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魯舍中軍(下):魯舍中軍,標誌著魯國公室權力徹底被架空(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捨棄中軍?難道回到二十五年前那個政治態勢?仍舊是上下兩軍,將所有的權力和義務都還給國君?

當然不!

季孫宿要做的,就是完全將國君的權力和義務都收到三桓門下!

二十五年前,季孫宿自己提出增設中軍,當時叔孫豹表示了反對,在反對無效的情況下,勉強接受了增設中軍的方案。

現在又是季孫宿自己提出廢除中軍,這樣折騰,豈不證明了你季孫宿有意攪亂魯國政壇,目的就是從中漁利?

那就不要自己出面,而讓自己的小兄弟們出面得了。

季孫宿讓家臣、費邑大夫南遺策動這次軍制改革,具體就是先由各卿大夫家族的重量級家臣商議,提出改革要求。

南遺提出裁撤中軍,理由就是二十五年前增設中軍後,導致魯國需要承擔的國際義務成倍增加,國家不堪重負,經實踐證明魯國還是保持兩軍才符合國家利益。

季氏家族的重量級家臣南遺邀請了孟氏家族的重量級家臣子服椒、叔氏家族的重量級家臣叔仲帶兩人,三人一起赴大夫施氏府上商議。

施氏貌似是國君的嫡系大夫,但實際上早心屬季氏。

四人很快達成共識魯國必須裁撤一軍,以減少國家的負擔。

那就去臧府吧,卿大夫臧孫為作為魯國大司寇,在軍制改革中承擔著大量具體事務,最終的改革方案,最好是由臧孫為提出。

臧孫為雖然貴為卿大夫,但前面講過,由於臧孫紇犯事被驅逐,所以臧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斷崖式下降。

臧孫為的使命就是保全臧氏家族,所以他不能惹任何事,也不敢惹、不想惹任何事。

這個任何事,就是但凡是權勢最大的季孫宿提出的事,他都不敢、不想、不能反對。

所以,每次卿級班子會議上,臧孫為的聲音最弱,說穿了就是季孫宿的傳話筒和跟屁蟲。

臧孫為一看,你們三大家族的重量級家臣都提出裁撤中軍,那肯定都是背後三位上卿尤其是唯一的執政上卿季孫宿的意見,那咱還有什麼意見?

於是,史料記錄,魯國曆史上這一次重大軍制改革,以裁撤中軍為核心目標,在臧孫為府上出臺了具體方案。

具體就是捨棄中軍,只設左右兩軍,其中由季氏家族掌管左軍,由叔氏家族和孟氏家族共同掌管右軍。

相應的,權力和義務也分別季氏家族佔一半,叔氏家族和孟氏家族佔一半。

那國君呢?

沒了。

不需要國君承擔繁重的義務了,國君把祭祀這檔子主體責任給履行好即可,其他一切政治、經濟、民政、軍事、外交、人事等等治國理政相關的苦差事,就由三大家族包辦了。

這個具體方案,到時由臧孫為作為卿大夫提出,在卿級班子會議上討論透過即可。

咦,叔孫豹會同意嗎?

叔孫豹是一位穩健的政治家,他當初就不同意增設中軍,就是不願把國君的權力給瓜分掉。

為此,曾經季孫行父在世時努力實現的團結三桓出現了裂痕,季氏和叔氏存在著政見上的分歧。

如今已經過了二十五年了,魯國已經習慣了擁有三軍的軍制體系,而且國君至少也擁有著十二分之五的軍隊以及基於這個軍隊量的賦稅、人口、土地、家臣!

而按照這個軍制改革方案,國君的一切都沒了!

更要命的,是裁撤掉的一個軍團,要涉及到具體幹部人事清退。

要清退的,當然是那些忠於國君、不願意投靠三桓的人。

也就是說,魯國的左右兩軍,所有的將校以及士兵,說穿了全部都成了三桓的家臣!

公元前537年,魯舍中軍,僅設左右兩軍。

從此,魯國的國君完全被架空了!而且沒有任何實力去對抗三桓!

這讓一向忠君愛國的叔孫豹怎麼能接受?

叔孫豹當然不會接受,但叔氏家族肯定會接受,因為叔孫豹已經不在人世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