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拓片得出

這個老人給人的感覺,倒是和那個任林昆完全不一樣,他單是渾身從骨子裡面散出一種,讓人覺得十分的和藹可親,果然,經他這麼一說,我脫掉了自己的外套和毛衣,把自己的上半身赤條條的展現在他的眼前。

他看著我的胸口處,眼睛驟然放大了一圈,而後,他又從桌子上面拿起了放大鏡,在胸口處仔細地檢視著,僅僅在須臾之間,臉色卻又起了變化。

“奇了怪了…….”他喃喃地說著,“這有些像是那六道輪迴圖啊,這個東西是怎麼長到你的身上來了呢?”

他說著把放大鏡放在了桌子上面,而後又抬起雙眼看著我,兩眼當中全部都是疑問,我兀自地吸了口氣,考慮著要不要把自己的事情全部告訴他。

但是,怎奈何跟他也算是一面之緣,當然不會向對桑林婆婆如此的信任,崔明麗幫我把衣服給拿了過來,而後我一一地套在了身上,任林昆端來了茶水,放在了茶几上面,但是武吉通卻衝著他揮了揮手,“阿昆啊,你先出去吧,還有您們二位,我想單獨和這位小夥子聊兩句兒……”

任林昆一臉的詫異,崔明伏和崔明麗也一併走了出去,此時房間裡面單單就我跟這位武老先生,老先生看著我,和藹地點著頭。

“剛剛你肯定覺著人多眼雜,說話不便,現在我把他們都支出去了!”我的喉頭動了動,畢竟上次跟馬警官在斷水湖下看到的那個石頭棺槨也算是一件機密的事情。

那個斷水湖後來都被封住了,若是提及,不曉得會不會再次給自己招徠麻煩。武老先生看我如此便無奈地笑了笑,旋即搖了搖頭,“小夥子,你若是真的不方便說出來的話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喜歡強人所難。”

我吸了口氣,“多謝老前輩體諒!”但是他卻起身,從身後的一個櫃子的最底層,取出了一個牛皮紙的檔案袋兒,上面還有一層灰。

“噗——”武老先生吹了口氣,粉塵頓時飄蕩在屋子裡面,我有些詫異這檔案袋裡面裝的什麼東西,難不成是和我胸口處的印記,有關係的東西嗎?

正想著,武老先生一把把手中的檔案袋,給開啟來,嘴巴里面也不住地喃喃自語,“這麼些年了,我以為這事情,都像這紙一樣全部都被塵封住了呢,嗨,這麼些年了……”他一臉的沉重,但是我的心臟卻“噗通噗通”地跳個不停。

武老先生從檔案袋裡面拿出了那些紙張,而後示意我坐在他的身邊,他倒是沒有急於把那些紙先交給我,而是先開口跟我講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原來,武老先生在年輕時有位摯友。兩個人志同道合,無話不談,有次,他的朋友奉命去查辦一位妖道,這妖道由於一心要得道成仙,於是做出了許多有違天道的事情,而妖道成仙所走的捷徑,便就是那“斬三尸”!

我聽到這裡,猛地抬起了頭,看向了武老師,而那武老師也衝我在點著頭,看著我說道,“自古成仙之人,必定要遭受那逆天降劫之難,還有歲月蹉跎之苦,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捷徑可以選擇的,在妖界傳說有‘噬魂大法’,但人界便是這‘替身之術’,尋得合適之人,讓他們成為自己身上‘三尸’的替身,墮入那餓鬼道、地獄道還有地獄道受苦,自己便可以登入阿修羅道,甚至是天道……”

我使勁地喘著粗氣,頓時覺得這一次,或許崔明麗在冥冥之中,還真是找對了人,誤打誤撞間,說不定就把我身上的問題給解開了也不一定啊!事情有些時候還都是在不經意之間才有了轉機也不一定啊。而這老者繼續說著

他的朋友奉命去誅滅妖道,當然是要把他這種不正之路給悉數切斷了,而後,這妖道自然也就沒有能以此法飛昇入阿修羅道。

“本以為這件事情過去之後,一切的事情就會變得圓滿起來了,但是卻沒有想到,我的那個朋友的胸口處出現了印記,就是跟你一樣的印記……”

說到這裡,他從那些檔案當中取出了一張照片,遞到了我的手中,這是一張黑白的照片,雖然時間比較久遠了,但是仍舊可以辨認清楚,這是一張男生胸口的照片,並且在這胸口之上的痕跡,竟然和我的胸前的痕跡一模一樣。

我抬頭,緊蹙著雙眉看著面前的老人,他衝著我點著頭,示意我繼續聽

結果,老者的朋友在胸口處,出現這個印記之時,便開始到處打聽同道中人,還有那些道行高深的人,自己身上出現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可是找尋了許久均是一無所獲,這不禁讓他有些心灰意冷。

但是或許是天無絕人之路,有些時候,事情生的就是如此的巧合,他朋友的師父和一個考古學家關係十分鐵,而那位考古學家看到他胸口處出現的這個印記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但是和別人不同的是,這位考古學家卻拿出一張拓片。

拓片,指將碑文石刻、青銅器等文物的形狀及其上面的文字、圖案拓下來的紙片。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複製出來的一種技能。

同時,拓片是記錄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凡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民俗、文學、藝術、科技、建築等都可以從中找到有益的材料。

廣義的拓片就是將宣紙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來記錄花紋和文字,數量、內容之豐富可謂包羅永珍,如甲骨青銅、碑刻墓誌、摩崖造像、錢幣畫像等。狹義的拓片主要指碑拓片。

許多已散失毀壞的碑刻,因有拓片傳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內容及風采,如漢《西嶽華山廟碑》,北魏《張玄墓誌》,東吳《天神讖碑》以及唐柳公權《宋拓神策軍碑》等皆為孤本。若沒有拓片,將難睹廬山真容,遂成“迷局”。

而這位考古學家拿出了這些拓片,便是在那長江下游的淤泥當中,出土的一尊青銅器皿,而這拓片,便也是從這青銅器皿之上給拓下來的,自然無比珍貴。

而後,老者便將手中的拓片遞到了我的面前,我拿起翻看,“你先看一下,嗨,這麼些年了,總覺得這些拓片終究會成為廢紙了,但是沒有想到又會遇到有緣之人,再次拿出來,真是天意啊……”老者說著坐了下來,端起了面前的茶水,輕輕地“呷”了一口。

在古代文獻記載中,青銅器有兩種基本功能,一是“納、入”即盛裝物件;一是“設”即陳設佈列。《禮記.禮器》說得很明確“三牲魚臘,四海九州之美味,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內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龜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見情也。 金炤物,金有兩義,先入後設。”

納是青銅器的第一位的基本功用,而納的基本目的是“示和”。所納物件即古文獻所謂“實物”,就是上面所說“三牲魚臘”,“四時之和氣”之屬,實際就是犧牲(肉食)、黍稷(主食)以及酒醴之類祖先生前生活必需品。而其主要就是把諸如此類分別納入鼎簋尊彝等各類器物中,然後作以調和以供祭祀祖先之用!

但是青銅器還有一個深層的意義,那就就是“炤物”或“象物”示和。

《左傳?宣公三年》說“鑄鼎象物,使民知神,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原來鑄鼎,製作青銅器不僅用來盛裝和調劑犧牲等給祖先奉獻的禮物,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銅器外表刻畫“物”的影象。

通常所說銅器花紋實質就是圖物象物,那“物”是什麼呢?答案其實非常簡明。“物者,方物、神物也。”而在這其中的“物”,也就是人們所崇拜的神靈,或者視之為自己祖先所由來的神物,有類於西方所謂“圖騰”。

而在這其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透過這青銅器外表的圖騰來記載一些事情,便是銘文!

而這一張張的拓片之上,記錄的東西還當真不在少數,只是在我看起來,這些東西卻是如此的晦澀,我竟然半分都參不透,著實讓人有些焦躁。

只是,在有一張拓片之上,卻有著和我胸口處的印記,十分相似的一個符號,我一把抓起,仔細地研究了起來,而周遭之人的手中還捧著一個圓球樣的東西,意欲把其投到這“六道輪迴圖”之內的小圓處,這樣子的舉動當真讓人有些吃驚。

“這裡面講的是有關於‘隨侯珠’的事情……”老者淡淡地說著,這句話倒是把我說的又是一陣的激靈,“隨侯珠?”

我直起了身子立刻問道,“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我誓,這個東西,我當真是聞所未聞,但是貌似從老者的話裡話外的意思便可以聽出來這個東西和我身上的印記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聯絡。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