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誅少正卯2:為什麼說孔子誅殺少正卯會引發歷史爭議?(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整個魯國都驚呆了!

這可是大夫少正卯,魯國正卿季孫斯的副官,而且是受人尊敬的師者,是名動魯國的大人物,你孔仲尼頭上長角了?居然說殺就殺?

但孔子的動作太快了,他甚至沒給少正卯辯駁的機會,直接拿下,當場殺死,並曝屍於兩觀之間,整整三日!

季孫斯雖然很不滿,但他在處理的事太多了。而且,堂堂大司寇,殺個把人在那個年代是司空見慣的事。

更何況,孔子在卿級領導班子會議上亮出了足夠的理由傳播歪理學說,其害直接動搖社稷根本,是大惡!

作為擔負整個國家刑獄司法的主體責任者,自己有權也有責去為國家消除這個禍害!

誰也沒再多說什麼,這都已經上升到國家存亡的高度了。

魯定公非常滿意,他需要這個效果。

他看著自己新提拔起來並積極展現著無窮精力和無上能力的孔子,讚許地點了點頭,最後一錘定音少正卯,是最大的政治犯,死不足惜。

但魯國民間的不滿聲音並未消除,連聽過少正卯課的孔子學生們,有幾位不但對少正卯深表惋惜與同情,而且對老師一上任就清除異己的做法非常不理解。

心直口快的仲由當著師兄弟們就質問起孔子來“不管如何,夫子以仁立世,殺了少正卯,恐人心不服吧?”

孔子心道是你不服吧?門下眾弟子除了顏回外都受到過少正卯的蠱惑,看來必須清除毒瘤。

孔子嚴肅對仲由道“子路,汝過來,讓為師給汝好好說說!”

仲由不服氣地走了過去,孔子提高了嗓音,道“天下有大惡者五,而竊盜不與焉。

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君子之誅。

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處足以撮徒成黨,其談說足以飾褒榮眾,其強御足以反是獨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

啊?眾弟子嚇了一大跳。

老師的意思非常直白,這世上有五種人是比強盜小偷這樣的惡人更惡的,不能讓他們存活於世。

這五種人,一種是內心思想邪惡,與正統格格不入;一種是執意且不聽勸,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種是學術異端但強詞奪理;一種是有才但心術不正;一種是常做壞事卻表面上做好人。

這五種人,都該殺。而少正卯,一人身兼這五種惡,你們說該不該殺?

仲由沒聽懂,什麼五種人,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其學術思想與老師不同唄,老師這口才,居然將這個硬是分成五類來。

其他弟子也基本沒聽懂,看著弟子們一個個懵懵懂懂的樣子,孔子有些火大。

顏回也急了,他把仲由拉到一邊,小聲責怪道“子路,有的人是有才,但無德,這種人給國家帶來的危害,要遠比無德無才的人多得多。

少正卯是有才,但他的思想一旦傳播開來,那是要亂了整個禮制的。吾等皆是周禮的維護者,怎麼能被少正卯這樣的歪門學說所蠱惑呢?”

仲由心道還是子淵說的直白,有才無德是大害。什麼五類惡人可誅......

但仲由還是有些不服氣,他氣鼓鼓對顏回道“但無論如何,難免會有人認為夫子心胸狹隘,濫用刑法,排斥異己。夫子擔任大司寇僅數日,開刀問斬了少正卯這樣的大夫,對夫子的負面影響太大了。”

顏回嘆了口氣道“這正是夫子令人歎服之處!還記得夫子曾對我們講過的案例?去年的時候,鄭國為何要誅殺鄧析?”

鄭國誅殺鄧析,我們在講鄭國時講得很詳細了。

為了推行法治,想當年,孔子高度讚譽的鄭國執政大夫子產一改法不公佈的慣例,將刑法鑄在鼎上,讓百姓知道何為違法,何為守法,也避免了貴族階級濫用刑法,從而使鄭國得到穩定,子產還開創了中國成文法歷史。

但是,由於刑法的公佈,使一些人開始專研刑法,從中找到刑法本身的缺陷,並以此幫助違法的人逃脫懲處,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律師雛形。

其中,有一個叫鄧析的非常厲害,‘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詞’,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幫助人打官司經常勝訴,名振列國諸侯。

鄧析不但幫人打官司賺了大錢,還辦了法律普及學校,傳播法律知識。

這直接觸犯了鄭國貴族階層的利益,終於使鄭國執政階層以混淆國家法制為理由殺了鄧析。

仲由這才如醍醐灌頂般,對孔子誅殺少正卯有了深刻的認識。

孔子甘願揹著千古質疑誅殺與自己一樣從事教育事業的少正卯,並非是因為少正卯是他的競爭對手,也並非是因為少正卯能力水平比自己強,而在於少正卯的言行,不利於當時魯國的治理。

這是意識形態層面的鬥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