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孟氏家事:公孫敖的愛情惹出一堆破事,這代價是不是高了點?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接下來的事,當然是事關齊、魯兩國的事。但這個事也不算是事關國家層面的大事,只能說是事關一個魯國大家族的家事。這事,前面我們已經提及了,那就是孟氏家族的事。

公元前613年9月,孟氏家族宗主公孫敖死了。要注意,孟氏家族可以說曾經是魯國的第一大家族,其宗主正是公孫敖,後世稱孟穆伯。

公孫敖的故事,前面我們已經講了,為了一個莒國女子,他向世人展現了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價更高,他演繹了一場“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轟轟烈烈。

這個故事本已結束,但現在有了後續。由於自己不顧家國飛蛾撲火般地追求著自己的愛情,所以公孫敖在魯國的一切都沒了。他的上卿之位和孟氏家族宗主地位,均由其長子仲孫谷繼承。

仲孫谷雖然貴為孟氏家族宗主,但由於父親公孫敖這一段故事的存在,使整個孟氏家族都蒙了羞,讓仲孫谷在魯國人面前根本抬不起頭來。

抬不起頭來的日子是鬱悶的,持續鬱悶的人往往身體狀況是有問題的,仲孫谷終於病倒了。在那個年代,生病絕對是一場災難,反正仲孫谷病倒後就再也沒起來。

公元前613年8月,仲孫谷病逝,孟氏家族的上卿之位和宗主地位,就由其公孫敖次子、仲孫谷之弟仲孫難繼承。

在齊國的公孫敖聽說兒子死了,想想自己白人還在,兒子黑人先走了,自己的所作所為肯定是影響了兒子,非常傷心難過。公孫敖這時想起了祖國,他渴望回到魯國,無論如何,也要見兒子最後一面。

於是公孫敖要求自己的兒子仲孫難想盡一切辦法,幫助自己回一趟魯國,至少奔上兒子仲孫谷的喪。

父命難違吶。仲孫難上下打點,幾乎將家裡庫存的財物都花光了,總算讓魯國上下一致同意公孫敖回一趟魯國來。但誰曾想,就在公孫敖回國的路上,還沒出齊國國境,居然於公元前613年9月在路上也病死了!

仲孫難本來是請求讓父親公孫敖回一趟魯國,大家都同意了。但現在是公孫敖死了,那如果再讓公孫敖的屍體回來,意味著同意公孫敖歸葬魯國。

回一趟魯國,與歸葬魯國,那可是兩碼子事。這下,與公孫敖有著奪妻之恨的執政上卿公子遂不幹了這種東西,還配是魯國人麼?既然死在國外,那就葬在國外好了。

公子遂就一個態度,堅決不同意公孫敖歸葬魯國!

這下好了,公孫敖死後,他的屍體一直停留在齊國。要知道,公孫敖死時是什麼季節?周曆的九月份,相當於現在的七月份,那可是最熱的季節!要儲存屍體,說多難就有多難,史料雖然沒怎麼記載孟氏家族是如何儲存著他們老宗主屍體的,但當時的最常用辦法就是用冰塊。毛想想好了,當時要用掉多少冰塊!

孟氏家族為此又耗費了大量的錢去處理公孫敖的屍體,剛剛繼任為宗主的仲孫難真的很難,連史料都記載了他有多憔悴,“有毀”!

什麼意思?毀,指一個人在居喪時,因為悲傷過度,以至於身體容顏有所損傷,這被稱為毀。但古時有訓,“毀不危身”,意思就是親人去世,至親肯定悲傷,導致影響身體。但不能因此而損害自己的性命,不能出現悲傷致死。

也就是說,對親人去世的悲傷,絕對不能過度。但仲孫難呢?這個名字取得看來是有先見之名的,他接連經歷了自己的父親為女人胡作非為而導致家族嚴懲受損,再是兄長仲孫谷英年早逝,自己又為了父親公孫敖四處打點,將家財都用得差不多了。現在又為了父親公孫敖一具屍體以得繼續耗費大把錢財,估計也賣了不少地了,使孟氏家族這個原來的魯國第一大家族頓時衰落了一大截!

難不難?當然難了。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執政上卿公子遂還不讓公孫敖的屍體歸葬魯國,這讓仲孫難真的痛苦不堪。

仲孫難很痛苦,齊懿公也非常鬱悶,畢竟放著一具老外的屍體在自己的國內,說有多晦氣就有多晦氣。而且,齊懿公自己也已經從公孫敖以及他的孟氏家族那裡得到了不少財物。現在看看魯國的這個孟氏家族,估計也榨不出什麼油水來了,那就想辦法讓這老外的屍體回魯國去吧。

齊懿公派人對仲孫難出了個主意就將靈柩停放在齊魯邊境,在齊魯邊境設定靈堂,將場面搞大一點,讓天下人都知道這是魯國人的屍體,卻得不到回國安葬。

齊懿公的主意,就是你魯國既然不要臉,那就丟大一點,到時不單是孟氏家族臉上無光,你魯侯、整個魯國,難道就有面子了?

仲孫難立即照辦,他一邊派人將公孫敖的靈柩停放在齊魯邊境,搞了一個場面很大的靈堂,一邊親自去求見魯文公,請求將父親歸葬魯國。

據說,一開始魯文公也很厭煩,畢竟公孫敖確實給魯國丟了大臉,尤其是執政上卿公子遂堅決不同意。

但仲孫難就來了個死皮賴臉,他就整天站在魯國朝堂,反正魯文公一天不答應歸葬請求,那他就在魯國朝堂上站一天,直到答應為止。

當然,這個過程,對仲孫難來講是悲憤的,不管父親生前有多大的罪過,但現在他都死了,你公子遂還有什麼可以值得計較的?難度自己講求一個孝字,還要遭到這樣的打擊?

公子遂終於拗不過仲孫難了,也許一開始是自己有理,但如果人家都死了大半年了,你還不讓人家歸葬,那確實說不過去。就這樣,在仲孫難的強烈要求下,公子遂也終於點頭同意讓公孫敖歸葬。

一切都解決了,仲孫難總算是將這天大的難事給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安葬公孫敖之事,這個事到現在也就是一個程式性的東西了,但故事還是有得講的,因為史料記載了公孫敖原本在魯國的夫人聲己哭喪的事。

這個公孫敖原本在魯國的夫人聲己,按理來講應是公孫敖的次妻。按禮,當公孫敖夫人過世後,應該是排名第二的側室聲己升為夫人。但公孫敖非但沒提拔她成為夫人,反而惹出了一場為了一個莒國女人不惜犧牲一切的故事。

所以,聲己對公孫敖非常怨恨,她見公孫敖屍體被運回了魯國,就簡單地走了個哭喪的程式。據說她就只是在公孫敖的靈堂裡乾嚎了幾聲,算是為公孫敖哭過喪了。

這事還沒有完哩。畢竟,公孫敖在魯國可以說是一大人物,公族大夫,與如今的魯國所有卿大夫都是同宗關係,季孫行父、叔孫得臣等上卿都按禮赴公孫敖靈堂來弔唁哭喪了,但排起來是同宗兄弟的執政上卿公子遂就不願前來弔唁!

很顯然,公子遂還是記著公孫敖對他的奪妻之恨,簡直是不共戴天般的那種恨。這樣一來,那些堅定站在公子遂一邊的同宗親戚,也就不願來為公孫敖弔唁哭喪。

放到現在,大家也許會說,你愛來不來。但在春秋時期,這可是大事。一個人活著時可以被人看不起,但如果死了都得不到足夠的弔唁,說明這個人至死都沒被原諒,那他在那邊會安心做鬼嗎?會順利投胎轉世嗎?

反正至少仲孫難是這樣想的,他很著急,親自赴公子遂府上,苦口婆心勸公子遂道“叔,侄兒聽說,喪事是對待親人的終結。對於親人,雖然不一定會有善始,但應該有一個善終。古人云兄弟致美。也就是說,兄弟之間,應各盡美德。

兄弟有匱乏應救援,兄弟有喜慶應恭賀,兄弟有災難應慰問,兄弟有祭祀應一起,兄弟去世應哀傷。此五事,雖各不相同,但其根本意義在於不絕其愛。這才是對待親人之道!

叔,您本來就沒有做錯過什麼,您對家父有恨,侄兒完全是理解的。但是,家父是您的兄弟,兄弟去世您不表示哀傷不去弔唁,這違背了對待兄弟親人之道啊。您是我們魯國的執政上卿,何必為此事給自己留下非議呢?”

公子遂聽後不禁動容,心道,不管如何,那老王八蛋已經去世了,自己再怎麼樣,也終歸是他的堂兄弟,自己有什麼可以放不下的呢?如果自己再堅持不去弔唁公孫敖,這豈不是自己違背了禮法嗎?

公子遂嘆想起這位曾經是自己政壇對手的公孫敖生前種種荒唐所為,了口氣,搖了搖頭,最後決定放下一切心結,帶著同宗兄弟親人們都去孟氏家裡弔唁。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