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秦淮河

江寧,又名建康、金陵,是一百多年前的南唐故都。

此時的江寧府,是江南東路的府,雖不在北宋四京之列,可城池廣闊,氣象萬千,堪稱東南第一大府。

這江寧自古以來不同於北方都城,多了幾分江南的脂粉氣息,唐時杜牧《泊秦淮》一詩中就曾提及商女不思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此可知,在唐時,這江寧城的秦淮河上,就有了名士歌妓相互唱和的事。

王信二人入江寧城後,石秀也不知那神醫住所,而是尋了一處客棧安置。這客棧好巧不巧,就在秦淮河上。

北宋是個商貿達的朝代,而此時南方的泉州、明州又是大宋最為繁盛的海港城市,間接也帶動了整個江南地區的商業展。作為東南第一府的江寧,自然也是商旅雲集,秦淮兩岸的瓦舍酒樓,連綿不絕,雖比不得東京汴梁,可對於第一次到南方的王信而言,卻也是目不暇接。

安置好住所,已是黃昏,石秀一心想要找尋神醫,這時卻是無從入手。還是王信思路活泛,直言這秦淮河往來人員眾多,或可探聽一二。

說走邊走,二人隨著人流沿著秦淮河岸一路賞玩。一路行到烏衣巷附近,此處正是秦淮河最為繁盛之處,四周人流如織,酒肆勾欄林立,容易打探訊息。王信徑直選了一處裝飾最為奢華的酒樓,昂然而入。

王信本就一副玉樹臨風的公子哥模樣,進了酒樓後,立時被店小二引往二樓一處雅間,不一會兒,水6珍饈便如流水般上了席面,直瞧得跟在一旁的石秀暗自咋舌。

這次出遠門,一路緊趕慢追,走的大都是水路,吃住上面自是馬虎應付。

路上自然不能計較太多,現今這會兒已經進了江寧城,況且又不是囊中羞澀,王信便打定主意要好好吃上一頓,瞭解一下這個時代頂尖酒樓的烹飪水準。

其實這個時代,食物大都以烹煮為主,至於各式調料,卻因海貿達,並不缺乏,只不過價格高昂,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的。在士大夫階層,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已經成了大宋上下官員的追求。

從仁宗時期的寇準,到其後的歐陽修,蘇東坡,一直到現如今的蔡京,不論這些權相秉政如何,對於這吃的方面,卻都是精益求精。

相比於後世的花樣繁多的烹飪手法,宋代的酒樓還是欠缺了許多,可是在食材和用心上面,卻又遠比後世的酒樓要強的多。十多道各色菜餚,幾乎各有各的特色,讓王信和石秀兩人吃得好不暢快。

當然,這一頓所費不菲,足抵得上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所需,不過對於王信這樣家資萬貫的土豪而言,卻還在承受範圍之內。不說扈家莊的產業,就是打下祝家莊后王信也得了不少金銀。

“小二,你們久在這秦淮河上行走,可知道有個喚安道全的?”

那店小二上來結賬之時,石秀拉住了對方。

“安神醫麼,客官您可問的巧,他或許就在距此不遠的烏衣巷後。裡面有個李巧奴的瘦馬,與安神醫倒是識得。”

“那麻煩小二哥等會兒跑一趟,給我倆引路。”

王信隨手將一枚碎銀打賞了這店小二,引得對方連連點頭應下。

在這等酒樓中的小二跑堂,本就對秦淮河上的勾欄瓦舍瞭如指掌,平日裡給客人介紹風月去處收些好處,也是一筆營生,酒樓的掌櫃對此也往往睜隻眼,閉隻眼。

小二還當王信二人也是風月場的常客,頻頻側目。

其實,這李巧奴在這江寧城算不得名妓,年歲也稍大了些。不過正所謂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她只是在烏衣巷後的一處小弄中租了間小院子,同一個老/鴇做些迎來送往的生意,平日裡倒也不會拋頭露面,往來皆是熟客。石秀所說的安道全,卻是她的入幕之賓。

那店小二也不知道這外地來的客人怎麼就找安道全,不過將兩人引到門前,敲門引來老/鴇後,就轉身去了。

“大官人好俊俏的相貌啊!”那老婦人看了王信、石秀俊美頓時咯咯直樂。

俗話說,老/鴇愛鈔,婊/子愛俏。

像王信這等既有財又有貌的,自然是風月場中最受人喜愛的。那老/鴇雖不認識王信,可一見這等人物,立時堆起滿臉笑,招呼著兩人進了院子,邊走邊往閣樓上喊道,“巧奴快出來,今兒來了位貴公子,真真的好人物!”

跟著老/鴇進了閣樓,二人則拾階而上,見一雙十年華的年輕女子候在樓梯口,見著他這一身倜儻風韻,也是眼波盪漾,嘴角展出幾分笑意。

在樓上客廳安坐,老/鴇自下樓去招呼那其他人,李巧奴則娉娉嫋嫋坐在對,巧笑嫣然道“不知官人是聽曲還是喝酒?”

“我要給你贖身!”

王信卻是沒有半分遮掩,徑直將來意道明,倒是讓走下一半樓梯的老/鴇又一路蹬蹬蹬的跑了上來。

石秀初時不知王信的目的,這時也猜到了一兩分。

“小女子與官人從未見過,這贖身一事……”

李巧奴的身契自然在那老/鴇手中,可眼前這俊朗男子自己素昧平生,一見面就要給自己贖身,李巧奴心中自然存了幾分顧慮。身在這風月場所,自己這上半輩子已經是一杯苦釀,若是再所託非人,下半輩子豈不是也毀了。

況且她與安道全正是情投意合的時候,實在不忍心移情別戀。她還在等著安道全!

“五百兩!”

王信很是乾脆的給出贖身價,驚得李巧奴頹然而坐,一旁的老/鴇卻是喜笑顏開。不等王信反悔,徑直收了桌上的那錠足抵五百兩銀子的金錠。回身就從懷中取出李巧奴的身契交到了王信的手中,而作為當事人的李巧奴,只能在一旁眼睜睜瞧著,毫無辦法。

“這位大官人如此慷慨,巧奴,以後你可有好日子過了!”

“滾!”

前一刻還笑意盈盈的李巧奴,這會兒卻是柳眉倒豎,將那老/鴇喝斥下樓。之後,迴轉身子朝著王信盈盈拜倒道,“自今日起,奴家就是官人的了。為奴為婢,任憑處置,只求官人憐惜一二。”

雖然得了自由,李巧奴卻是沒有半分歡喜,語調哀婉。

“李姑娘誤會了!”

王信將李巧奴從地上扶回座位,將桌面上的身契輕輕推到其面前道,“在下家中有親眷身染重病,聽聞江寧安神醫妙手回春,不遠千里趕來延請,還請李姑娘在神醫面前轉圜一二。成與不成,這身契都算是在下的一點心意。”

言下之意,卻是知曉安道全與李巧奴的事情,打算成全二人。

喜歡水滸大寨主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寨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