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古巨人防風氏(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此時已在魯國有一段時間的孔子,對魯國卿大夫們的非禮行徑非常氣憤,他真的很想面見國君。

但他更清楚,此時見了國君又有何用?

還是安心與學生們專研學問吧。

孔子心灰意冷,這一天,孔子正在向學生們講華夏古代歷史,突然有人來訪。

來人自稱是吳王夫差派來的,專程來拜訪魯國聖賢孔夫子。

孔子對吳國沒有什麼好感,畢竟,公元前5o6年冬吳楚柏舉之戰後,吳軍入侵楚國後,在楚國都城郢都的暴行,不用說孔子這樣的人不可能接受,幾乎所有中原有點文化的人都不可能接受。

燒殺滛擄,郢都成了人間地獄。

但吳國有一位大賢,這位大賢就是被孔子視為人生導師的延陵季子季札。

當年季札奉吳王之命出使中原列國,評遍列國音樂,給了孔子很大的啟。

也就在那個時候,隨同季札出使中原的長子在不幸病逝於途中,季札就地埋葬其子。

當時孔子還帶著學生前去觀禮,從中孔子又對周禮文化應與時俱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也許季札並不認識孔子,但在孔子心中,季札是他的老師。

如今,吳國強勢崛起,吳王夫差雄心勃勃,有意北上中原爭霸,自然加強了與中原列國之間的聯絡。

聯絡,既有官方之間的聘問,也有民間方面的名流接觸。在吳王夫差看來,中原列國那些個著名人物,他都應該結交。

治國,除了武力以外,還應該注重文治。

吳王夫差,絕對是一位強者,一位具備著戰略眼光的明君。

他早就關注過孔子了,如果有可能,他將邀請孔子南下,在吳國出仕,助吳國成就春秋霸主。

一向被視為東夷小國的吳國,有一點真的非常難能可貴,那就是禮待能人。只要有本事,歷代吳王絕不吝嗇高官厚祿。

近百年來,吳國重用了多少能人?來自齊國的孫武,來自楚國楚國的巫臣父子、伍子胥、伯嚭等,哪一個不是春秋時期牛氣衝上九天的大人物?哪個不在吳國身居高位、完全得到吳王的信任和重用?

甚至吳國在降服了越國後,忍不住要籠絡越國能人范蠡!

吳王夫差深知,隨著能夠代表吳國禮儀文化的巨人延陵季子季札於公元前5o7年去世後,禮儀文化和文明禮貌基本與吳國無關了。

尤其是公元前5o6年吳楚柏舉之戰後,吳軍在楚國都城郢都的暴行獸行,徹底令全世界對吳國討厭起來。

吳國,已經被深深印上的野蠻的符號!

這不是一個級大國春秋霸主應該有的態度與表現!

所以,吳王夫差繼位後,在痛定思痛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決定重視禮教文化。

稱霸中原,必然要尊重中原禮教文化,並身體力行之。

正因為如此,所以吳王夫差在徹底降服了世仇越國後,保持了極強的剋制,沒有對越王公族大開殺戒,只是讓越王勾踐赴吳國為人質,越國承諾從此成為吳國附庸。

就這樣,越王勾踐的性命終於得以保全。

關於吳越爭霸的故事,我們在吳越風雲裡講了很多。許多人不理解,那麼雄才大略文武全材的吳王夫差,為何其表現從一開始的殺伐果斷,到後來的婦人之仁,最後導致兵敗國亡身死!

也許,這正是其中一個原因!

所以,吳王夫差有意將孔子這樣的名動春秋江湖的儒家大賢給引進到吳國,以振興吳國禮教文化。

但吳王夫差也很清楚,這世上,不知有多少名聲在外而肚裡墨水有限的所謂名人。所以,他專門派人前往魯國曲阜,只要孔子有真才實學,就立刻邀請其來吳國。

高官厚?,寡人給足了!

但是,吳王夫差也很清楚,如果孔子真的有能耐,那自己直接將人要來,魯國怎麼可能會放人?

先接觸一下吧。

此時,魯國都城曲阜,孔府。

孔子喝了一口茶,看著這位來自吳國的使者張三。

別看張三穿著一身中原服飾,努力按中原禮節向孔子行了禮。但很明顯那一張三的頭與常人有異,一個字,短。

而且,耳垂下面有明顯的穿孔。

孔子又喝了一口茶,悠悠道“想當年,丘有幸觀延陵季子葬兒之禮,更仰慕延陵季子淵博的禮樂知識,貴國能出此大賢,真是令人神往。”

張三道“此次奉寡君之命,前來赴貴國聘問,結交列位大夫。夫子曾任貴國大司寇,亦是寡君結交物件,故前來拜會。況且,敝國出一奇事,國人未能有解者,故特意向夫子求教。”

孔子微微一怔,奇事?

張三繼續道“前者,寡君親自率軍討伐越國,與越軍戰於會稽山。越軍敗,寡君於會稽山獲巨骨一節,奇大無比,需用一整車方可裝下。

寡君見之,連連稱奇,言從未見過如此巨骨,遍問國人,無人能識。夫子才高八斗,精通曆史,古今無所不曉,故求教夫子。”

孔子略微思忖了一下,微笑道“丘以為,這必是防風氏之腿骨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