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汴京(4)(1 / 2)

僧人吃肉喝酒,替貪官窩藏贓物;甚至還密藏女人供yin亂活動。

這位被佛教徒稱為“當今如來”的太武帝,即便沒有道教的背景也會下達禁佛的詔書。

唐武宗禁佛的時候,佛教寺院的情況更糟;僧侶魚龍混雜,長安的寺院幾乎變成娛樂場所;藏汙納垢,與玄奘時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禁佛是儒佛之爭;這種說法也沒道理。

北周武帝宇文邕尊崇儒家學說,曾經安排8次儒、釋、道的辯論;參與辯論的佛教人士從來沒把矛頭對準儒家,而是拼命與道教爭奪第二把交椅,甚至還辱罵、中傷道教。

唐朝著名文人韓愈是一個堅決反對佛教的儒家重要人物。

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真身塔中將所謂的釋迦文佛的一節指骨迎入宮廷供奉,並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

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

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果觸怒了唐憲宗。

韓愈幾乎被處死,經裴度等人說情,最後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後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屈、憤慨、悲傷。

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京師長安有千里之遙;韓愈隻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千古絕唱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的詩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

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韓愈之後的儒家學者杜牧也激烈地反對佛教,但是佛教還是在唐武宗之後有所恢復。

儒家人物並不都像狄仁傑、韓愈、杜牧那樣反對佛教。

南北朝時期《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就大力為佛教辯護,隋代大儒王通也對佛教非常推崇,與韓愈同時期的柳宗元也批評過韓愈對待佛教的態度。

到了周世宗第四次禁佛後,宋明理學更是融合很多佛教思想。

另外一種說法認為,禁佛是出於經濟原因。

這種觀點基本正確,但不太全面。北魏太武帝禁佛之前,僅洛陽就有寺院14oo所左右,僧尼數萬人。史書記載“寺奪民居,三分且一”,“侵奪細民,廣佔田宅”。

這些僧尼們自己不勞而獲,靠著別人供養而養尊處優。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時,境內佛寺3萬多所,僧尼數量2oo萬。

宇文邕征服北齊後,堅持禁佛,因為北齊的佛寺過4萬所,僧尼數量過3oo萬,佔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唐武宗禁佛時,歷史記載“十分天下財,而佛有七八”,全國的寺院居然還有15萬奴僕。周世宗禁佛時的經濟形勢也差不多。

為什麼佛教寺院過度膨脹不好?僧尼可以免除徭役、兵役,但卻需要其他人供養。

換句話說,自己沒有產出,純粹只有消耗社會財富。

為了穩固地獲得供養,寺院就要佔有大量農田和房產,甚至還放高利貸,普通百姓就容易失去生活保障。出家人都是成年人,自己在寺院享福,孩子、父母誰來養?這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而且,一個國家十分之一的人天經地義地不勞而獲,勢必大大影響國家經濟。幾百萬人出家還會嚴重影響人口增長,在那個年代,人口是國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之所以說出於經濟原因禁佛的觀點不太全面,是因為經濟歸根到底還是政治。

但是,這裡的政治並非宗教團體的權利鬥爭,而是世俗政治與宗教的角力。

唐武宗禁佛前,杜牧曾經批評佛教,他指出,當時的佛教並沒有實現教人向善的目的。

很多信佛之人,在日常生活中作奸犯科;明知自己有罪便向寺院捐錢,希望“有罪罪滅,無福福至”。

而寺院也積極配合此類人的心態,大肆斂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