦國的晉文公之子、晉襄公庶弟公子雍回國繼位,並派卿大夫先蔑和大夫士會到秦國迎接公子雍。

秦國國君秦康公大喜,這是秦國改善與晉國關係的絕佳機會,於是公元前619年,秦康公派軍隊護送公子雍回晉國。結果晉國變了卦,非但迎立了晉襄公嫡長子夷皋繼位,還兵在令狐偷襲秦軍。

秦軍大敗,損失慘重。秦康公是一位血性秦國國君,他立即出兵報復,奪取了武城。晉國作為中原諸侯聯盟盟主,當然也不是吃素的。公元前617年,晉國攻打秦國,奪取了少梁。秦國立即實行報復性進攻,於公元前617年夏,奪取了晉國的北征。

秦國與晉國,已經開啟了全面戰爭的模式!

“主公,此次秦國大夫前來聘問,絕對是另有目的的。”執政上卿公子遂道。

叔孫得臣點點頭道“是啊,主公,上次秦伯派人送來了先君僖公和先君夫人成風的喪葬用品,也是有目的之舉。”

想起四年前那個冬天,秦國送來喪葬用品的事,魯文公想想都好笑。因為先君魯僖公去世已經十年了,先君夫人成風去世也五年了,秦國人居然把喪葬用品才送來,真的不可理喻。

當時魯文公倒沒覺得好笑,而是差點生了氣。執政上卿臧文仲卻認為,由於歷史上,秦國跟魯國之間的關係非常一般,並不是盟友關係,所以雖然送來的晚了幾年,但秦國至少還是符合禮數的,這說明秦國對魯國有好感。

正因為僅僅是秦國對魯國有好感,所以當時魯文公也沒留意這個秦國。但是,現在秦國又來人了,而且派來的是久經沙場的大夫西乞術!

魯文公當然要緊張了,因為秦國與晉國正處於敵對狀態,兩國你來我往一直在打仗。如果魯國高調接待秦國使臣,弄不好就一頭撞到了晉國的南牆,這是要攤上大事的。

公子遂道“主公,臣以為,此次秦伯是因為與晉國關係緊張,所以特意前來交好我國。上次送來喪葬用品,用意也是如此。既然秦國有此好意,主公理應善待。”

魯文公心裡點了點頭,嘴上卻道“但寡人擔心的是,如果寡人善待秦人,一旦晉侯怒,那寡人豈不是要攤上大事?”

公子遂呵呵一笑,道“主公,秦人有禮,主公以禮還之,這正是魯國風範,列國諸侯包括晉侯在內,都不會因此對主公有意見。主公只需要掌握一點,如果秦人要求與主公結盟,主公大可不予以理會,臣自有辦法。”

魯文公大喜,遂將接待秦使一事全權交付公子遂負責。

秦國大夫西乞術看來對中原禮儀那一套非常熟悉,他見魯國執政上卿前來接待自己,非常感動。一番客套後,按正式聘問的程式,西乞術向公子遂敬獻了玉璧。

公子遂推辭道“秦伯不忘和敝國先君的友好,而派大夫您蒞臨敝國,以此鎮撫敝國,且奉送如此貴重禮器,寡君不敢不推辭啊。”

西乞術謙恭答道“外臣來貴國前,寡君有交待,說這都是些不值錢的普通物件,上卿大人何必推辭呢?”

公子遂搖搖頭,繼續推辭,堅決不收。西乞術則更加謙恭,一定要送。兩人一個送一個推,一連搞了三次。

最後,西乞術感慨道“不瞞上卿大人,其實寡君非常渴望能夠得到貴國先君周公、魯公的福佑,願意前來服侍魯侯,所以寡君才用敝國先君傳下來的普通玉器,派外臣奉送前來,以作為祥瑞的信物,見證敝國與貴國的世代友好。”

看來,在那個年代,魯國人是非常講作風建設的,堅決不收禮。

當然,這個只是看來而已,因為這就是諸侯國之間互相聘問的禮儀。公子遂也好,西乞術也好,兩人所言所行,都是符合這個禮儀的。三送三辭,其實就是一個流程而已!

關於諸侯國之間的聘問,其程式是這樣的一國行人赴他國聘問,必須帶著當時代表國家最高階別的禮物,玉器,如玉珪、玉璋等用玉製作成的物品。

正式會見時,客人先要奉上玉器,這叫見面禮。但主人不能人家一送就收下,而是要表示一個推辭,而且要做到一辭、再辭、三辭,最後才可以收下,並表示感謝。

這個推辭的過程,據說有一個規定的外交用語,辭玉,即推辭玉器的意思。

聘問的正式開始,就是先要經過辭玉至受玉這個過程。然後就是雙方就互相關心的話題交換意見,這一次,西乞術代表秦康公到魯國來,要表達的意願就是希望秦、魯兩國能夠友好相處。

而且,西乞術還直接對魯國人表達了秦國與晉國已經是死敵了,很快兩國將爆新的戰爭。為了表達誠意,西乞術甚至直接將秦國的主要作戰計劃都對魯國人講了。

秦國的態度真的非常誠懇,最高目標是與魯國結盟。但魯國可能與秦國結盟嗎?所以,公子遂代表魯國接收了秦國使者西乞術的玉,這已經表明了魯國願意與秦國世代和好,但是在交流中,公子遂也請西乞術理解,畢竟魯國與晉國才是盟國!畢竟,魯國是站在以晉國為盟主的中原諸侯聯盟圈裡的。

西乞術當然表示了理解,其實秦康公也知道,單憑秦國送了一次喪葬用品給魯國,以及這一次主動赴魯國聘問,要想達到與魯國結盟的目標,實在是過高了。不但是魯國,西乞術這一路過來,去了曹國、衛國、鄭國、宋國、齊國等中原諸侯聯盟盟國,大家對秦國的態度基本一致不可能與秦國結盟。

那西乞術只好亮出了基本目標,那就是大家友好相處,至少秦國與晉國開戰時,不要出兵幫助晉國。

公子遂笑了“大夫儘管放心,如今戎狄到處侵犯中原,列國諸侯苦不堪言,自身應付都來不及,哪裡還會幫助他國去討伐貴國呢?”

西乞術很高興,這樣一來,他來魯國的使命就算是達成了。

核心議題談妥了,也到了吃飯的時候了。根據聘問程式,確實是到了主人安排吃飯時,即公子遂代表魯國設宴款待。當然,這個吃飯也並非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吃飯,所有擺上的食物,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大家只能是看看。

西乞術是直到這個不能吃的宴會結束後才吃的飯,也就是說,客人真正可以吃到的食物,那是要等客人回到賓館後,由主人家另行送來。當然,這個賓館,在春秋時期,叫驛館。

這時,公子遂就可以去見魯文公了,他對魯文公道“主公,秦使是一位非常講究禮節的行人,秦國值得主公尊重啊。此次秦使來聘問,表達了願意與魯國交好的意願,這是任何聘問活動最基本的意義,臣已經代表主公答應了。看來,秦國是有意要討伐晉國了。唉,秦國不容易啊,晉國那麼強大,秦國卻不得不討伐晉國,晉國也確實做得過分了。主公,這些事,就讓晉國與秦國自己去解決吧,主公千萬不要去摻和了。主公非但不要去摻和,反而要向秦人展現主公的禮節。臣建議,回禮時,得加倍贈送財帛。”

魯文公很滿意,道“一切就按愛卿之意辦吧。”

史料記載,聘問結束後,公子遂對西乞術道“貴國有大夫這樣的君子,國家一定會強大。貴國雖然地處西戎,卻知禮守儀,寡君非常敬佩。這些小意思,就請大夫帶給秦伯吧。”

這些小意思,指兩方面的物品。一是西乞術敬獻給魯國的玉器,這個是一定要奉還的,這體現了主人輕財重義。二是拿出財帛給客人帶走,以感謝客人為了兩國友好而辛苦奔波。據說,由於西乞術舉止言行非常得體,魯文公非常欣賞,特意給出了雙倍的財帛。

是的,魯文公必須要給秦國人一個感覺魯國是願意與秦國友好相處的!但是,魯國畢竟是晉國的盟友,所以一旦有出現晉國命令魯國討伐秦國,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給你相當豐厚的回禮,希望秦國能夠理解。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