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何故伐莒:為何魯國在世界和平大背景下還要討伐莒國?(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在回魯國的路上,叔孫豹對季孫宿的一口惡氣就上來了,那就撕破臉吧,回國後,得好好追究季孫宿的責任。

季孫宿本就想陰一把叔孫豹,最好是直接玩死叔孫豹,所以,找了個藉口討伐莒國。

但叔孫豹非但沒有被處死,反而因其為了國家不避死,整個魯國朝野廣為讚譽,許多魯國人對魯國擁有這樣一位忠勇有加的賢良大夫而自豪,連魯昭公也甚為得意,表示要厚賞叔孫豹。

季孫宿頓時壓力山大。

雖然自己權勢很大,但畢竟叔孫豹也是執政上卿。一旦叔孫豹決定與自己為敵,勢必是兩敗俱傷。

三桓一旦不團結,那定然被其他家族勢力趁虛而入。

那快補救!

季孫宿決定親赴叔氏府。

他想了一想,準備了滿車的財物,指名由家臣曾夭駕車,一大早就親赴叔孫豹府慰勞。

在叔氏府門前的叔氏家臣曾阜見季孫宿車駕到來,立即通報叔孫豹。

曾阜是誰?

前面我們在講鄫國被滅故事中講得很詳細了,公元前567年秋,莒國滅了魯國附庸鄫國,鄫國世子巫逃亡至魯國,巴望宗主魯國幫助其復國。

但當時的魯國,與邾、莒等國交惡,而且還剛剛經歷過一場與邾國之戰的慘敗,一時沒有向莒國叫板的能力。

魯襄公把南武給了鄫世子巫作食邑,暫時安頓鄫世子巫。

但鄫世子巫直到去世都沒有實現復國的願望,去世前,鄫世子巫將鄫改為曾。

除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但不忘先祖。鄫世子巫就成了曾姓始祖,魯國也開始有了一個曾氏家族。

曾阜、曾夭都是鄫世子巫之子,此時曾阜是叔氏家族家臣,而曾夭則是季氏家族家臣。

曾阜後來生了個叫曾點的兒子,曾點又生了個叫曾參的兒子,曾點、曾參則是魯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化牛人。

尤其是曾參,被尊稱為曾子,在儒學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我們後面會講到。

但叔孫豹恨透了季孫宿,聽曾阜來報說季孫宿來了,黑著臉道“不見!告訴那人,老夫沒病,沒在睡覺,沒有其他客人在招待,也沒在處理重要事務,就是不想見他!”

差點被害死,這種東西,今後就徹底斷交,老死不相往來!

一向沉穩謹慎的叔孫豹居然生了這麼大的氣,曾阜自然不敢怠慢,出門如實回報季孫宿。

季孫宿嘆了口氣,道“夫子是一位賢者,他有火就讓他先一,後也就好了。宿就在這裡等著吧。”

誰知,直到正午,叔孫豹就是不願見季孫宿。

期間,曾阜也多次來回奔走,向叔孫豹告知情況,說季孫宿大人一直在等著。

曾夭把兄弟曾阜拉到一邊,牢騷道“季孫上卿已經很有誠意了,從早晨一直等到中午,他這是真心真意來向叔孫上卿道歉認錯來的。

魯國,本就是一寬忍之國,上至國君,下至大夫,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講求一個寬容忍耐。

叔孫大人在國外受到委屈,尚且能夠犧牲自我而為國家,如此胸襟忠義令人敬佩。但在國內受到這點委屈,卻不能展示其形象,非得把卿大夫之間的矛盾激化了,這對國家又有何益?”

曾阜低聲喝道“你小子根本不懂叔孫上卿,卻在這裡胡言亂語。你可知道,當時情況有多危急,叔孫上卿被關押了多少日子?這些日子那可是等死的日子。

我們離開魯國,在國內辛苦奔波幾個月,卻遭到此等無妄之災。你們也就一個上午,也無非是得不到會見這點委屈。

這點委屈,難道你們也受不了?”

說是這樣說,但曾阜還是耐心做了叔孫豹的思想工作,勸叔孫豹得理處且饒人,畢竟兩位魯國執政上卿,真的鬧翻,那就是魯國政壇上的一場地震,到時不知要亂多久,損害的還是魯國的國家利益。

叔孫豹嘆了口氣,指著柱子對曾阜道“屋裡這樣的柱子著實礙眼,令人討厭,但總不能拆了讓房子倒掉吧。”

然後,帶著曾阜出府將季孫宿迎了進去。

接下來,當然是叔孫豹與季孫宿兩人一番虛情假義的玩法。

叔孫豹收下了季孫宿的厚禮,季孫宿表達了行事考慮不周給叔孫豹帶來重大風險在此表示誠摯的歉意,表示以後決不再犯云云。

兩人的矛盾,至少表面上是翻篇了。

當然,最後兩人還是圍繞著此次季孫宿舉兵伐莒一事作了深入交流。

季孫宿為何要讓魯國出兵討伐莒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