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魯納鄫國: 為什麼鄫國要主動成為魯國附庸?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前面,我們講到了鄫國積極要求成為魯國的附庸國,這事我們一定要好好說說。

魯國有一個鄰國叫鄫國,是一個夏朝時就存在的古老姒姓諸侯。到了春秋時期,鄫國已經完全衰落了,夾在大國爭鬥中間艱難生存。

春秋史上的鄫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經常遭受南方淮夷的欺負,鄫國就積極融入中原諸侯聯盟。

早在公元前644年12月,當時還是齊桓公稱霸江湖時代,鄫國向齊國求援,齊桓公聯合了魯、宋、陳、衛、鄭、許、邢、曹等八國幫助鄫國修築城牆。

可惜的是,這次援助鄫國的行動卻是虎頭蛇尾之舉,鄫國城牆修築一半,從各國徵調來的役人居然逃了。這也被認為是齊桓公霸業開始衰亡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齊桓公去世後,宋襄公跳出來爭霸。公元前64o年6月,宋國召集諸侯會盟,居然在盟會現場將鄫國國君抓了起來,以祭次睢之神的名義,將鄫國國君殺死用於祭祀。

公元前591年7月,邾國侵略鄫國,將鄫國國君抓了殺了。當時鄫國便曾經向魯國求援,並表示願意成為魯國附庸。

反正這個鄫國,著實可憐。春秋走到了這個時候,鄫國又攤上了大事。這一次,先是鄫國自己內部生了重特大事件,這對鄫國來講是巨大內憂。然後是強鄰莒國自認為有點實力了,意欲謀求小地區霸權主義,這對鄫國來講是巨大外患。

內憂外患下,結果導致鄫國陷入危亡。

我們先講鄫國內部的事。

這個內部的事,又是女人惹出來的事。魯襄公的母親定姒,即魯成公的夫人,是莒國長公主。這個莒國長公主,就是前面講過的去世時要走了季氏家族的幾棵檟樹作棺材板的那位。

定姒還有兩個妹妹,同時嫁給了當時鄫國國君,一個成了鄫國夫人,一個作為滕女,成了鄫國國君的妃子。也就是說,魯成公與當時的鄫國國君是兩連襟關係。

鄫國夫人生下一個兒子,名巫,被立為鄫國世子,即鄫世子巫。生下兒子不久後,鄫國夫人因病逝世。由於其妹妹以滕女身份作為鄫國國君的妃子,按慣例就轉正成了鄫國夫人,這裡我們簡稱為鄫國後夫人。

鄫國後夫人卻沒生出兒子,倒生了個女兒,即鄫國公主。這位鄫國公主後來嫁到了莒國,即鄫國後夫人的孃家。據說,鄫國後夫人非常剽悍,她藉著孃家莒國的後臺勢力,對已經喪母的世子巫百般打壓,目的就是牢牢把控鄫國朝政。

世子巫忍無可忍,就到魯國尋求幫助。當時,魯國周邊幾個諸侯國關係非常複雜,具體來講就是齊國、邾國、莒國、鄫國、郯國、小邾國等國。相比而言,齊國最強,魯國次之,邾國與莒國再次之,至於郯國、鄫國、小邾國等國,那是最為弱小。

在整個春秋江湖,相比晉國、楚國、齊國等大國來講,魯國算是弱小的。但放在山東半島,魯國也算是第一方陣的,邾國、莒國算是第二方陣,郯國、鄫國、小邾國等算是最後梯隊。

反正春秋江湖就是這樣一個大魚下面有小魚、小魚下面有蝦米的態勢。

鄫國一直以來奉魯國為尊,自覺不自覺地視魯國為宗主國。但邾國、莒國這兩國覺得自己的胳膊也比較粗,總想著把郯國、鄫國等國視為自己的附庸國。

所以,當鄫國自覺要求成為魯國附庸國時,莒國和邾國就非常生氣。在春秋歷史上,魯國與邾國、莒國都有歷史遺留問題,都有矛盾糾紛,互相之間也曾刀兵相向,關係一直不太好。

現在,鄫國世子巫跑到魯國,當時魯國執政上卿季孫行父尚在人世,親自接見了世子巫。世子巫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訴說了自己在鄫國的遭遇,季孫行父非常同情,決定接納鄫國為魯國附庸。

有了魯國的保護,你莒國就不敢亂來。莒國如果老實了,那鄫國後夫人也就不敢亂動了,鄫國世子巫可以順利繼位為鄫國國君。

鄫國成為魯國附庸,並不是魯國和鄫國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就可以了,當時中原諸侯聯盟盟主是晉國,此事必須要得到晉國方面的點頭同意。唯有這樣,那鄫國今後就可以不用向晉國納貢,而只向魯國納貢即可。

所以,公元前569年冬,在季孫行父的安排下,仲孫蔑陪著魯襄公專程去了一趟晉國,請求晉國國君晉悼公同意鄫國成為魯國的附庸。

誰知晉悼公表示不同意。其實,換作是筆者我,也肯定不同意啊。原本鄫國的貢賦是交給自己的,現在居然平白無故地要交給別人去了,而且這個別人居然還來對自己說,誰同意誰就是傻瓜。

晉悼公對魯襄公和仲孫蔑道“地區穩定是很重要的,如果政局有了變化,那就勢必影響山東的穩定,魯侯是否考慮過齊國、莒國、邾國等國的態度呢?如今,世界局勢複雜得很,貴國還是不要生事了吧。”

魯襄公當然還是一小屁孩,什麼也不懂。此時仲孫蔑就再次向晉悼公請求,要求晉國務必答應魯國的這一請求。

仲孫蔑對晉悼公道“稟晉侯,敝國雖然不易,四周都是敵人,但仍舊能夠做到一直以來對貴國忠心耿耿,對晉侯您的命令從來都是堅決貫徹執行,從來沒有半絲懈怠。

可以說,敝國是貴國在山東最可靠的盟友。如果忠實可靠的盟友實力強大了,那將大大有利於盟主。如果忠實可靠的盟友實力衰弱了,那將大大不利於盟主。

那個鄫國,從來都未曾進貢貴國,貴國答應鄫國成為敝國附庸,於貴國來講沒有半絲利益損失,卻有利於敝國實力增長,貴國為何不答應呢?外臣請晉侯無論如何要考慮一下吧。”

晉悼公一聽,有道理啊。所以,就口頭同意了魯國的請求。

也就是說,魯國接納鄫國為附庸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晉國的同意。但這個同意,必須要有一個合法的、公開的程式向列國諸侯宣佈,這樣莒國和邾國就不敢有意見了。

但邾國和莒國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才不管你魯國是否去請示過晉國了,反正至少這個時候鄫國成為你魯國的附庸並未公開化,那何不抓緊壞了你魯國的如意算盤?

所以,關於魯國接納鄫國為附庸一事,一邊是魯國人還在忙著向晉國請示,一邊邾國和莒國組成聯軍,向鄫國起了進攻。

小樣的,你居然未經老子同意,直接找魯國抱大腿?魯國算哪根蔥?

史料記載,公元前569年冬,莒、邾兩國聯軍進犯鄫國。

鄫國立即向魯國求援,魯國當然要救了,魯國卿大夫臧孫紇率魯軍救援鄫國。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