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棘澤之役:晉楚兩強對峙,難道世界大戰真要爆發了?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楚軍打著聲援齊國的名義北上中原,但兵鋒卻直指鄭國。這也是楚國一直以來的北上路徑,楚軍北上,往往是先要收服鄭國、宋國。

這一次,趁著中原列國諸侯都鬧洪災,楚軍長驅直入鄭國,一路燒殺搶掠,直打到了鄭國的都城滎陽東門外。

此時,鄭軍主力都在參加聯軍伐齊的軍事行動。情報傳來,聯軍當然得救鄭國。就這樣,以晉國為的十一國聯軍,與楚國為的南方諸侯聯軍,終於又在鄭國的棘澤列陣以待。

世界兩大級大國之間的大戰要打起來了麼?

一方是楚康王親自率領的精銳楚軍以及陳國、蔡國、許國聯軍,此外還有軍力頗為強大的齊後莊公親率的齊軍勢必也將出動。對決的另一方是由晉平公親自參加、中軍元帥範匄為統帥的十一國聯軍。

這仗要真正打起來,那當然又是一場世界大戰!

棘澤,鄭國都城滎陽東南,即今河南新鄭東南。一切都按相關戰爭禮儀來操作,雙方各自紮營,各自商議如何進軍,如何協調。互下戰書,約定決戰時間地點。然後便是致師或挑戰,最後是雙方車對車、兵對兵衝鋒,直到一方潰敗。

無論是晉國國君晉平公,還是魯國國君魯襄公,以及所有參加晉聯軍的列國諸侯和卿大夫們,甚至連各國將士們,都覺得致師或者單車挑戰這道程式必不可少。

於是,晉國兩名勇士自告奮勇單車挑戰楚軍。楚軍將士們貌似有些不在意這道程式,或者說對中原依戰禮作戰的這一套並不熟悉,結果悲劇了。只見兩名晉國勇士駕著戰車,風馳電掣般衝向楚營。

楚營中正好一隊楚軍,目瞪口呆地看著這輛貌似是前來送死的晉軍戰車上的幾位敵將,一時沒反應過來。卻見晉國戰車在楚營中緊急剎車停下,兩名晉國勇士飛身迅捷下車,衝向楚兵,一人一個將兩個楚兵摜倒在地。

只見一人拖起一個楚兵,三下五除二將他綁縛。另一人直接將另一個楚兵給挾到自己的腋下,再飛身上車。

楚兵見兩人如此勇猛,一時居然誰也不敢上前,眼睜睜看著兩人將倆楚兵給俘虜了。

晉國勇士帶著俘虜撥轉戰車就往晉聯軍方回,楚兵終於反應過來,趕緊追出營門。但晉國兩勇士各取弓箭朝楚兵射去,箭無虛,楚兵不敢追來。

晉聯軍挑戰凱旋而歸,頓時聯軍上下齊聲高呼,士氣一下高漲到了半空。列國諸侯以及各國卿大夫們都非常高興,挑戰成功,那是戰役成功的一半。看來,這一次,晉楚兩強之戰,大家都非常有可能創造參與一次世界大戰並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

但令全世界始料不及的是,一場天降大雨讓這美好願望泡了湯。各國相繼來報遭到了特大洪災!

原來,公元前549年秋冬,老天連降大雨,整個中原陷入了嚴重的洪澇災難中。史料記載,黃河的兩條重要支流,即當時的谷河和洛河均暴漲,兩河滔滔之水彙集於黃河,連周天子所在的王城洛邑都全城進水,王宮甚至都有可能被毀於這一次的特大洪澇災害。

魯國、鄭國、衛國、宋國、曹國、莒國等等中原諸侯,包括晉國自己都遭受了嚴懲洪災。洪災實在太嚴重了,導致了大面積的饑荒。史料記載,大飢!

什麼是大飢?五種穀物不收叫大飢,一種穀物不收叫歉,兩種穀物不收叫飢,三種穀物不收叫饉,四種穀物不收叫康,五種穀物不收又叫大侵。

所謂五穀,對當時的北方來講是指麻、黍、稷、麥、菽,對南方來講是指稻、黍、稷、麥、菽。因為稻子主要產於南方,所以五穀於北便是有麻無稻,於南便是有稻無麻。

根據規定,凡遇大飢之年,君主的伙食中只能用一種菜餚,高臺亭榭不得塗漆粉飾,不得舉行宴射,即聚餐飲酒時不允許再搞什麼射箭活動,宮廷內路不能整修,任命官員不舉行儀式,對鬼神只祈禱不祭祀。

這說明什麼,一切從簡,目的便是節約用度,省下來的錢財要用於救濟民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晉國難道還要出兵討伐齊國?魯襄公與叔孫豹商議了一下,決定求見晉平公,告知魯國受災之嚴重,請求暫時退軍。

與魯襄公同樣想法的,還有宋國、鄭國、衛國、莒國、曹國等國的諸侯們,大家不約而同求見了晉平公,希望晉平公答應與楚軍講和罷戰,大家得回家去抗洪救災。

晉平公也好,範匄也好,都認為這個仗沒法打下去了,尤其是受國內洪災訊息影響,聯軍將士士氣大跌,剛剛從致師挑戰得勝中激昂起來計程車氣已經完全跌沒了,最好是立即撤軍。

但是,擺在列國諸侯們面前有一個重特大問題楚國會答應嗎?

要知道,這場大戰,已經開始了!楚軍已經有兩名士兵被俘、數名士兵受了箭傷!

不管如何,晉平公還是派出了戰前使者,赴楚營請求罷戰。

老天貌似對晉楚雙方是公平的,這邊晉聯軍各諸侯遇到了特大洪澇災害,那邊楚國突然得報在吳國的運作下,淮水的楚國附庸舒鳩國將陰謀叛亂!

舒鳩國對楚國來講是一個重要的附庸國,如果真的因為吳國挑唆而叛亂,那楚國的損失大了去了。前方正在與晉國打世界大戰,誰想突然後院起火了,這仗還怎麼打?

楚國國君楚康王很鬱悶。正在此時,晉國派出的戰前使者到了。晉國的戰前使者向楚康王表達了求和意願,搬出的理由非常高大上楚王,先別打了,您看,老天都怒了,天降大雨,洪澇災害嚴重,各國大鬧饑荒,百姓著實可憐,不如大家休兵,哪還有心思打仗?楚王如果真要打的話,那就等到大家把國內的事都處理完畢,將最雄壯的部隊拉出來,認認真真打一架吧。

楚康王笑了,當即表示尊重列國諸侯們的意見,看在列國諸侯們為國內百姓考慮的份上,同意休戰!

就這樣,一場春秋史上兩個級大國之間的世界大戰,最終因多種客觀因素影響沒有打起來。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