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驚悚!太子爺的曖昧態度!(1 / 2)

文華殿內,鴉雀無聲。

因為大理寺卿湯宗的突然言,整個大殿內氣氛瞬間變得詭異。

當其衝的學部尚書解公豹與侍郎陳公甫,此刻臉色都很是難看。

他們沒有想到,明明太子爺已經告訴群臣,漢王暴薨不過是謠言,可是這些程朱縉紳依舊開始了反擊!

而且這湯宗尋的理由藉口很是完美,直接抓住了學部尚未完成官學改制的痛腳,即便解公豹有些反駁,卻也無話可說。

畢竟,人家說的可都是大實話!

自從學部創立至今,的確還沒有完成官學改制,甚至可以說才剛剛開始!

要知道以往那天下讀書人,學的可都是程朱,讀的也都是程朱,你突然改變科舉大考內容,強行逼迫他們改換門庭,學習完全不一樣的新學,這讓他們如何接受得了?

所以,地方士子牴觸排斥,這也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再加上地方官員,都是以往透過科舉大考步入仕途的程朱縉紳,他們非但不會幫助朝廷推行新學新政,反倒是會從中作梗!

以致於解公豹下達的命令,根本就出不了府臺,更何況是推行官學改制?

大明如今合計有十五省(交趾舊港)之地,道州府縣一層層官員從中作梗,解公豹這位學部尚書就算是帶著學部官員親自下到地方,他們跑斷了腿也收拾不完這些地方官員。

如果不是黑衣宰相姚廣孝出山,給學部理清章程,搭好架子,先從京畿地區下手,而後再推廣至道州府縣,只怕他們現在還是摸不著頭腦,被地方官員玩弄於股掌之間!

所以,人家湯宗這話,說得是真的沒錯!

要怪就只能怪解縉等人自己無能,平白辜負了漢王殿下對他們的期望!

學部尚書解縉本就是個純粹文人,性子剛介耿直,官場上的蠅營狗苟與鬼蜮伎倆,的確不是他擅長之事。

而學部侍郎陳公甫以往不過是個落魄書院的山長,就算性子老成持重,也是從未經歷過官場爭鬥,驟然間身居高位主持新學推行,真可謂是難為這位老先生了。

如此之下,二人即便憤怒不已,卻也是無話可說,只能就此沉默著。

這一幕落到湯宗眼裡,頓時讓他信心倍增!

那位監國漢王爺暴薨的可能性極大,否則太子爺也不會突然病倒。

即便漢王沒有薨逝,此刻他遠在北疆,對朝堂之事鞭長莫及。

而且等他返回帝都的時候,皇帝陛下也會大捷還朝,金陵帝都也不再是他監國漢王爺的一言堂了!

所以,不管那位漢王殿下,究竟是生是死,此刻都是自己等人進行反擊的最佳時機!

在漢王朱高煦的大肆清洗下,如今朝堂之上程朱縉紳勢力大損,可謂是悽慘無比。

尤其是那場會試謀逆案,連同國子監祭酒兼翰林院掌院學士胡儼在內,整個翰林院因此受到牽連,全部都被配流放,逐出朝堂,標誌著程朱的衰落!

但是,程朱真的衰落了嗎?

呵,怎麼可能!

這只是在中央朝堂,漢王可以恣意妄為!

但是在地方上,各道州府縣,上到官員下至學子,那可都是清一色的程朱文人!

你漢王朱高煦想將程朱拉下神壇,弘揚什麼新學,問過他們答應沒有?!

人家讀了一輩子的程朱,學了一輩子的程朱,難道就因為你漢王朱高煦輕飄飄一句話,就要改換門庭從頭學起?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更何況程朱之所以登臨神壇,自前宋晚期開始就成為主流意識學說,正是因為它有利於維護朝廷的統治,有利於老朱家坐穩他們的江山!

等到皇帝陛下大捷還朝,他豈會繼續容忍漢王朱高煦胡作非為,破壞原本安穩的大明江山?

莫說皇帝陛下,就連此刻坐在主位上的太子爺,都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生!

所以,湯宗趁著這個大好時機,悍然選擇出手,正是在提醒太子殿下。

廢除漢王新政,一切恢復舊制!

眼見解縉陳公甫二人沉默,王景忍不住嘆了口氣,出列奏道。

“太子殿下,學部創立至今不過寥寥數月時間,如何能夠短時間內就完成新學改制?”

“再者說來,在我禮部的配合之下,學部已完成了京畿地區的改制工作,這些地方上計程車子也都欣然接受那新學,並未如同湯大人所說的那般強烈牴觸!”

“這怎麼到了湯大人口中,就變成了學部不作為無用處?”

“如果按照湯大人的說法,那老夫建議湯大人與解大人平調一下,湯大人不妨去做這學部尚書,親自主持新學推行事宜!”

此話一出,滿朝譁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