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古之遺愛:為什麼孔子評價鄭國執政大夫子產為“古之遺愛”?(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公元前522年某一天,孔子正在講課,突然得報說鄭國執政大夫子產去世了。

孔子將竹簡合上,長嘆一聲“子產,古之遺愛者也。”

眾人皆唏噓不已。

子產,鄭國先君鄭穆公之後,姬姓名僑,字子產。孔子之所以對子產高度肯定,是因為子產確實是一位完美意義上的鄭國大夫。

子產是一位清廉的執政大臣,鄭國的執政大臣,相當於我們所熟知的宰相。

按理,位高權重,完全可以實現富貴,但事實呢?

據說,子產去世時,因他一貫廉潔奉公,家中沒有積蓄為他辦喪事,兒子和家人只得用筐子背土在都城西南陘山頂上埋葬他的屍體。

訊息傳到鄭國的臣民耳中,大家紛紛捐獻珠寶玉器,幫助他的家人辦理喪事。

子產的兒子受子產平時教育絕不接受百姓之饋贈,大家便把捐獻的大量財物,拋到子產封邑的這條河水中,悼念這位值得敬仰的人。

傳說因為河裡拋下的珠寶非常多,以致於在清清的河水中放射出絢麗的色彩,泛起金色的波瀾,從此這條河被稱為金水河,據說這就是現在鄭州市金水河的傳說。

子產是一位勇於改過的人。

人非聖賢,焉能無過?子產也是曾犯過錯的人。史料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子產年輕時拜伯昏無人先生為師,他有一位同窗叫申徒嘉。

當時,子產已經是鄭國公族大夫,而申徒嘉則是一個犯過罪的人,並因此被砍掉了一隻腳。

子產羞於與此人同窗,便對申徒嘉道“僑乃堂堂大夫,你乃一介罪犯。我們兩人,要麼你走,要麼僑走,反正不能在一起。”

申徒嘉道“伯昏無人先生的門下,只有學生,哪有什麼大夫?嘉聽說,鏡子之所以明,那是因為塵垢不在上面停留;鏡子之所以暗,那是因為塵垢落在上面。與賢人久處,便不會犯錯。你拜師從學,追求的是品德還是官位?”

子產辯才本就一流,他當即便反駁道“喲,你一個形殘體缺的人,還妄言什麼品德,你如果有德行,還會犯罪嗎?犯了罪受了罰,難道還不反省嗎?”

申徒嘉道“這世上還有很多人象嘉一樣,如果給個機會陳述或辯解,嘉相信自己並沒有犯罪。

知道自己的遭遇是無可奈何的,能夠安於自己的境遇並從容而活,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

笑話嘉殘疾的人很多,包括你子產。嘉曾經氣憤過,但在伯昏無人先生教導下,嘉已經不再生氣了。嘉跟隨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從來不把嘉當殘疾人。

如今我們有幸成為同窗,本就應該以德相交,而你卻嘲笑嘉是殘疾人,難道你不覺得錯了嗎?”

子產聽後深感慚愧,馬上恭敬地向申徙嘉表示道歉。從此,子產尊重每一個人,再也不嘲笑他人。

子產是一位綜合了儒、法、名家理念的思想家、哲學家。遵禮儀而守之,敬鬼神但遠之,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儒家思想。

鑄刑鼎,開創了法治史上的成文法公佈之先,依法治政,法家理念。

機敏雄辯,多次舌戰晉國,名家風範。

作為思想家,他提出並踐行了很多理念,如天道人道觀,在堅持反對用寶玉祭祀而消災上,他認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

子產認為,占星預測不能反映客觀實際。又如形體魂魄觀,人之初則形體為魄,為與生俱來,而魂則後天所養,這是中國哲學史上對形神關係的初步探索。

又如人性觀念,他認為“夫小人之性,釁於勇,嗇於禍,以足其性而求名焉。”對重兵壓境的楚軍從容應對,成為中國哲學史上探討人性問題的開端。

又如提出國家治理的“寬猛相濟”理念,只有寬猛相濟,不急不慢,不剛不柔,從容不迫,才會政通人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