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蒲邑再歷難(2)(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公叔戍忙大聲道“各位父老鄉親,切勿激動,切勿激動。戍之所以要留下孔夫子,是擔心孔夫子以赴陳國為名,前往帝丘。

大家可知帝丘此時是何等亂象?國君被君夫人南子所惑,昏庸無德,世子蒯聵為救國於難,甘願犯險行刺南子,結果失敗流亡。

國君因此而大開殺戒,帝丘多少大夫被殺?血河成河,冤魂遍地!戍本有意扶助世子以匡朝綱,今受牽連無奈踞蒲邑自保,然已被國君所痛恨。

孔夫子之賢德才華,名動天下,戍豈敢不敬?只是孔夫子居蒲邑多日,此時若回帝丘,大家想想國君會作何想?

國君定然認為孔夫子已與戍有所勾結,若君夫人南子再唆使幾句,大家難道不擔心國君對孔夫子不利嗎?

若孔夫子因此而被國君所殺,那上至天子,下至列國諸侯士大夫,誰還能容衛國?戍雖不才,無論如何都要保護孔夫子!故出此下策,欲強留孔夫子於蒲邑!”

哈,這個公叔戍真還有幾把刷子,這一番言詞,真真假假,但氣勢上絕對是慷慨激昂,一副為了孔子的安全,自甘承擔非禮惡名。

大義凜然!

蒲邑民眾所獲資訊有限,聽了這一番話,就有人嘀咕起來。

看來,公叔是一個好人吶。

但並非人人都相信公叔戍,尤其是李四的親信混雜在人群中,將公叔戍多次安排人手為難孔子甚至有意刺殺孔子的事傳了開去。

人們交頭接耳,慢慢的,絕大多數人堅信公叔戍欲對孔子不利。大家形成了共識如果孔子留在蒲邑,極有可能被公叔戍害了!

“放孔夫子走!孔夫子無非是想要赴陳國推行禮教,誰想阻止,咱不答應!”人群中有人高聲叫道。

“放孔夫子走!”一開始是接二連三的聲音,後來匯成一種聲音,口號。

人群開始躁動起來。公叔戍知道,想要將孔子留在蒲邑是不可能了。

公叔戍故意裝作氣急敗壞,大聲喝斥道“汝等百姓,見識如此之短,孔夫子一旦回到帝丘,如果受害,吾蒲邑人人皆罪人矣!”

孔子看著公叔戍顛倒黑白的表演,又氣又好笑。看著蒲邑民眾對自己的愛戴,更是感激。如今,公叔戍以不讓自己回帝丘為由,意欲強行留自己在蒲邑,那這事好辦了。

他走上前,朝著蒲邑民眾深深施了一禮,道“丘此番來衛,本有意在衛國出仕,欲輔助衛侯以禮治國,以生平所學,努力造福百姓。

然衛侯庸碌無為,不重禮教,丘不容於衛國,故丘離衛赴陳。公叔雖無禮,但聽其言語,其本意亦是為了護丘安全,丘不甚感激。”

言罷,朝公叔戍也施了一禮。

剛剛還拔劍相向,此時一套禮儀,劇情反轉,節奏太快。公叔戍面紅耳赤,在蒲邑民眾面前不敢對孔子失禮,忙躬身還禮。

孔子繼續道“今日丘已決定赴陳國,然公叔擔心丘赴帝丘,故有此小小衝突。丘再次向公叔言明,從今往後,丘再也不回帝丘。若公叔擔心,那丘就與公叔盟誓好了。”

盟誓,意味著向神靈承諾。孔子的意思就是你放心好了,我向神靈起誓,不回帝丘。

這在那個年代,是最高階別的承諾!

公叔戍哪還有話說?他知道已經無法留下孔子,但如果能得到孔子絕對不回帝丘的保證,那他的目的也達到了。

史料記載,孔子與公叔戍盟於蒲邑。

當然,一個合乎禮儀的盟誓,需要占卜、擇日、祭臺、盟書、犧牲等一應程式,複雜得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