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在宋國的遭遇(2)(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宋景公決定親自卻見孔子,誰料桓魋匆匆來見,強烈勸諫宋景公不要見孔子。

宋景公非常不高興,他對桓魋道:“孔夫子乃當今聖人,舉世聞名,且曾在魯國為官,政績彰顯於世。

如今寡人正需如孔子這樣的人輔政,孔子更有一批德才兼備弟子,若寡人給予官職,內可定邦,外可護國,豈不是美事?司馬何故阻止?”

桓魋冷冷道:“主公,算了吧。想想看,為何魯國、齊國、衛國均未重用孔丘?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孔丘此人,名不符實,其學說誇誇其談,不接地氣,於富國強兵無甚鳥用。

二是臣聽聞,齊侯討厭孔丘。如今國際局勢,齊國勢強,齊侯的意見,主公難道不要多考慮考慮嗎?”

宋景公心道,天下諸侯,哪個國君不想重用孔子?還不是因為你們這些強權卿大夫從中作梗?

當然,宋景公不能將這話吐出口。而且,此時的宋景公也不敢得罪桓魋,畢竟此時宋國面臨著的國際局勢非常複雜。

晉國平叛看來是快要成功了,齊國也已經是強弩末勢了。

幸虧宋國未積極參與反晉,一旦晉國緩過氣來,宋國第一時間得向晉國示好,同時積極幫助晉國打擊那些反晉盟國。

尤其是鄭國,最好是直接將鄭國給滅了。

到那個時候,桓魋這樣的大司馬,可是宋國最需要的。

至於孔子,唉,算了吧。

“那一切就依司馬之意吧。”宋景公嘆了口氣,將權力放給了桓魋。

桓魋大喜,他立即行動起來。

當然,桓魋也不敢直接率軍去殺了孔子。殺賢,那是要揹負一生的罵名,甚至一生都不夠,被史書記錄下來,那是遺臭萬年的。

聽說孔子等人天天在商丘講學,那就去搞點威脅動作,讓孔老二灰溜溜離開宋國吧。

於是,這一天,孔子正在大樹下講學,突然闖來一幫混混。

其中一個刀疤臉指著那棵大樹道:“對,就是這棵,砍了吧。”

一群混混搶起斧子就砍起了樹。

仲由大怒,咣地一聲抽出劍來,衝了上去,指著刀疤臉大喝道:“你是何人?居然敢擾亂夫子講學?”

刀疤臉斜了個眼看了看仲由,繞著仲由踱著步,鄙夷道:

“喲,一介士人流浪至宋國,還敢拔劍?告訴你,這樹,是老子花錢買了的,今日砍了要做谷櫃。老子砍自己的樹,你敢阻撓,信不信拿了見官去?”

仲由頓時語塞,端木賜、冉求見狀,怕仲由衝動,連連抱住仲由,將仲由拉到一邊。

孔子冷冷看著這一群混混,心頭一股涼意升起。

這哪是什麼砍自己家的樹?分明是有人在搞事。

大樹被砍了,場面一片狼藉。

過了不久,司馬牛急匆匆趕到,見狀大怒。但由於口吃,所以漲紅著臉卻說不出幾個字來。

但司馬牛比誰都清楚,如此明目張膽敢為難孔子的,除了自己的二哥桓魋外,整個宋國別無他人。

搞了半天,從司馬牛口裡,孔子終於知道了事情真相。

根據司馬牛的說法,這一次桓魋是來警告的,如果孔子還敢留在宋國,那下一次就可能要來抓人了。

孔子淡然道:“丘今所為,乃順天道而為。天降德與吾等,桓魋豈敢耐吾何?”

話雖如此說,但孔子已經決定,不宜再呆在宋國了。

在內心上,孔子確實看不起桓魋這樣的人,但君子不與小人相鬥,戰略上可以藐視之,但戰術上得重視之。

萬一桓魋這樣的小人真的惡向膽邊生,到時將自己及一幫學生都害了,那真是不值得。

司馬牛知道老師準備離宋是二哥桓魋之故,已經多次求見桓魋,但桓魋故意迴避了。

司馬牛去找了宋景公,但宋景公嘆著氣,聳了聳肩,將兩手一攤,意思很明白:寡人實在管不了,畢竟如今宋國是桓族說了算。

桓魋,還是你子牛的二哥哩。

司馬牛又去找了大哥向巢,向巢也對桓魋很不滿。但向巢也不希望孔子在宋國出仕,畢竟,此時的向巢雖然與桓魋生了意見,但從家族利益角度考慮,桓魋排擠孔子在宋國出仕是對的。

司馬牛心頭窩著火,無奈之下,作為宋國大夫的他分派了家丁僕役,日夜保護孔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