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虢邑遇險:為什麼叔孫豹在虢邑會盟上差點被砍了頭?(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根據弭兵會盟精神,大規模的諸侯盟會五年一次,由晉國和楚國輪流召集主持。

這是因為列國諸侯聯盟的盟主有兩個,雙盟主態勢下,如果不約束一下會盟次數,那遲早要搞成文山會海的。

上一次,是由晉國召集主持會盟,並達成了弭兵會盟。這一次當然由楚國來召集主持了,會議的議題是重溫弭兵會盟盟約精神,並對先前盟約作修訂完善。

公元前541年正月,列國派出執政卿大夫在鄭國的虢邑開會。

這樣重要的國際會議,有必要介紹一下參與的各國領導人。

晉國中軍元帥趙武,楚國令尹公子圍,齊國執政上卿國弱,魯國執政上卿叔孫豹,宋國右師向戌,衛國執政上卿齊惡,陳國執政上卿公子招,蔡國執政上卿公孫歸生,鄭國執國大夫罕虎,還有許國和曹國的卿大夫許三和曹四。

一切有條不紊按會議規定的事項進行著,各種雙邊談判、多邊談判非常順利。很快,就到了盟誓環節。

叔孫豹記得很清楚,上次弭兵盟會,楚國令尹屈建認為會議由晉國主持,但盟誓應由楚國先來。

當時趙武答應了,雙方在列國諸侯的見證下就今後國際會盟一事達成一致意見

會議召集主持晉國和楚國輪流著來,如果晉國主持會議,那就由楚國先進行盟誓;如果楚國主持會議,那就由晉國先進行盟誓。

大國相爭,當戰爭不再需要時,突出地位和麵子的事,就成了雙方較勁的重要領域。

但令叔孫豹不安的是,虢邑現場開始流傳楚國令尹公子圍有意不讓晉國先進行盟誓的事。

無風不起浪,能流傳開來的事自然有其原因。

根據公子圍的性格特點,極有可能楚國不但召集主持諸侯會盟,還要搶了最先盟誓權,以強壓晉國一頭。

不要為了一丁點程式上的事鬧出大事來哦。

叔孫豹憂心沖沖。

楚國令尹公子圍確實有意要率先盟誓,楚國與晉國是共同的盟主,但兩個盟主總得分出個高低上下來。

楚國這些年國家實力大大增強,公子圍認為楚國才是真正意義和實力上的世界第一。

但是,畢竟按照約定,這一次的主盟權是要讓渡給晉國的。

怎麼才能既召集主持列國諸侯盟會,又得到主盟權呢?

公子圍絞盡腦汁,但除了不講道理的強來這一招外,一時卻無良策。

據叔孫豹瞭解到的情況,晉國那邊早就有了防範,晉國中軍元帥趙武此人溫文爾雅,但與會的晉國大夫們卻絕對不會把這主盟權讓給楚國。

看來,為爭奪主盟權,列國卿大夫們要在虢邑多呆上幾天了。

呆上幾天倒也多大問題,關鍵是別引晉、楚兩國的矛盾。城門失火,勢必殃及池魚。神仙打架,凡人定然遭殃。

叔孫豹在自己的營帳裡胡思亂想著,突然外面一陣喧譁,然後闖進一隊甲兵,為的隊長指著驚訝不已的叔孫豹,大聲喝道“奉令尹之命,拿下!”

啊?剛才還在說別出什麼事,還擔心著晉國與楚國鬧矛盾,現在怎麼矛頭指向老夫了?

為何要平白無故逮捕老夫?整個參會過程,老夫什麼也沒做錯和失禮之處啊?

魯國執政上卿、列國諸侯大夫們眼裡的賢大夫叔孫豹被楚國逮捕關押的訊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頓時在整個虢邑傳開了。

楚國令尹公子圍迅召集了列國卿大夫們臨時會議,宣佈了一個重特大國際事件莒國遭到了魯國侵略,楚國作為中原諸侯聯盟盟主,當然得對列國諸侯負責,當然得對魯國問罪!

列國卿大夫們這才弄清楚了是怎麼一回事,也難怪楚國人要逮捕叔孫豹,不由各自嘆息搖頭。

你們魯國在搞什麼飛機?一邊在參加世界和平大會,一邊居然出兵攻打弭兵盟約國?

要知道,莒國是參加了上一次的弭兵會盟的,在盟約檔案上籤過字,是正宗的盟約國。

弭兵,意味著放下刀兵。凡是盟約國,有了矛盾,要由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予以解決,或者經盟主批准後才可以出兵討伐。

但魯國居然在這個時候出兵討伐莒國,這是嚴重的違法亂紀,楚國拿下魯國執政上卿叔孫豹,完全沒有問題!

楚國令尹公子圍行事非常果斷,得知魯國出兵討伐莒國後,第一時間拘捕叔孫豹。

同時配套了處理決定魯國違反弭兵會盟規定,魯國代表按律當斬!

其實這個對公子圍來講是次要的,公子圍的真正目的,是藉此事黃了晉國的主盟權!

公子圍宣佈,因緊急突事件,這次盟會就不再搞歃血為盟那一套了,一切從簡,大家就把上次會議的盟約拿出來照念一遍,然後置於犧牲上即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