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頭七回魂夜

此話一出搞得眾位仙家都忍俊不禁,尤其是灰仙,搖著那摺紙扇,從頭到腳地打量著崔明伏,“你小子看著倒是很乾淨,沒想到卻也是個不修邊幅的主兒。”

崔明伏被這些人給鬧了個大臉紅,隨後不好意思地騷了騷自己的頭皮,看來他的衛生問題,已然成了一個大問題了,不過這倒都是我們所公認的問題。

“小天啊,薛寶山這次是跑了,但是下次肯定還是要出來作亂,你們6判宗可是要當心啊……”黃大仙說著嘆了口氣,“我和你姥姥是故交,有些時候,我真的很不甘心這6判宗要毀在了一個敗類的手上。”

我點了點頭,再次行禮,“請大仙放心,我將誓死保全6判宗免受禍亂。”

黃大仙點了點頭,旋即便和五仙準備離去,“對了,大仙,在這井口之上,有薛寶山所布結界,現在已經被破除了吧,我們仙佑堂師父老崔頭還在上面。”

這句話倒是把黃大仙問的有些蒙圈了,“結界?我們下井的時候,並未現這裡有任何的結界啊,還有我們剛剛來的時候,也沒有看到你們師父……”

我和崔明麗還有崔明伏頓時面面相覷,老崔頭這個老舊或平日裡便是那“神龍見不見尾”的主兒,雖然剛剛還在上面幫我們制服了孫臺先,但是此時找不見他的人影也屬於正常,只是薛寶山沒有在井口布下結界倒是讓我們有些惱火,這傢伙,看來還真的滿嘴的子虛烏有,單單這話都能騙人。

拜別了黃大仙,我們回到了表舅家裡面,天亮的時候,我們便把所有的事情,前前後後,來龍去脈全部都告訴了他,不出我們所料,表舅和表舅媽知道之後便立即跪在了地面之上,哭得是聲嘶力竭,以頭搶地。

玲玲表姐本為表舅和表舅媽的獨女,但此時卻生了如此之事,他們肯定會覺得自己孤苦無依,“可憐我白人要送黑人啊……”表舅哭得幾乎昏厥。

我猛地跪在了他們的面前,“老舅,舅媽,你們放心,玲玲表姐雖然不在了,但是我還在,我會一直養你們老,送你們終,你們放心吧!”

表舅和表舅媽聽到這話,含淚看向了我,我們三個抱在了一起,在我的懷抱裡,他們終於失聲痛哭了起來。崔明麗也蹲了下來,滿含熱淚地看著我們三個,此時此刻,我頓時覺得,小時候覺得他們是大人,但現在在我的眼裡,他們的身形竟然如此的渺小。

為了防止表舅和表舅媽心情過於複雜,我們三人返回井下處理的那三具屍身,玲玲表姐的那一具,自然是我們認領的,另外兩具便都交與了警方處理,老崔頭把孫臺先綁去了公安局,自然還獲得了不少嘉獎。

“他媽的,見過坑爹的,沒見過坑娃的,我們賣命,他可倒好,自己倒是或許了漁翁之利,去請功邀賞去了,老王八蛋…….”崔明伏憤憤然。

我衝著他搖了搖頭,“行了,你還是注意點自己的衛生吧,連胡三太爺都嫌你味兒了,你他麼以後若是不注意,我人家都不會再幫你出馬了。”

棺木擺放在堂屋當中,表舅和舅媽倒是避而不見,呆在了二樓,他們的精神一度崩潰,若是再看到這麼個物件兒的話,沒準兒會直接死掉。

棺材在家裡面停放了三天,便被我們抬出去入了土,下葬那天,春雨淅淅瀝瀝的,但路面也泥濘溼滑,路過了姥姥的墳塋,我的心裡面又是一陣難過。

“小天兒,算是舅舅求求你,多呆兩天吧,你表姐剛剛去世,你舅媽的心裡面難受,我的心裡面也難受……”每當我上樓去給這兩位老人送飯的時候,他們都會拉著我的手就這麼的碎碎念。

我點了點頭,“放心吧,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表姐現在還沒有入輪迴,我自然是要呆在這裡,等到她的事情全部都辦妥之後在離開的。”

頭七,一種喪殯習俗。習慣上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一般都認為,死者魂魄會於“頭七”返家,家人應該於魂魄回來前,給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飯,之後必須迴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睡不著也應該要躲入被窩。

如果讓死者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記掛,便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亦有說認為到了“頭七”當天的子時回家,家人應於家中燒一個梯子形狀的東西,讓魂魄順著這趟“天梯”到天上。

早在南北朝時已見有關記載,《北史?胡國珍傳》“國珍年雖篤老,而雅佛法”,及薨,“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從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

在佛教傳至東漢後到南北朝這段時期內形成,從唐初起突破信眾範圍,走向世俗化。為何要規定“七”為忌日?謂人生有六道流轉,在一個人死此生彼之間,有一個“中陰身”階段,如童子形,在陰間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若七日終,仍未尋到生緣,則可以更續七日,到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見《瑜珈論》。

所以在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須逢七舉行度、祭奠。這種由佛教“生緣說”催生的做七習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時形成,自然應視作當時佛教盛行的產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齋說》,對做七習俗及其理論依據予以駁斥,其根據之一便是“傷禮”,不合儒家對人情哀慼的講求,這也能反證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一般都認為,死者魂魄會於“頭七”返家,家人應於魂魄回來前,為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飯,之後便須迴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覺,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窩;如果死者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記掛,便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

亦有說認為人死後魂魄會與“頭七”前到處飄蕩,到了“頭七”當天的子時回家,家人應該在家中燒一個梯子形狀的東西,讓魂魄順著這趟“天梯”到天上。

“燒七”就是從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計49天。民間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後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滿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週年。

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死者從去世之日起,在49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在燒七時,喪家要在大門口掛白紙燈籠,表示家有重孝。頭七在家設靈牌,焚香明燭,供獻酒餚祭奠,下餘六七都到墳地化紙錢。

一般以一、三、五等單七祭禮較隆重,親友皆至,孝子要哭靈;二、四、六等雙七,親友不來。孝子只燒紙、不哭靈,稱為“空七”。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這兩個“七”日,親友都要到墳上燒紙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場。

“末七”又稱“盡七”,喪家大都要誦經禮懺,親友也要送冥幣、香、紙、大蜡、金銀鬥等祭奠。“燒七”若與夏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謂之“衝七”或“犯七”,認為亡魂“逢七有災,衝七有難”。在關中的耀縣和陝南的丹鳳縣,除認為“衝七”是忌期外,還以“燒七”與月中的初八、十八、二十八相逢也是忌期,俗雲“逢七逢八,銅錘鐵釵;燒七燒九,閻王請吃酒”。

認為燒七遇到七和八的日子,閻王要拷打亡魂,遇到這種情況,要提前或推遲一天祭奠。關中一些農村。遇到“衝七”時,孝子要給死者墳頂插紙傘,意在協助亡魂躲避災難。陝北的延長縣,在“衝七”的先一天下午就要剪若干白紙旗,由子女、兒媳從家門口沿途插到墳前,將亡靈請回家中祭奠,以避過災劫。插白旗意在引路,據說亡魂如果來不及回家,可藏於白旗下躲難。

頭七當晚,表舅和舅媽早早都睡下了,我們三個卻在院子裡面擺放了供桌,等待著玲玲表姐的回魂,等到了深夜子時,掛在了院子裡面的招魂幡卻兀自飄動了起來,緊接著崔明伏手中的銀鈴法螺卻也“叮叮噹噹”地響了起來,我們頓時精神了許多。

一陣陰風吹過,夜霧飄來,前方有一股乳白色的霧氣,而後便化作了一個人形,慢慢悠悠地來到了我們的面前,仔細一瞧,果然是玲玲表姐,一身素衣,只是面色憔悴,走到院子裡面,茫然地看著我們。

“玲玲姐……”為了不讓她懼怕我們,我和嘟嘟一起上前。

玲玲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嘟嘟,“你是誰?怎麼會在我家?”

我深吸了口氣,“我是你的表弟,韓小天!”

她轉動著眼珠,終於露出了笑容,“是你啊,你真的是長高了許多呢,小天……我……”兩行清淚,從她的臉頰上面滑落下來。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