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叔氏內亂:叔孫州仇是如何設計殺了叔氏重臣公若藐的?(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公元前5oo年夏,魯國叔氏家族生了內亂!

如同數不勝數的那些個大家族內亂一樣,叔氏家族的這次內亂,也是源於家族宗主之位到底該給誰這樣的事。

如今叔氏家族的宗主是叔孫州仇,但叔孫州仇得到這個宗主之位,整個叔氏家族內部思想並非高度統一。

當時,叔氏家族宗主叔孫不敢有意立叔孫州仇為繼承人,向自己的家臣公若藐徵求意見。

能夠被史料記錄帶個公字的,說明此人的身份非同一般。

公若藐,魯國大夫,叔氏別宗公若氏家主,叔氏家族家老,掌管著叔氏家族宗親諸事。

但公若藐不知哪根筋搭錯了,居然在這種重特大問題面前沒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政治領悟力實在不夠強,他居然強烈反對立叔孫州仇為叔氏家族繼承人。

叔孫不敢最終沒聽公若藐的意見,而是立了叔孫州仇為繼承人。

叔孫不敢去世後,叔孫州仇成了叔氏家族宗主,併入卿執掌魯國大司馬一職。

這下,公若藐攤上大事了。

叔孫州仇對公若藐恨之入骨,對公若藐欲除之而後快。

但公若藐在叔氏家族的地位非常高,且平時又沒犯錯,叔孫州仇雖然是宗主,但也不敢亂來。

雖不敢明目張膽搞公若藐,但下幾手陰招是可以的。

叔孫州仇的第一個陰招是派親信公南幹掉公若藐!

具體的過程我們不細表了,反正這個公南辦事非常不力,他制訂的伏擊並射殺公若藐的計劃居然失敗了,公若藐只是受了點輕傷。

公若藐大怒,他相信這次自己遇襲定有人在幕後指使,甚至幾乎可以肯定應該是那個新任叔氏宗主叔孫州仇的。

敢向老子打黑槍,老子是好惹的麼?既然你叔孫州仇先出招了,那老子接招就是。老子難道還會怕了你一個晚生後輩?

公若藐故意大張旗鼓立即展開調查,大聲叫著若查出誰在背後害自己,勢必要滅了他全家。

憑公若藐在叔氏家族中的地位,一旦證實刺殺行動的幕後黑手是叔孫州仇,叔孫州仇確實也是吃不了兜著走的。

怎麼辦?叔孫州仇倒也沒慌,為了阻止公若藐繼續調查,叔孫州仇下了第二手陰招,將公若藐調離曲阜。

這一招有一箭雙鵰之妙,不但將公若藐排擠出叔氏家族核心決策團隊,還在明面上重用了公若藐!

因為,公若藐的新職務非同一般,郈邑邑宰。

郈邑,今山東東平縣南,春秋時期魯國三桓之一的叔孫氏家族封邑。如同季氏家族的費邑一樣,郈邑是叔氏家族最重要的城邑。

公若藐走馬上任去了,他對這個調令非常滿意,也決心要將郈邑給治理好。

畢竟,當時魯國的曲阜、費邑、郈邑、成邑這四大城市,相當於如今的北上廣深,分別代表著魯國公室、季氏、叔氏、孟氏,不但人口眾多,經濟達,而且城高牆堅,軍事實力非同一般。

只是,令公若藐沒想到的是,叔孫州仇的第三個陰招又來了。這一次,叔孫州仇召見了郈邑馬正侯犯,指令侯犯幹掉公若藐。

馬正,是所在城邑的軍事升官,相當於司馬,手握軍權,位高權重,是城邑中除邑宰以外的第二號人物。

侯犯雖然領了命,但他不想執行這個命令。

侯犯很清楚,一旦自己無故殺了自己的長官公若藐,那自己整個人就徹底臭了。

以下犯上,絕對不能做,更何況是無端殺害上司。侯犯不願這麼幹,但作為叔氏家臣,他又不得不接受叔孫州仇的命令。

侯犯想來想去,最後用了一個字拖。

受不受命是態度問題,幹不幹成是能力問題。至少,自己這樣不失人臣之禮,更不違自己為人之道。

叔孫州仇遲遲得不到公若藐被殺的訊息,當然非常鬱悶。

敢情,這個公若藐有如神助,誰也動他不得?

很長一段時間,叔孫州仇一籌莫展,心情極壞。

主子有憂,情商高的下人就為自己找到了機會。

張三,是叔氏家族的圉人,專門替叔氏家族養馬的一個小吏,有一次趁叔孫州仇來視察馬廄時對叔孫州仇道“主公之憂,微臣願解!”

見叔孫州仇用懷疑的眼光看著自己,張三道“微臣只需要借主公寶劍一用,並請主公適時安排一次由公若藐參加的家族會議,微臣就可以一劍刺殺公若藐,且與主公無任何關係!”

然後,張三將自己的計劃細細向叔孫州仇作了彙報。

叔孫州仇大喜,立即將自己的劍給了張三,並安排一應行動。

公元前5oo年夏某天,叔氏家族召開家族大會,包括公若藐在內的叔氏家族有頭有臉的家臣都參加了會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