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窮奇引路

一股熱流在我的胸腔當中湧動著,我頓時覺得渾身燥熱不已。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姥姥,此情此景,在我的心中湧動著,觸及著我心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

我忽然想起來了在姥姥去世的時候,面對著就是這樣子的情形,此時正在病床上面躺著的桑林婆婆,在某個瞬間我忽然覺得桑林婆婆的模樣和我的姥姥是如此的相似,面前的情形和姥姥去世的時候,也幾乎是如出一轍。

“小天,謝謝你,我本就是一孤寡老太,但是沒想到,卻在自己的風燭殘年,認識了你們這群孩子。”桑林婆婆一邊說著,一邊點著頭。

我和崔明伏便站在了她的身邊,仔細地聆聽,回想起認識的這些年歲,這位風燭殘年的老婆婆著實幫助了我們許多,每次都是在危難的時候施以援手,本想著她的身體康健,可以多活幾年,但目測現在的情形,估計也已經到了油盡燈枯之時。想到這裡,我便深深地吸了口氣。

“還有……”桑林婆婆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床頭,“裡面有個東西,小天你幫我取出來。”我點了點頭,拉開了床頭櫃的抽屜,從裡面取出了一隻紙鳥。

我有些訝異地看著這隻紙鳥,若說單論外形來看的話,說這是一隻鳥是有些說不過去的,因為它的造型極為特別,甚至可以算的上是恐怖了。

“這是……”我把這個紙做的東西遞到了桑林婆婆的面前,桑林婆婆看了一眼,輕聲說到,“這是窮奇!”

窮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古代四凶之一,據傳,窮奇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更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一頭兇惡的異獸。

據說窮奇經常飛到打鬥現場,將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惡行,窮奇會捕捉野獸送給他,並且鼓勵他多做壞事。古人也把那種不重心意、遠君子近小人的人稱為窮奇。

窮奇很有意思,看見有人打架,它就要去吃了正直有理的一方;聽說某人忠誠老實,它就要去把那人的鼻子咬掉;聽說某人作惡多端,反而要捕殺野獸饋贈。

由此可見,它應該是頭兇獸,而且還是一種懲善揚惡的生物。然而有些書上又說它也不是那麼壞。

在古時臘八的前一天,宮廷裡要舉行一個叫逐疫的儀式,由方向氏帶著十二隻異獸遊行,窮奇和另一隻叫騰根的異獸,共同負擔著吃掉害人的蠱的任務,於是又讓人感覺它對人還是有些益處了,之後神話被歷史化,神鬼也被人格化,窮奇逐漸演變為天下四凶之一,最後終於被舜帝滅了。

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舜將其流放,“遷於四裔,以御魑魅”。少昊為西方天帝,其母名皇娥,其父稱為“白帝子”,即太白之精,他們的故事可見於古代典籍當中,非常美麗動人。

在那裡有一棵窮桑樹,其果實萬年一結,吃了的話天老我不老。少昊主宰西方,稱為“窮桑氏”,或者“金天氏”。注意這些關鍵字“白”啊,“金”啊,少昊一族位於西方不容置疑,而窮奇也是被舜驅逐到了西北方向。

據《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追惡兇”的十二位神明,當中就有“窮奇騰根共食蠱”之語,這裡的窮奇能驅除蠱毒害物,是一頭形象正面的神獸。郭璞注《山海經》時,亦創作了“窮奇之獸,厥形甚醜;馳逐妖邪,莫不奔走;是以一名,號曰神狗”的贊詩,同樣指出窮奇會作出驅逐妖邪的行為。這些為民除害的舉動,與以往所表現的食善助惡的形象,有極大的差別。

而此時,我手中握著這個物件兒,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了桑林婆婆,“婆婆,這個東西……”我詢問似的看向了她,桑林婆婆點了點頭,“拿好這個,我們那個苗寨處於大山深處,比較偏遠,所以若是要你們自己尋找的話,肯定也是比較費事兒的,所以這個東西你們拿好,去到烏龍山的時候,在山腳下,會有人來接你們,而這個製作的窮奇,便是帶著你們找到那個人……”

我深吸了口氣,點了點頭,拿好了這隻窮奇,想起了崔明素之前跟我們提及的湘西的事情,我突然覺得這兩件事情的巧合程度幾乎都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無論如何,湘西這一遭,肯定是要走了,“小天,你們先走吧,我想睡會。”

桑林婆婆說著,便疲憊地閉上了眼睛,我深吸了口氣,轉身便帶著崔明麗和崔明伏一起走了出去,跟王嫂子道別之後,便往樓下走了去。

想想桑林婆婆,心中很是惆悵,“你們說說看,這究竟是不是巧合啊?”崔明伏走到了我和崔明麗的前面,向我們問到,我點了點頭,“不知道,不過世間萬物的生規律,都是一開始便註定的,所以這個問題,我倒是也不曉得究竟該怎麼回答。”

但是當崔明伏把臉轉過去的時候,卻一下子呆住了,我整個人也呆立在當下,渾身上下,猶如遭受點選,我的那個天啦,今天到底是怎麼了,從早上到店,到中午的時候遇到這一系列的事情,我都覺得自己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為站在我們面前的是小魚兒,還是粉面含笑微不露的小魚兒。

“你們好!”她甜甜地笑著,衝著我們點了點頭,而後看向了崔明麗,“明麗姐姐,今天早上有沒有看到我送給你的東西啊?那些雞血石我可是費勁波折才搞到的呢,你可要好好地收藏啊……”

小魚兒的聲音仍舊十分的清脆,但是在我聽起來卻著實的刺耳,我甚至覺得這個丫頭現在不曉得是什麼樣的道行,做起這些事情怎麼可以如此得心應手。

崔明麗淡淡地笑了笑,撩了撩額前的頭,“別這麼說,你好像比我大。”

小魚兒臉上的笑容僵持在了當下,我拉住了崔明麗的胳膊,“好了,走吧。”

當我走過小魚兒身邊的時候,我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此時此刻,從小魚兒身體裡面散出地陣陣的陰寒之氣,很濃重,幾乎可以把我的肌膚都給凍住。

“這娘們,沒有想到這麼陰魂不散!”崔明伏看向了外面。

小魚兒拿出了膝上型電腦,煩躁地看了崔明伏一眼,“行了,忙你的吧,這種情況論是誰都是可以理解的。”崔明伏不再多說,只是走到了一邊。

小魚兒在一邊“噼裡啪啦”地查著資料,過了十分鐘,我再向外看去,小魚兒便已經走了。

“呶,你看看,這些是懸棺的資料!”小魚兒指著電腦。

生活在福建周寧、福鼎、柘榮、屏南等地區的畲族同胞,有一個關於懸棺葬由來的傳說上古時,畲族的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育有三男一女,全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

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後兒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於鳳凰山懸崖峭壁的巖洞中。其後代代沿襲,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懸棺葬習俗。畲族的“畲”字,古時寫成“輋”字,也包含了這個故事的意思在鳳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後,用車輪把棺木懸掛在峭壁巖洞中安葬。

上述傳說,點明瞭古人施行懸棺葬的用意,是為了“死不落土”。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係。

還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民族實行巖居有關,是人們洞處穴居生活的反映。人們生時既然住在巖洞裡,死後當葬回原處。亦有人認為懸棺的形成實際上與戰亂和科技水平有關,並無什麼其他複雜的原因。但駁難者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資料表明這種葬俗的形成是與戰亂有關。

也有人認為施行懸棺葬是“孝道”的表現或是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張鷟《朝野僉載》記載古人的崖葬習俗,“彌高者以為至孝”,以至喪家爭相掛高;元代的典籍則載土僚人死後,懸棺以“先墜為吉”。

也有人認為古代越與濮及其後裔民族大多生活於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險峰、崇山峻嶺視為生活的依託,或因其難以接近、難以觸及而產生神秘感,進而把它作為神靈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頂禮膜拜,所以他們便把死者的靈柩置於高山峻嶺的崖穴之間,這樣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國,更重要的是使之易於皈附於神仙天國。

當年,西王母宴請武夷山眾鄉親的傳說,並稱葬有懸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條為“虹橋板”,認為眾鄉親就是從這些“虹橋板”上跨空赴宴的。有學者便據此推測這些木條的真正用途是在於溝通道路,虹橋跨空,好讓崖洞中的靈魂自由出入,歸返天上。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縱觀懸棺葬遺存的分佈,幾乎都在臨江面水的懸崖絕壁上,表現出行懸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處”的特點。

這些習於水上生活並以善於造船和用船著稱的民族篤信,祖先死後,鬼魂雖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個世界,但並未離開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仍將與自己家人和後代長相廝守,並保佑他們繁榮興旺。

“這看起來還算是比較複雜的……”我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