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牧馬監(1)

劉敏、折御忠、火爺爺三人在張敬引領下來到青石川,果然見大山合圍中顯現出一個闊達達的馬場來。

馬場是在大山圍攏中的一片大草原上,極目四野;那些活蹦亂跳的顏色各異的馬匹便顯現眼前。

走在前面的張敬停下腳步把手向前指著對劉敏三人道“這裡就是朝廷的青石川的牧馬監,小人聽秦監正講過;馬場有軍馬好幾千匹,武裝一支騎兵部隊戳戳有餘!”

劉敏訝異,驚奇大宋王朝還有這麼一個馴養戰馬的地方;心中便就十分激動。

劉敏在後世閱讀過歷朝歷代的史書,強大的漢朝和昌盛的唐朝都是贏在馬政上;而宋朝被遼、夏、金、蒙古人屢屢欺負,就是由於戰馬的不足。

漢朝時期,北方的邊患源自匈奴騎兵不停的襲擾;為了徹底清除邊患,漢朝自開國皇帝劉邦開始就展開了浩浩蕩蕩的對匈戰爭。

可惜戰馬和騎兵的優劣在戰場上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白登之圍”就是這樣造成的,劉邦差點在匈奴的圍困中丟了小命;多虧陳平施展小計才使劉邦脫離險境。

為了一血前仇,漢朝開始了養精蓄銳、休養生息,尤其在馬政上大做文章。

戰馬是一種戰略資源,為了豐富這種戰略資源漢朝朝廷開始了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的馬政。

除了朝廷設立專門的馬政管理機構——太僕寺,而且朝廷還鼓勵民間養馬。

而且用高價錢收購民間的優質馬匹,有了豐富的群眾基礎才有後來3oo多年的漢匈戰爭;漢兵胯下總有源源不斷的坐騎供應。

西漢初年除大力養馬又展了馬甲、馬鞍、馬蹬,使騎手能騰出雙手擎拿兵器斬殺敵人;還能得到護甲、頭盔的保護。

漢朝的社會上層崇尚騎射之風,從皇家上林苑伴駕至民間聚會;豪門子弟都以驅駿馬競風頭為榮。

漢武帝依仗這一實力於公元前133年對匈奴開戰,經漢室幾代征戰至公元前36年漢軍攻陷郅支單于城,匈奴一部投降一部遠遷;對長城以南農耕文明的致命威脅至此消除。

漢匈戰爭期間,漢軍騎兵在度、衝擊力、載動力和騎術方面都不遜於對手,數量還多於匈奴,從而改變了此前以步對騎、以慢應快的被動局面。

漢軍擁有龐大的騎兵集團,又能透過歷來步兵難以逾越的長城外數百公里缺水地帶,一再向漠北草原出擊;就此有了寓防於攻的主動地位。

公元前119年武帝下令實施的最大一次出擊動用騎兵14萬,步兵和運輸人員數十萬,還有運輸馬1o萬匹。

此役一度佔領匈奴生息中心區,迫其逃向貝加爾湖一帶逃竄,但漢軍也因染疫和征戰死兵數萬、亡馬1o萬匹而付出了慘重代價。

武帝晚年派李陵北進時只能給5ooo步卒,結果遭匈奴騎兵追攻覆沒;證明馬匹經久戰消耗巨大,漢軍不得不停頓攻勢以恢復經濟並補充馬匹。

為取得汗血馬改良馬種,武帝還不惜派兵千里遠征大宛,馬政已成為當時頭等戰略產業。

漢朝經百年持久消耗戰終於擊敗匈奴,也是優勢經濟實力支撐的馬業勝利。

但隨著漢朝經濟的不斷展,自由封建小農經濟也逐步展成為地方豪強壟斷經濟。

因此民間的馬匹餵養,也逐步的集中到了地方豪強手中。

漢朝初期由於中央的權威、地方豪強的勢弱,中央尚且能夠有效控制地方豪強的惡性展。

由於後期的攻守易轉,地方豪強的不斷強勢;也為三國前期的地方諸侯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地方豪強視馬匹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當然不能放棄餵養。

所以無論是曹魏徵烏桓、蜀漢徵南蠻、東吳徵百越,軍馬資源的後備力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隋末李淵晉陽起兵時,李氏父子僅有兵士3萬,戰馬千匹,儘管在以後的征戰中唐朝步兵規模越來越大,可是騎兵仍然很少,武德二年,全唐總計有戰馬三萬六千七百匹,可見唐初國內戰馬的缺乏。

直至武德三年,一位影響唐朝馬政的關鍵人物降唐,這個人就是張萬歲。

張萬歲隴右人,對養馬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和管理體制。

在張萬歲任職期間,唐朝全國牧馬迅增長,河隴地區地豐物曠加之重要的戰略地位,牧馬大量地被徙來,這為河隴地區馬牧業的興旺提供了馬匹基數。

經過張萬歲多年的努力,到貞觀三年李靖徵突厥時,唐朝戰馬已經不輸於突厥戰馬。

張萬歲的隴西牧馬場不僅為唐軍提供了十餘萬的良馬,而且馬場欄中尚存十餘萬匹。

經過持續4o年的展,唐朝戰馬數量從唐初的五千匹展到七十萬六千匹,而且戰馬質量得到空前的提高,這也是貞觀年間對外用兵每戰必捷的重要原因。

貞觀八年,張萬歲去世,由其弟子韋盤提、斛斯正管理隴西牧馬場,二人忠實的繼承了張萬歲的衣缽,使唐朝馬政能夠繼續興旺下去。

唐初馬政事業之所以能興旺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世民的個人愛好。

李世民有五大愛好,即烈馬、硬弓、書法、詩歌和獵豔。

李世民從十六歲跟隨雲定興解雁門之圍到四十六歲親征遼東,他與馬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晉陽起兵時的銀電驥、玉極騮到貞觀末年的飛白,他一生所騎戰馬有歷史記載的至少十匹,李世民對這些戰馬的感情極深。

李世民愛馬,也懂得馬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他大力扶持國內馬政,破格提拔調馬人才並破例授予官爵。

監察御史馬周曾就此事上疏太宗抗議四夷進獻的良馬均直接送至隴西牧馬場作為種馬。

正是因為得到李世民的大力支援,唐朝馬政才能在短短的十數年間趕上並且越北方和西域的遊牧民族。

宋朝是個倒黴的朝代,先是被遼國壓著打,接著被金國人洗劫一道,最後被蒙古人橫掃,即使對小小的西夏也是軍事上連吃敗仗,只能在送東西買和平。

宋人從次討伐北虜即告失敗再到崖山跳海,幾乎對外沒打過勝仗,完完全全是亡于軍事上的失敗。

而宋人軍事上的失敗,除了諸多體制上的原因外,一個被認為最重要的先天性因素就是宋比之前代有個軍事上巨大的不足即缺少馬匹。

要知道論起財力,宋人比起漢唐,那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

漢、唐兩代亦曾面臨北方強大遊牧政權的軍事威脅,但漢、唐能在全盛之時大舉反擊,乃是因為有大批的馬匹可用……

喜歡章獻明肅皇太后請大家收藏章獻明肅皇太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